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心理學
每晚21點,實用菌用專業(yè)和溫暖伴你一起成長。
【 蘑菇心理 第703天 】
◆ ◆ ◆
文 | 實用菌
01
對有些人來說,與不熟悉的人交往是一件有點痛苦的事情。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知道該聊些什么。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你的超我不斷地提醒你:
“別像一個傻子似的干站著,快說點什么!”
這就形成了一種內(nèi)心上的沖突,覺得應該說些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說什么。這種內(nèi)心的沖突表現(xiàn)在行為上,就是感到不知所措,有點緊張,有點焦慮,同時又有點對自己的失望。
“真是的,這么大的人了,連聊天都不會!”
這時,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xiàn)尬聊的情況。其實,行為是內(nèi)心的展現(xiàn),之所以會表現(xiàn)出尬聊的狀態(tài),是因為內(nèi)心本來就在那種沖突之下感到尷尬,于是下意識地表現(xiàn)出來而已。
關(guān)于聊天時不知道說什么這件事,如果只是偶爾出現(xiàn)的情況,倒也不必太在意。這就像電腦死機一樣,用久了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小bug, 這時最好的應對就是建立容錯的意識。
過去就過去了,尷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接納就好。
但是,如果這對你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你又為此苦惱,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02
出現(xiàn)了問題,而且是自己的問題時,人很容易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但實際上,這種想法也未必正確。
比如聊天時找不到話題這種情況,有時候真不是你不好,而可能只是你的一種性格特點。
我們都知道,外向的人更喜歡社交,他們的興趣點側(cè)重于人。換句話說,他們身上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是來源于他人,所以,人越多,越熱鬧,這些人會越興奮。
這種類型的人,天生是不會找不到話題的。說話對他們來說,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是再自然不過的 事情,是一種本能。所以,他們一般不會有這方面的困擾。
相反,內(nèi)向的人則更喜歡獨處,喜歡安靜和不被打擾的環(huán)境,因為他們的活力更多源于對事和物的關(guān)注。而對人,他們就沒有那么感冒了。
有一句話說,你關(guān)注什么,就會得到什么。你對人不感興趣,自然聊天的時候就沒什么好聊的。
所以,假如你本身就是一個性格偏內(nèi)向的人。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自己的性格,不要過度的勉強自己。
你本身就不是愛聊天的人,因此,別拿外向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如果能建立這種意識,你的內(nèi)心就會坦然很多,起碼不會因此而妄自菲薄。
當然,如果你對自己的這種狀態(tài)不滿意,也是可以做一些努力來提升自己的。
今天特別想跟你說句話,嘻嘻...后臺回復“說說”就知道啦!啦啦啦^_^
03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從兩個地方著手。
一是提前準備。
有一些健談的人,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的話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
他們和你聊天時說到的很多話題,轉(zhuǎn)眼間就可能用在了其他人的身上。也就是說,他們在和不同的人說話時,幾乎說著一模一樣的話。
原因是,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話題庫 。不管遇到的是誰,從這些話題庫里提取內(nèi)容就可以了。于是,同樣的一些話,他們可能會用在不同的人身上。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行為對他們來說可能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但是,你可以有意識地建立適合自己的話題庫。
例如,對于初次見面的人,可以聊以下話題:
當下的天氣;
這兩天的時事熱點;
最近發(fā)生在身邊的一些有趣的事;
各自的興趣愛好;
自己的一些經(jīng)歷;
等等
在頭腦中有話題庫儲備的人,在遇到冷場的情況時就可以迅速地調(diào)出相關(guān)的話題,及時撲滅尬聊這把火。
04
二是在互動的時候創(chuàng)造話題。
每一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獨特的,其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光靠提前準備也是不夠的,很容易三板斧過后就沒了“子彈”,重新歸于無話可說的恐慌。
交流的是否順暢,更重要的還是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在聊的過程中激發(fā)出更多的話題。
這里需要把握兩點:
1.不要過度的關(guān)注自己。
如果總是擔心自己有沒有失禮,或者有沒有說錯話,就沒有精力再去了解別人,從而忽略了很多的信息。比如對方的興趣愛好,對方的情緒感受等等。而這些,也是我們與別人能夠深入溝通的最好話題。
2.善于回應。
有的人容易把天聊死,是因為習慣了一問一答式的溝通模式,別人問一句,自己就答一句,既不展開來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去問別人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這樣的溝通方式,很容易讓別人誤以為你沒有交流的意愿和熱情,從而也失去了繼續(xù)談下去的興趣。
因此,好的交流和溝通不是審問式的一問一答,不問就不答,而是你來我往的交流和分享,只有兩個人都積極的互動時,溝通的話題才會源源不斷的產(chǎn)生。
05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和不熟悉的人初次交往時,并不是什么話題都可以談的。在兩個人缺乏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過多的談論一些個人的隱私,既可能讓對方感到不適,也可能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而且,在交往的最初階段,因為雙方的心態(tài)不可避免的帶有一些防御和隔閡,因此,雙方在心理上最急需的是能否建立信任感。這時的溝通最重要的并不是溝通的內(nèi)容,而是溝通時一個人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和態(tài)度,也即能帶給對方的感受。
因此,當我們和別人初次交往時候,最重要的既不是我們的聊天技巧,也不是我們說了什么話,而是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真誠和熱情,這才是決定聊天好壞的根本。
留言互動區(qū)
聊天沒話題時
你通常是怎樣應對的?
歡迎在留言區(qū)分享
? 從前的小崔已經(jīng)死了,現(xiàn)在的他是鈕祜祿 永元
【好課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