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寶寶到了兩歲叛逆時期,會出現(xiàn)一些壞習慣,媽媽要督促及時改正
在育兒學上對于孩子的兩歲,叫做“糟糕的兩歲”,不難發(fā)現(xiàn),寶寶到了兩歲之后,就開始不聽話了,什么事情都要對著來。你說給他穿衣服吧,他就要自己來;你喂他吃飯,他就是要抓過來勺子,還會扔一邊;晚上該睡覺不讓看電視了,就哭鬧。媽媽們很頭疼。
在寶寶兩歲的時候,就開始出現(xiàn)獨立意識,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是最早的要給父母證明自己有了獨立思想的時候。所以他們就開始不服從父母的指教,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或者用叛逆的方式來抵抗父母的安排。這個時候,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一個時期,如果寶寶出現(xiàn)了一些壞習慣沒有及時改正,對以后的性格也會造成影響,以后也更不聽話了。
喜歡打人。我們樓下有滑滑梯,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來玩耍,吵鬧也是肯定的。這幾天有一個小朋友來玩,來了沒多大會,就會把一兩個小朋友打哭。剛開始的時候其他家長也沒注意,畢竟小孩子打打鬧鬧的很正常,一會又去玩了。過了幾天,這個小朋友還是這樣,跟孩子的奶奶說了這個情況,孩子的奶奶還偏護著孩子,說小孩子打人又不疼,大人跟著摻和什么。
之后這個小朋友一來,就沒有人愿意和他玩了,家長們都抱著孩子躲著,或者直接說別和他玩。這個小朋友也挺孤單的,總是往人堆里跑,但是沒有人和他玩。小孩子打人確實是正常的,他們的表達方式還不成熟,不知道怎么說,可能是喜歡一個人才會打。
但是作為家長已經(jīng)懂得是非,所以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梢該Q位思考,在和孩子玩的時候,突然打他一下,讓他體會到突然被打是什么樣的。當然了,小孩子的領悟能力可能沒有那么高,所以需要家長耐心對待。打人是不對的,如果發(fā)現(xiàn)之后沒有制止,孩子以后也容易打別人,可能長大之后,習慣性的打別人,有暴力的傾向。
一不順心就摔東西。家長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到了兩歲之后就容易發(fā)脾氣,還會經(jīng)常扔東西,只要一不如意了,就摔玩具,只要在手里的東西就摔。別管是在吃飯還是在玩的時候,看到什么抓起來就扔,可能還會打滾。其實這是孩子在表達不滿的情緒,說明父母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說話說不出來,不知道怎么表達,于是就摔東西來抗議。
家長對孩子要多點耐心,問問孩子到底想要干什么。還有一種家長習慣干預孩子,比如孩子在一邊玩玩具,玩的正好,家長想和孩子一起玩,就會過去干預,可能正在搭積木,家長就會幫助孩子去搭建。其實這都不利于孩子的腦部成長,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另外,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對于色彩的專注力比較強,可以買一些彩筆,讓孩子涂鴉,隨便什么樣的都行,有利于孩子調理心情。
不愿意睡覺,一到晚上就有精神。新新不理解,為什么孩子一歲之前都好好的,還說孩子是天使寶寶,怎么到了兩歲之后這么難帶。本來上班就很忙,下班回來吃完飯之后,就想著哄哄孩子趕緊睡覺吧。誰知道孩子越到晚上越精神,就是不愿意睡覺,喜歡在屋里跑鬧。好不容易看著孩子要困了,誰知道越哄越精神,真是崩潰。
因為生長激素的原因,家長還是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睡眠習慣,早早地睡覺??墒呛⒆拥呐涯鏁r期,你越是讓他早睡覺,他就是不睡。還有一些孩子是因為爸爸媽媽去上班了,一天之中只有晚上在家,所以想和爸爸媽媽多呆一會。媽媽呢,晚上就可以躺在床上給寶寶講故事,讓寶寶臨睡之前精神不要太激動,慢慢地孩子就會愿意去睡覺,也會很快就睡覺的。
對于孩子叛逆的兩歲,家長們一定要多點耐心,不要看著孩子不聽話,就焦慮緊張的不行,也不要去訓斥孩子。就像我們的青春期也會很叛逆,這是孩子最早出現(xiàn)叛逆的時期,所以家長們要用點耐心,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來源: 母嬰育兒百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