很多人都說不知道該怎么陪孩子玩。
有的是“陪娃三分鐘,充電兩小時”的“易累體質”;
有的是“給孩子一個ipad,歲月靜好娃不鬧”的放養(yǎng)派;
其實當媽的都清楚,孩子0到6歲期間,玩最重要,尤其是爸媽陪玩!幫孩子發(fā)展核心能力,建立有安全感的親密關系,都最最有效。
但很多中國父母,不習慣跟孩子玩,因為我們自己從小接受的就是比較嚴肅的家庭教育。頂多給孩子讀讀繪本,讓孩子自己玩玩具,當爸媽的經(jīng)?!稗闻恪?。
其實,游戲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只要你開始練習。
首先你得有個放松的心態(tài),還得愿意放下身段,別總是那么嚴肅,你得裝得傻呼呼的。
做到這一步,接下來的事,就交給我們了。今天,我先教你3個游戲,讓你快速在身體上和情感上,都跟孩子站在一起。
學完這些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玩,孩子不僅更聰明,還更聽話了!曾經(jīng)那個愛發(fā)脾氣,愛哭愛鬧的熊孩子,分分鐘拜倒在你這個游戲大王手下。
而且這次,教大家玩的是個絕對的大咖。
他就是被美國媒體稱為“最懂孩子的人”和“最會玩的男人”——游戲育兒法全球創(chuàng)始人科恩博士。他真的,親自,來中國了!
科恩博士在杭州,帶來了一場獨特的游戲訓練營,手把手教我們一群年輕的父母,全方位感受游戲的魅力,真正玩起來!
要知道,科恩博士在美國,僅僅一小時的游戲咨詢費,可就價值不扉哦,這次在杭州Aha好奇心研習社,我們整個上午,全程高清視頻記錄,來看看我們都學到些什么招!
1
“拍一拍”游戲
訓練營剛開始,大家都覺得怪怪的。一群80、90后當爸當媽的,脫了鞋子、坐在地上,學怎么玩游戲?額……感覺有點呆誒……
但下一秒。
沒錯,這就是“打鬧游戲”的魅力,就連大人,也能馬上變得親密、快樂起來,更別說孩子了。
所以“拍一拍”成為科恩博士教大家的第一個游戲,你拍一下我,拍到后換我拍你,很簡單。
但其實在生活中,“打鬧游戲”是被絕大多數(shù)父母所忽視的,我們總擔心孩子太吵鬧,不安全。想想自己,是不是很少跟孩子玩這種有肢體接觸,帶點小小挑戰(zhàn)的打鬧游戲呢?
但其實,只要做好安全措施,打鬧游戲非常適合跟孩子玩,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專注力、控制力。除了“拍一拍”,還有比如“枕頭大戰(zhàn)”、“斗牛”游戲。
更重要的是,這種肢體接觸,一定會馬上增加你和孩子的親密感,讓孩子快樂一天的!親子聯(lián)結增加了,很多育兒難題,也自然都變簡單了。
2
“角色扮演”游戲
現(xiàn)場有個爸爸,家里有對3歲的雙胞胎兒子,每天搞得他頭昏腦漲。尤其是到吃飯的時候像打仗一樣。
科恩博士教了他一個叫“角色扮演”的游戲,就是互換身份,爸爸演要聽大人話的孩子,而孩子演可以發(fā)號施令的爸爸。
你試了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超愛這個游戲。他們有時會變身完美父母,有時會假裝很嚴厲地,指揮你做這做那,無論怎樣,都會很開心!
孩子常常是一個弱勢地位,通過扮演更強勢的角色,可以釋放掉孩子內(nèi)心的焦慮,給孩子更多自主權,增加他們做事情的意愿。
不過這個游戲成功的關鍵,就是當你扮演孩子時,一定記住要,你得傻呼呼的!
因為我和年糕的爸爸,很早就開始學科恩博士的《游戲育兒》課程,我們在家里就經(jīng)常跟年糕玩“角色扮演”,真的很有用!
比如年糕有段時間特別害怕吹風機,吹頭發(fā)時,他爸就扮演成機器人,讓年糕扮指揮官,年糕假裝按一下按鈕,他爸就拿著吹風機靠近一點,不按就不能動,兩人哈哈大笑幾場之后,年糕真的就不害怕吹風機了。很神奇!你也試試吧!
3
“調頻”游戲
兩個人掌心相對,好像能感受到對方的頻率一樣,用你的“掌氣”推動對方。
然后,接觸手掌,慢慢慢慢,加大力氣互相推,但要讓孩子的力量占上風。通常情況下,還是要讓孩子贏哦!
這個游戲是“對抗類”的游戲,這類游戲關鍵是要把握好度。有的爸媽和孩子玩游戲,一定要和孩子“爭輸贏”,比如跟孩子玩堆積木,有的爸爸就非要堆得比孩子高,有時候玩得認真起來,甚至讓孩子急得“哇哇大哭”。
其實,科恩博士說,在游戲中輸給孩子并不丟人,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強壯、很自信?!罢{頻游戲”其實就是一個不失體面地輸給孩子的過程。
那天,科恩博士跟我們玩了整整半天,手把手教我們很多游戲,還提出了一些陪玩誤區(qū),比如千萬不要強制“撓癢癢”逗笑等等。
而且!很神奇的是,中間有個環(huán)節(jié),我和科恩博士三分鐘對談。
一開始時,我是這樣的。
一轉眼,我成這樣了。
游戲真的是有神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