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也一定會知道諸葛亮的大名,他懂謀略,知兵法,能掐會算,在中國歷史上被視為
“大神”級別的人物。有人說,諸葛亮最多只能稱得上是個杰出的政治家,二不能說是個杰出的軍事家,因為在劉備死后,諸葛亮落入了屢戰(zhàn)屢敗的窘境之中。
劉備在臨死前只有一個愿望就是興復漢室,實現統一大業(yè)。為了這個目標,諸葛連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五次北伐。這五次北伐成為后代很多人,詬病諸葛亮不懂軍事的例子。但是實際上諸葛亮五次北伐并不能說完全失敗了。
第一次北伐,因為鎮(zhèn)守街亭的馬謖,拒聽勸告,驕傲輕敵,導致戰(zhàn)爭直接失敗,這是諸葛亮用人不力。第二次和第四次北伐,都是由于糧草不濟打道回府。
在歸途中,同樣遇到了追上來的魏國軍隊,蜀軍把他們全部殺了。第三次北伐諸葛亮率領將士們成功占領了魏國兩個郡。第五次北伐,和司馬懿對上了,這次失敗的原因一是糧草不足,二是諸葛亮的身體不行了。
除此之外,蜀國的人才沒有魏國多,就算諸葛亮一人超神,也帶不起來整支隊伍的豬隊友呀。
就是因為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太少,諸葛亮后來凡事都親力親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其實在姜維死前,也吐露出諸葛亮屢戰(zhàn)屢敗的原因,據記載,姜維臨死前仰天長嘆
“乃天命也”,這天命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指“劉禪”,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軟弱無能,胸無城府,能完成統一大業(yè)才見鬼了,諸葛亮都帶不起來的隊友,只能涼了。
?
第二個意思是指,天意如此,幾次三番糧草不足,或者出些別的岔子,這就是上天安排好的,都是天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