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
絕世奇觀一奉節(jié)小寨天抗,包括整個天坑地縫景區(qū),是國務(wù)院批準的全國第五批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小寨天坑位于長江三峽西首,奉節(jié)縣境內(nèi)的長江岸,距縣城70余千米,小寨天坑是在幾座森林茂密、郁郁蔥蔥的山巒間凹下去的一個深不見底的橢圓形大漏斗。站在抗口往下看,四面絕壁,如斧劈刀削,巧奪天工。據(jù)權(quán)威部門測量,小寨天抗坑口直徑為626米,抗深666.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
天坑?xùn)|北方的峭壁間,有一條曲曲折折的小路,可通天抗底部,從坑口往下走300米左右,有一段較為平坦的臺地,供游人歇腳。這段臺地寬處10余米,窄處一二米。從這段平地再往下走,又是一道100余米的峭壁懸崖,壁間有一人工修造的石梯,扶著石梯欄桿小心翼翼而下,就到了一塊傾斜度約60度的坡地頂端,從坑底延伸上來的斜坡,長達400多米,坡上草木叢生,野兔穿梭,百鳥鳴唱;若是春夏,這里更是山花爛漫,花香沁人心牌。到坑底的路便隱藏在這郁郁蔥蔥之中。山坡旁邊的峭壁間,有幾個大小不一的泉眼,噴出的泉水,從高處飄飄灑灑而落,不是瀑布,勝似瀑布。到了天坑底部,猶如到了冥間洞府,廣闊的天空,瞬間變成了一個小小的亮點。
天坑里山巒起伏,樹木叢生,荊棘密布,蛇在草間游弋,雉在灌叢逐飛,成群的巖燕、蝙蝠在坑內(nèi)飛翔。如是秋季,滿坡紅子山果,沉甸甸綴滿枝頭,像村姑的臉蛋,嬌羞的唇齒,惹人愛憐??拥滓粭l湍急奔騰的地下河,從一個高達100余米的洞穴中呼嘯而出,在凹凸不平的坑底流淌幾百米后,又鉆進了一個黑咕隆咚的窟窿。墨綠色的陰河中,珍稀的盲魚、娃娃魚嬉戲成群,吸引了游人的腳步。夏夜里,娃娃魚會爬上岸來,像嬰兒一樣啼哭,給小寨天坑平添了幾分神秘。
在天坑中部,有一段寬10來米的臺地。臺地的一處石壁下,過去有兩間古樸的茅草小屋,住有一戶農(nóng)家。絕壁上有一條彎彎曲曲巴掌寬的羊腸小道,它是連通天抗與外界的橋梁。隔世的單調(diào)和寂寞,畢竟經(jīng)不住五彩的現(xiàn)代生活誘惑?,F(xiàn)在,人去窒空,兩間茅舍為這洞天府地平添了一道人文景觀。天坑附近,還有各式各樣的穴供游入游玩。你可以到燕飛潤看蝙蝠起舞,到雙飛祠領(lǐng)略溫度迥然不同的奇妙,到神仙洞觀賞千姿百態(tài)的鐘乳石,到無名洞尋找古生物化石、古人類化石。
小寨天坑里有大大小小無數(shù)個洞穴,有的寬敞如廳,有的通仄如巷。東南方光溜溜的赤上,好幾個潤穴的上有明顯的煙熏火燎痕跡。在西邊絕壁上的一處潤□,還隱約可見石砌的矮墻。什么人在什么年代靠什么工具攀綠進這些潤穴,又在這些洞穴里留下了什么樣的遺跡,至今仍是個謎,有待人們?nèi)ヌ剿?、去考證。小寨天坑海拔1200多米,其山秀美,其水碧綠,正當(dāng)奉節(jié)目城酷難當(dāng)?shù)臅r候,這里卻涼爽如春,是旅游避暑的好去處。
白帝城、白帝廟是怎么得名的?
