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統(tǒng)計城區(qū)人口,僅羅列10萬人以上的,城市后括號內(nèi)的數(shù)字單位為萬人。未統(tǒng)計臺灣(日占)、香港(英占)、澳門(葡占)及偽滿洲國區(qū)域。
大于200萬人口城市1座:上海(直轄市,348萬)1914年,上海市區(qū)華界人口810175人(包括閘北),若加上兩租界,當年159萬。1920年市區(qū)人口達200萬,1927年成立上海特別市,市域擴大,面積494.69平方公里,此后市域只有擴大沒有縮小,市屬轄境包含公共租界、法租界、華界三部分,1928年全市280萬左右。100~200萬人口城市5座:
北平(直轄市,156.5)1912年北京城內(nèi)60平方公里人口合計72.5萬,1924年增加到87萬,1925年四郊劃入北平,當年市域面積707平方公里,人口突破百萬,達到126萬。至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北平市人口已達159.7萬,其中內(nèi)城和外城108.6萬。
武漢(湖北,131.2,漢口 武昌 漢陽得出)武漢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組成,1840年武漢三鎮(zhèn)有30萬人,太平天國戰(zhàn)爭后減少至20萬人左右。1861年漢口開埠以后,武漢地區(qū)人口急劇增長。漢口在太平天國戰(zhàn)爭以后有人口10萬略低,武昌和漢陽合計有10萬。開埠以后,1888年漢口有180980人,1911年-1913年政局動蕩,受戰(zhàn)爭影響,1913年漢口人口只有20萬。1923年設立為民國第一個特別市。1927年武昌市和漢口市(含漢陽縣城)合并為武漢特別市。1928年武漢市按東南西北四大警區(qū)進行全年戶口調(diào)查,三鎮(zhèn)城區(qū)人口合計85萬。在20年代末,武漢市區(qū)人口已近百萬,此后幾年皆呈爆炸增長趨勢,1933年1284787人。
民國時期武漢地圖,漢口比武昌漢陽都大得多。
廣州(廣東,115.7)廣州于《南京條約》簽訂后開埠,與上海同時被辟為通商口岸。不同于其他沿海城市近代崛起從而發(fā)展迅猛的特征,廣州是中國封建末期唯一的對外港口,歷經(jīng)2000余年長盛不衰。廣州是廣東省乃至華南的行政中心,至1938年廣州淪陷,廣州人口120萬。廣州淪陷前后,日軍對廣州多次進行大轟炸,其轟炸密度僅次于當時的陪都重慶,造成大量人員死亡,導致廣州人口大量流失。
天津(直轄市,112.8)1903年,天津城區(qū)人口326552人,1928年析天津縣城區(qū)及附近地區(qū)為天津特別市,當年人口869139人。天津人口突破百萬大關(guān)的時間在1930年左右,1933年,天津市人口1110567人,至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天津淪陷,當年人口1132263人。
南京(首都直轄市,101.3)1912年南京城內(nèi)人口269000人,1927年劃南京城區(qū)為南京市,南京市域為43平方公里的明南京城和浦口商埠區(qū),當年為360500人,而1928年便迅速上升到497526人,1934年已達到795955人。1935年時,由于3個鄉(xiāng)區(qū)人口的并入,全市人口已突破了100萬大關(guān),達到1013320人,當年市域面積46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qū)43平方公里,鄉(xiāng)區(qū)422平方公里。
50~100萬人口城市2座:杭州(浙江,57.6)、1931年杭州市區(qū)人口為52萬。全浙江省人口為2023萬人。
美麗的杭州
青島(直轄市,52.7)市域面積:746.7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66.5人/平方公里
自1898年開埠以來,青島只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從一個不為人熟知、封閉的小漁村發(fā)展成為在國內(nèi)外都較有影響力的貿(mào)易口岸、現(xiàn)代化城市。尤其是進入民國以后,青島城市規(guī)模擴大,人口急劇增長,全市人口在1913年只有53312人,1923年為262117人,1933年為444690人,到1948年則突破百萬,達到了1037123人。20~50萬人口城市16座:成都(四川,48.1)、長沙(湖南,48.0)、濟南(山東,43.7)、蘇州(江蘇,39)、福州(福建,35.9)、保定(河北,31.2)、開封(河南,30.3)、重慶(四川,28.1)、、南昌(江西,27.7)、無錫(江蘇,27.2)、蕪湖(安徽,25)、寧波(浙江,24.4)、鎮(zhèn)江(江蘇,20.9)、溫州(浙江,20.3)、萬縣(四川,20.2)、周家口(河南,20)1934年開封鼓樓
10~20萬人口城市34座:威海衛(wèi)(山東,19.9)、廈門(福建,19.6)、汕頭(廣東,19)、如皋(江蘇,18.3)、潮州(廣東,17.9)、紹興(浙江,17.8)、佛山(廣東,16.3)、徐州(江蘇,16)、西安(陜西,15.5)、濟寧(山東,15)、唐山(河北,14.6)、張家口(察哈爾,14.5)、昆明(云南,14.4)、景德鎮(zhèn)(江西,14)、煙臺(山東,14)、太原(山西,13.9)、揚州(江蘇,13.8)、南通(江蘇,13.3)、潮陽(廣東,12.8)、拉薩(西藏,12.6)、安慶(安徽,12.1)、貴陽(貴州,11.7)、沙市(湖北,11.4)、湘潭(湖南,11.3)、宜昌(湖北,10.8)、蘭州(甘肅,10.6)、蚌埠(安徽,10.5)、常熟(江蘇,10.3)、鹽城(江蘇,10.2)、衡陽(湖南,10.2)、嘉興(浙江,10.2)、海門(江蘇,10.1)、老河口(湖北,10)、自貢(四川,10)。
分省小結(jié):1935年民國10萬人以上的58座城市中,除去5座直轄市,江蘇10座,廣東、浙江各5座,四川、湖北、山東各4座,湖南、安徽各3座,福建、河北、河南、江西各2座,云南、貴州、甘肅、山西、陜西、西藏、察哈爾各1座。以上58座城市中,只有成都、重慶、萬縣、福州、溫州、景德鎮(zhèn)、自貢、 昆明、貴陽、 西安、蘭州、拉薩12座城市在1945年8月15日這天不在日軍的占領(lǐng)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