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高節(jié)奏的生活,高強度的工作,作息不規(guī)律,生活壓力大,情緒起伏大,追求刺激等等這些行為都在消耗著我們的氣血。
血虛都有哪些表現(xiàn)?
中醫(yī)認為,血虛則器官缺乏濡養(yǎng),可見面色萎黃無華、皮膚干燥、毛發(fā)枯萎、指甲干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
提到補血,別只想到吃大棗,您還有一個更優(yōu)的選擇,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四物湯”,是中醫(yī)補血、養(yǎng)血的經(jīng)典方、基礎方。
關于“四物湯”名稱的由來,《成方便讀》中解釋到:“物,類也,四者相類而各具一性,各建一功,春生當歸虛者補之,夏生川芎郁者達之,秋收芍藥實者瀉之,冬采地黃急者緩之”。就是說,當歸如春季之生發(fā),川芎如夏季之長養(yǎng),白芍如秋季之收斂,熟地如冬季之固藏,四味藥恰好對應一年四季,化生萬物,故名為“四物湯”。
四物湯由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四物組成。中醫(yī)方劑學認為四物湯具有補血和血功效,用于營血虛滯證。表現(xiàn)為:心悸失眠,頭暈目眩,面色無華,婦人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量少或閉經(jīng),表現(xiàn)為舌淡,脈細弦或細澀。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秘。
熟地
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用于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jīng)不調,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
白芍
養(yǎng)血調經(jīng),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用于血虛萎黃,月經(jīng)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川芎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
養(yǎng)顏作用
在中醫(yī)理論中,氣血津液虧虛、腎陰不足、肝失條達和脾失健運等原因可導致面色暗沉、暗黃;肝郁血瘀、脾虛腎虧、氣血運行不暢等原因則導致面部出現(xiàn)色斑。由此可推斷,四物湯具有一定的養(yǎng)顏作用。(四物湯美白功效評價及藥效關系研究——尤卓瑩,何秋星等)
用于婦科等病
四物湯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流產(chǎn)、不孕等婦科病,也可用于治療蕁麻疹、老年皮膚瘙癢癥、銀屑病等皮膚病。近年來有關四物湯的研究報道比較多,主要集中在血液和造血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免疫調節(jié)等方面。(張文平、陳惠群等四物湯抗炎止癢作用的實驗研究)
●基本煮法
材料:當歸10克、熟地12克、川芎8克、白芍12克。
做法:四味藥加水煎煮即可。
tips:煮的時候用中等大小的飯碗裝4碗水,煮到最后只剩一碗水的量就OK了。
用法:早晚空腹飲用
不過,基本煮法煮出來的四物湯也許有不少女生喝不慣,因為完全是中藥湯的感覺嘛!別沮喪,四物湯的煮法其實很靈活,可以嘗試下面的煮法。
●甜蜜煮法
煮四物湯時,放入適量紅棗、枸杞。也可以稍加些白糖或冰糖進去。(白糖或冰糖少加或者不加,尤其有糖尿病者不能放糖)
什么這兩種方法還不夠?
下面燉湯方法,可能更合您的口味呦,燉肉、燉排骨湯的時候加入四物湯料,一起燉煮即可。
●肉湯煮法
將當歸、川芎、白芍、熟地洗凈后裝入過濾紗袋中,與去皮土雞腿一只一起放入鍋中,加水覆蓋,先以大火燒至水滾,后改小火慢燉,煮至雞肉熟透后起鍋。
tips: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加排骨或魚肉,這樣燉出來的四物湯味道很好,又不會有很重的中藥味。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