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中,敬禮是個很常見的禮節(jié),一般都是行舉手禮,也稱作敬軍禮,按照部隊規(guī)定,士兵和士官遇到軍官時,應該主動敬禮,軍官同時要回禮;軍官遇到職級高于自己的軍官時,也要向他敬禮,職級較高的軍官同時回禮。例如連長遇到營長,當然是連長主動敬禮,營長再回禮。
這很好理解,畢竟連長是正連級上尉,營長是正營級少校。無論職級還是軍銜,營長都高于連長。在部隊,還可能存在這樣一種特殊情況,即職級和軍銜不是完全匹配的。
在部隊中,職務和軍銜關系很密切,這也就意味著軍銜越高的軍官,職務也就越高,而職務高的軍官,所對應的軍銜肯定也高。這樣的現(xiàn)象是很正常的,因為能夠坐到高職務的位置上,軍銜肯定也是不會低的。
但是也不是沒有例外,比如說,職務高的軍官但是軍銜比所在的職務要低,或者是職務低的軍官軍銜卻比自己的職務所在要高。而職務高軍銜低情況是比較少見的,幾乎沒有,沒有足夠高的軍銜是很難坐到職務高的位置上的。職務低軍銜高的情況倒是比較多見。
例如軍隊的正師級少將,如果遇到副軍級大校,誰應該主動敬禮?其實這個問題,可以簡化為正師級少將和副軍級大校,到底哪個大?
在許多人看來,正師級軍官基本都是大校,哪有所謂的少將呢?確實,正師級軍官的軍銜幾乎都是大校,但這不代表軍隊沒有正師級少將。注意我說的正師級少將,而不是少將師長。別的國家肯定是有少將師長的,但我軍不存在所謂的少將師長。我軍部隊的師長都是大校軍銜,沒有例外。
不過師長只是正師級軍官的一種,部隊的正師級軍官并不是只有師長或者師政委,就像省級武警總隊的副司令員和副政委也是正師級,集團軍的副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同樣是正師級,其他單位的正師級軍官當然還有很多。例如空軍和海航部隊許多飛行員都是正師級,但并不是師長。所以別把師長和正師級混為一談,許多軍盲就喜歡把二者畫上等號,這顯然是很無知的表現(xiàn)。
除此之外,軍隊也有從事軍事外交工作正師級軍官,或者在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工作的正師級軍官,他們的軍銜就不一定是大校了,而是可能高配為少將。我軍的正師級少將,都是肩負有一定外交職能的駐外或者駐維和部隊的軍人。而在作戰(zhàn)部隊則沒有正師級少將,不管是陸軍還是空軍、海軍,正師級軍官統(tǒng)一都是大校。
正因為如此,我軍存在極少數(shù)的正師級少將,因為數(shù)量非常稀少,而且都不在國內,所以許多人都不知道他們,以為正師級就得是大校。
說完了正師級少將,再來說說副軍級大校。
所謂副軍級不一定就得是副軍長或者軍副政委,就像戰(zhàn)區(qū)陸軍(海軍、空軍)的副參謀長和政治部副主任,也是副軍級軍官。那么這些副軍級軍官是什么軍銜呢?
按照有關規(guī)定,副軍級軍官的基準軍銜是少將,輔助軍銜是少將。這意味著大多數(shù)副軍級軍官都是少將,但也有少數(shù)副軍級是大校,這說明部隊是完全存在副軍級大校的。當然了副軍級大校后續(xù)肯定會在任內晉升為少將,時間早晚而已。
那么問題來了,若是正師級少將,遇到了一位副軍級大校,到底應該怎么敬禮呢?正師級的職級低于副軍級,但是少將的軍銜又高于大校。怎么辦?
其實非常好辦,正師級少將應該主動向副軍級大校敬軍禮,副軍級大校稍后回禮即可。為什么這樣?因為在我軍的軍官管理體系中,職級是核心因素,軍銜只是一種參考。職級是關系到軍官職權和待遇的關鍵因素,軍銜可以作為一種補充或者輔助存在。
這就很好理解了,正師級軍官不管是大校還是少將,他的職級一定是低于副軍級的,他見到副軍級軍官,肯定是要主動敬禮的,哪怕這位副軍級軍官的軍銜可能低于自己。這其實說明了,正師級少將和副軍級大校,誰大誰小,一目了然。
在一個團體中,領導是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團體中所有人都要對領導服從,這樣的團體才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團體,如果都沒有人聽領導的,那這個團體就會亂套。軍隊就相當于是一個大的團體,而不同職務也就代表著在這個團體中不同的領導地位。在職級低但是軍銜高的軍官遇到軍銜低職務高的軍官的時候,職級相對較低的軍官就要向職級較高的軍官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