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的農(nóng)村娃,很多人應(yīng)該都見過、住過瓦房,當時經(jīng)常可以看到很多瓦房上都會長著一種看上去刺刺的、肉肉的植物,連片生長的有,單獨一個的也有,小編小時候好奇還不怕死,又一次就拔了一株,咬了一口葉子,那酸爽……整個嘴巴苦澀的不行不行的。
好像記得小時候家里叫他天草,不知道大家對這種植物的叫法是什么呢?
后來網(wǎng)絡(luò)發(fā)達了,特意去找了一下這種植物的名字,才發(fā)現(xiàn)名字跟植物的特點十分的符合——瓦松。
瓦松,夏、秋二季花開時采收,除去根及雜質(zhì),曬干可入藥。性涼味苦、酸,歸肝、肺、脾經(jīng)。脾胃虛寒者忌用。
瓦松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主治清熱解毒,止血,利濕,消腫。治吐血,鼻衄,血痢,肝炎,瘧疾,熱淋,痔瘡,濕疹,癰毒,疔瘡,湯火灼傷。
《唐本草》:'主口中干痛,水谷血痢,止血。
《綱目》:'大腸下血,燒灰,水服一錢,又涂諸瘡不斂。
《分類草藥性》:'治一切痔瘡腫痛出血,煎水熏洗。
瓦松可以用來治痔瘡,具體方法如下:
1、瓦松與其他藥材配伍
材料:蔥白10根,瓦松30g,馬齒莧15g,皮硝15g,五倍子15g,槐花15g,花椒15g,茄根5個
方法:將以上材料包在絹布中煮水,熱熏溫洗,每日一次。
2、單味瓦松
材料:瓦松鮮品50-100g,熱熏,等水溫之后坐浴20分鐘,每日一次。
痔瘡患者切忌辛辣食品。
疾病治療需對癥下藥,次方僅作為科普及交流,請在醫(yī)生的建議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