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歷來深受世人喜愛。
國畫牡丹更是如此。
近現(xiàn)代以來,
畫牡丹小有成就者,
工筆可推于非闇,
寫意可推王雪濤。
一、工筆牡丹·于非闇
于非闇,工書,擅瘦金體。畫花木禽魚,從宋人鉤勒入手,雕青嵌綠,富麗絢爛。
工筆畫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建立了一套嚴整的技法體系,從而形成這一畫體的獨特風格面貌,其特點歸納如下:
以線造型是中國畫技法的特點,也是工筆畫的基礎和骨干。工筆畫對線的要求是工整、細膩、嚴謹.一般用中鋒筆較多。
以固有色為主,一般設色艷麗、沉著、明快、高雅,有統(tǒng)一的色調(diào),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色彩審美意趣。
傳統(tǒng)工筆畫追求用筆生動、渲染層次豐富、形象細膩逼真。作為一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畫科目,需要藝術家們不斷加以創(chuàng)新,這樣工筆畫才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二、寫意牡丹·王雪濤
王雪濤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大師。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很富有筆墨情趣。
中國畫的“畫分三科”,人物、花鳥、山水,表面上是以題材分類,其實是用藝術表現(xiàn)一種觀念和思想。所謂“畫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人物畫所表現(xiàn)的是人類社會,人與人的關系;山水畫所表現(xiàn)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花鳥畫則是表現(xiàn)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與人和諧相處。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這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
國畫一詞起源于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