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人們最喜愛的花卉是牡丹,以至于她被稱為花中之王。唐朝時,人們最愛寫的文學體裁是詩,因此詩人們對牡丹決不會吝惜贊美和激賞。唐朝時,許多的牡丹花詩寫的都非常好。唐朝時,牡丹花以洛陽最為著名,江南栽種的則比較少。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時,有一年暮春時節(jié),他非常想觀賞牡丹花,就讓人到處去尋訪,結果在開元寺中發(fā)現(xiàn)了盛開的牡丹。當白去賞花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名叫徐凝的人寫了一首牡丹詩:“此花南地知難種,慚愧僧閑用意栽。海燕解憐頻睥睨,胡蜂未識更徘徊。虛生芍藥徒勞妒,羞殺玫瑰不敢開。惟有數(shù)苞紅萼在,含芳直待舍人來?!卑拙右状鬄橘澷p,于是與寫這首詩的徐凝成了好朋友。他們因花成緣,因詩結友。
其它詩人的牡丹詩,出色的也很多,比如:
“落盡春紅始見花,花時比屋事豪奢。買栽池館恐無地,看到子孫能幾家?門倚長衢攢繡軛,幄籠輕日護香霞。歌鐘到此爭歡賞,豈信流年鬢有華?!边@是唐代詩人羅鄴所寫的《牡丹》詩。其中的第二聯(lián)是千古名句,慨嘆了世事的無常。
“似共
“邀勒春風不早開,眾芳飄后上樓臺。數(shù)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曉露精神妖欲動,暮煙情態(tài)恨成堆。知君也解相輕薄,斜倚闌干首重回?!边@是唐代詩人李山甫所寫的《牡丹》詩。在某種程度上,詩人也是在表現(xiàn)自我的精神狀態(tài),留露出某種自負的情懷。
“錦幃初卷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著名的《賞牡丹》詩。其中的第三句,直評直議,卻成為千古名句。
但是,在詠牡丹花的詩史上,并不都是對此花的贊美,也有尖銳和辛辣的諷刺,如元代有詩人寫過這樣一首牡丹詩:“棗花似小能成實,桑葉雖粗解作絲。惟有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雖然刻薄,但說的還是蠻實在的。
所以不論做任何事,無論多么輝煌,都必須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沒有成果,最終難以取得人們的認可。(阿杕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