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
是愿意耐心聽對方說話。
作者 | 蘇心
來源 | 蘇心(ID:suxin98498)
前段時間,在美國康涅狄格州法院,審判了一對老年夫妻離婚案,離婚原因令我等常人絕對想不到。
84 歲的丈夫道森,因為不想和 80 歲妻子多蘿西多說話,竟然裝聾作啞 62 年。
多蘿西一直以為丈夫是聾啞人,為了方便溝通,還專門學了兩年手語。
可是,多蘿西發(fā)現(xiàn)自己熟練的手語,竟然依然難以和丈夫順利溝通,因此,對丈夫是否聾啞有所懷疑,在丈夫“解釋”是視力不好后,她選擇相信。
在 60 多年的婚姻里,兩人相敬如賓,撫養(yǎng)了 6 個孩子和 13 個孫子、孫女。
事情暴露在多蘿西一次上網時,看到道森在酒吧唱卡拉 OK 的視頻,才恍然大悟。
多蘿西覺得被騙,堅決要與道森離婚。上了法庭后,道森說出裝聾作啞的理由,竟然是妻子性格聒噪,常常喋喋不休,如果不裝聾作啞,估計就早離婚了,一切都是為了有個完整的家。
細思極恐。
長達 62 年的無聲婚姻,可以想像,性格外向、言語較多的多蘿西,需要經歷什么樣的糾結和適應,才能和丈夫生活下去。
道森的做法,名義上是保全婚姻的和諧,但一開始就筑起了與妻子交流的墻,他不愿意進入妻子的內心,也拒絕妻子走進他的心。
夫妻之間,不怕吵架,就怕不說話。
夫妻之間相處,吵架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
真理不辯不明。婚姻生活更是如此,你把你的想法說出來,我把我的計劃交個底,能夠達到一致,當然萬事大吉,如若不行,至少也知道彼此的底線在哪里。
電視劇《知否》中,有段時間,顧二爺故意跟明蘭斗氣,就是想看看妻子生氣的樣子,希望能和他吵上一架。
一個整天對自己笑意盈盈、恭恭敬敬的人,那不是夫妻,更像上下級。
真正的夫妻,應該是吵完架氣得想買把刀殺了對方,結果在買刀的路上,居然買了最新鮮的菜回去做給對方吃。
大伯和嬸嬸就是這樣一對夫妻。
小時候,常聽奶奶說:“這兩口子,真是活冤家,菜咸了要吵,飯硬了要吵”。
張愛玲說:“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夫妻就是如此。聽上去,美妙而動人心魄,相互依存扶持;實則,不落實到穿衣吃飯、吵吵鬧鬧,那不是婚姻,而是只可遠看,不可近玩的“華麗錦衣”。
夫妻之間吵鬧,既是求同存異的過程,更能體現(xiàn)彼此的心量和氣度,以及對待彼此的深情或厚意。
就像大伯和嬸嬸,年輕時,為了生活中的瑣碎吵,中年時,為了孩子的教育鬧,年長了,為誰先出門而生悶氣。
吵吵鬧鬧一輩子,從中了解了彼此的喜好,學會了婚姻是兩個人趣味相投的開始,而相處則是接納對方的缺點,依然愿意相濡以沫,白頭到老。
看過一檔情感調解節(jié)目:
一對夫妻,竟然長達一年多不講話。站在各自的調解席上,面對著同床共枕的人,如同見陌生人,怎么也開不了口。
在調解員的勸說下,他們才打開心扉,說出了對彼此的不滿。
丈夫說,我辛苦加夜班,她問也不問一句,回到家,連口熱的都吃不上;
妻子說,他什么事都不告訴我,加班不提前打招呼,給老人拿錢也不說,我就像外人。
起初,兩人也會鬧一鬧,但每次基本都是冷戰(zhàn)收場。開始是一天不講話,慢慢變成三五天,漸漸的,一個星期,后來干脆吵一次管一個月,發(fā)展到后來,吵都懶得吵。
夫妻雙方仍然每天按時回家,各自完成自己手里的事,沒有任何交流。
看著這對夫妻的相互指責,調解員表示無奈,不愿說話,無疑是婚姻中致命的毒藥,而不懂得如何講話,更是增加了毒性。
你不說,我不問,各自將對方的埋怨,放在心里,亦或只是簡單的指責之后,走向沉默,無視對方,陷入雙方無休止的拉鋸戰(zhàn)。
正如人們常說的“橡皮婚姻”:夫妻之間男女雙方都盡職盡責,但貌合神離,無愛又無痛,無趣也無夢,法律意義上婚姻的外殼尚在,跟離婚相比,就差一個證了。
即使再好的感情,也難以經受夫妻之間沉默的考驗。
工作上的煩惱,生活中的瑣碎,最親密的人,卻無法給予任何回應。與此同時,她想進入對方的心靈,或許只能靠猜測,亦或是行為上的細節(jié)去捕捉。
沒有交流的婚姻,夫妻之間靠身份職責牽扯,看上去完完整整,但內里已經千瘡百孔,光鮮其外,糟糕其中。
并不是說,所有不說話的夫妻,都不會過得很好。
不是說,只有吵架的夫妻,才算是幸福的。
只不過,天底下,所有的夫妻,都需要經過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的無數(shù)次磨合,才得以實現(xiàn)兩人之間的融合。
也就是說,不說話的前提,是已經達到了信任和感情上的默契度。一個眼神,就能讀懂彼此的意思,亦一言不發(fā),同樣可以準確的理解彼此的意思,這種信任感,絕不是短期夫妻可以達到的。
就如同《一代宗師》里葉問形容他夫人張永成的話:“一般她話不多,因為她說出口有時會傷人,兩夫妻,要無聲勝有聲?!?/p>
這是已經摸透了對方的性格,接納了彼此的缺點,即使不說話,也不會因此產生猜忌和隔閡。
正如劉若英和丈夫那樣,同住一個屋檐下,各自擁有獨立的空間,敢于說出“敢在你懷里孤獨”這樣的話語。
婚姻中,能夠過到如此,夫妻雙方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然而,大多數(shù)平凡夫妻都是渴望溝通和傾聽的。
一天下來,起早貪黑,忙完工作,照顧孩子,偶爾還有老人、三姑六婆的七七八八,剩下來的時間,少得可憐,或許只有睡前的那么十幾分鐘,真正屬于彼此。
就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聽一聽對方的苦悶,講一講白天的所見所聞,以此來讓對方感受到,我愿意讓你知道我的一切,而你的一切我也感興趣。
好的愛人,就是做一個愿意聽對方說廢話的人啊。
-end-
作者:蘇心,專欄作家,自媒體人。馳騁職場,也熱愛文字。關于職場,關于生活,關于婚姻,我手寫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