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顫抖且激動的聲音說這番話的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設計者之一,波前傳感和控制科學家“斯科特·阿克頓”博士。而令整個科學家團隊興奮并激動異常的是,韋伯拍攝的2MASS J17554042+6551277的恒星圖像。
我們常聽說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比哈勃望遠鏡強100倍。他到底強在哪了?100億美元的造價到底值不值?
3月11日,韋伯團隊完成了望遠鏡的第4.粗定相和第5.精細定向階段的調試工作。為什么兩個階段的調試一塊完成?
粗細定相校準共三輪,每輪都是先粗定向再細定向,所以兩個階段的校準工作一起完成了。在調試階段,韋伯的每個光學參數(shù)都達到或高于預期,并且沒有發(fā)現(xiàn)韋伯的光路存在污染或阻塞的情況。
這張最新發(fā)布的來自2000光年外的恒星圖像很不可思議!雖然它只是一張對齊校準的評估圖像,但領科學家們興奮異常。韋伯望遠鏡還沒有完成最終調試,但它強大的觀測能力,還是讓我們很吃驚。這顆明亮的恒星,亮度大概是太陽的16倍,是個很清晰的校準目標。為了更適合人眼觀看,科學家使用了紅色濾鏡。
韋伯望遠鏡的設計靈敏度是哈勃的至少100倍,因此它只需要對某一天區(qū)曝光數(shù)小時,就能獲得跟哈勃望遠鏡曝光數(shù)十天甚至數(shù)百天一樣的效果,因此觀測效率也提升了至少100倍。
哈勃望遠鏡在過去30年的時間里拍攝到的輝煌影像,將在稍后韋伯全面投入使用后才會出現(xiàn)。在接下來的六周里,控制團隊將完成望遠鏡的第6、7步校準工作,正式拍攝大約在5月初。然后再進行大約兩個月的科學儀器準備工作。韋伯望遠鏡的第一個全分辨率圖像將在夏季發(fā)布。
100億美元的造價到底值不值?
哈勃極深空影像中的星系,最早可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后4.5億年。再往前哈勃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宇宙形成于大約138億年前,根據(jù)相對論性多普勒效應關系,要想看到更遠可見光波段可以說已經被哈勃窮盡了,我們只能從光譜中紅外線部分找到大爆炸后的“第一束光”。韋伯望遠鏡用超靈敏的紅外線“眼睛”窺視宇宙,將揭示許多我們目前看不到的東西。預計它將帶我們看到宇宙大爆炸2~3億年后形成的第一批星系,給人們提供更多關于恒星和星系如何形成的信息,并窺視遙遠世界的大氣層,尋找生命的痕跡。這將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識。而我,作為一個人類,已經等不及了。
我是黑科技在身邊
將持續(xù)更新好奇號毅力號祝融號在火星的任務進展情況
以及最新的宇宙發(fā)現(xiàn)
喜歡宇宙及科普的朋友請動動小手關注我,精彩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