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源庸人 * 博客原創(chuàng) *轉載請注明“四源庸人” *
研習中醫(yī)以來,最使我津津樂道的,是陰陽五行理論對于疾患的詮釋,也就是大自然之道,之理,與人體息息相通的美妙之處。現(xiàn)就對牙病的研習心得與大家分享。
水谷入胃,下行大腸,理所當然。即戊土胃(足陽明經),化氣于庚金大腸(手陽明大腸經)。
胃經連著上齒,大腸經連著下齒,所以,牙痛,牙蟲,牙齦紅腫,屬于陽明之病。一般來說,腸胃不佳,脾濕脾虛,腎氣不足,肝膽不疏,肺氣虛弱等,都容易有牙病。
戊土性燥,五行之理,燥土化濕也,土要去克水啊。于是胃之正氣耗損,濁氣勢漲,胃氣不降而逆行犯上,則牙被濁氣脅迫,故牙痛。
同時,甲木膽之氣,受中土影響,學習中醫(yī)的人都知道,胃不降則膽不降。膽為少陽經,少陽相火,五行原理,木生火,甲木受阻逆行,相生不成,也就是常說的相火失根而上炎,冒犯牙床,此類情況表現(xiàn)為牙齦腫痛。
再者,中土不圓(脾胃失常),膽為甲木,脾為濕土,五行原理,木能制土,水能生木,但,如果,脾虛濕重,則水多木漂,中醫(yī)稱之為木郁,甲木郁陷濕土,按大自然之理,木頭爛了會生蟲,所以,這種情況就是會生牙蟲。(妙?。?/font>
牙為骨之余,骨主腎,少陰腎,少陰乃君火。有言道:“牙著,水之方芽與火位而未盛者也。”所以牙病是一個水火的問題,按五行原理,水克火,當健康的五行平衡打破,腎為癸水,弱水,相火為旺火,一旦相火不降,火勢炎烈,則火多水干,而牙齒是“方芽”,又怎能經得起?。?/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