白帝城位于奉節(jié)縣城東北方向的瞿塘峽口,不少人不知道白帝城是怎樣得名的,白帝城與白帝廟是什么關(guān)系?西漢未年,王莽篡位,由于改制失敗,社會矛盾更加尖銳,不久即爆發(fā)了著名的綠林、赤眉起義。公元24年,王莽被起義商人杜吳殺死。公元25年六月,西漢宗室漢光武帝劉秀登基,開始了東漢王朝。這時,全國還沒有完全統(tǒng)一,割據(jù)四川稱帝的是原來王莽手下的大將公孫述。公孫述,字子陽,茂陵入。茂陵即今天的陜西省興平市。公孫述因干練果斷,深得王莽的信任,被任命為導(dǎo)江卒正。
公孫述派大將任滿鎮(zhèn)守川東瞿塘峽口。為防御劉秀,任滿在白帝山一帶據(jù)險筑城,公孫述用自己的字賜名子陽城。后來公孫述在府殿前看到一口古井中冒出白氣,宛若白龍騰空,這本是泉水冬暖夏涼,特別是冬天井內(nèi)與外面氣溫形成反差,產(chǎn)生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古人由于對自然科學(xué)缺乏認識,以為是吉兆,公孫述對此也深信不疑,于公元25年四月稱白帝,將子陽城改為白帝城。公元36年,當(dāng)了12年皇帝的公孫述被劉秀打敗,戰(zhàn)死成都。公孫述實際統(tǒng)治四川長達28年。由于這28年西南地區(qū)比較安定,基本上沒有受到中原戰(zhàn)火的影響,加上公孫述屯墾戊邊,百姓過著安定的生活,所以公孫述戰(zhàn)死后,當(dāng)?shù)匕傩帐謶涯钏?不久即在白帝山上修建廟宇,塑像祭祀公孫述。這就是白帝廟的來歷。
為什么說天井峽地縫讓天下所有的“一線天”都黯然失色?
天井峽地縫與小寨天坑緊密相連,同屬天坑地縫景區(qū)的主要景點。在我國許多風(fēng)景名勝地,都有“一線天”的險峻景觀,然而,到天井峽地縫一看,里面霧氣彌漫,古木森森,神秘莫測,那驚險奇絕的景象,會讓天下所有的“一線天”都黯然失色。天井峽地縫通行長度為3.5千米。天井峽段,上部寬10-30米,縫深80-200米,谷底最窄處僅0.5-1.5米,只能容一人通行。縫兩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線天”峽谷景觀。兩山對峙,雙峰欲合,藍天一線,人行其中,心縮膽寒,如臨深淵。1994年8月,由英國洞穴探險家探通。地縫內(nèi)有玉板瀑布、犁頭灣瀑布、變幻峰、巨象探泉、石觀音、鬼門關(guān)、陰陽縫、雙風(fēng)洞等景點。
站在地面遠眺地縫,只見蒼翠蔥綠的兩座平行山巒之間,一道凹下呈“V字形的大裂縫自北向南蜿蜒伸展,連接天際。地縫上段山勢開闊,林木緊茂,中段遢如巷。下段則形成地下峽谷,探險專家推測暗河與小寨天抗相通。下到谷底,但見深潭盈盈,銀瀑燦燦,清流淙湶。谷洞間巖燕啁啾,蝙蝠翻飛,水中蝦蟹潛游,叫聲如嬰蹄的娃娃魚,能看清內(nèi)臟透明的玻璃魚尤為珍稀,可愛至極。緣溪深入,步移景換,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兩岸奇峰疊聳,怪石嶙峋,觀之如蛇如猴,似牛似馬,或似情侶依偎,或如將軍出征,或若觀音顯靈……個個栩如生,惟妙惟肖。進入地縫,足下溶洞密布,豎井參差,頭頂叢林遮天蔽日,一線天光,恍如置身世外桃源…
到了地縫底部,猶如墮入十八層地獄之中。猙獰的山崖聳天而立,陰森森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山崖上,一個個黑咕隆咚的洞穴,就像一只只恐怖的妖魔鬼怪的眼睛。最讓人不寒而栗的是在縫底一側(cè)的崖根處,有一個四五平方米陰風(fēng)習(xí)習(xí)的大洞,垂直而下,四壁黑得發(fā)亮,人們稱它為“黑眼”。溪水自“黑眼”一帶注入地下暗河,形成干谷,平時少見有流水,暴雨后會成洪流。沿著礫石滿地的縫底往前走,愈走,縫愈狹窄,仿佛行走在地核之中。脧峭的山崖,凸出凹進,奇形怪狀,橡“牛鬼蛇神”站立兩旁。偶爾間崖頂林里不知名的飛寓走獸一聲鳴叫,讓人心驚肉跳。在誠惶誠恐中行走,突然,一座10多米高的懸崖攔住去路,崖下是碧綠深潭,無人敢下。地縫盡頭在遲谷槽,蜿蜒而來的大地縫消失在一片叢林之中。這時候的縫間距離不過10余米,而垂直深度卻達200米以上,峭壁如斧劈刀剁,一削千丈。走進崖邊,讓人頭暈?zāi)垦?不敢下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