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原婚俗忌顧
二、議婚忌顧
1 、婚齡與八字忌顧。在鎮(zhèn)原一般都要求男子年齡要大于女子,有“寧叫男大十,不讓女大一?!?、“女大一,不成妻”之說。近年來一些地方也有“女大兩,贏錢淌”、“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辇g看好后,便請陰陽先生“合八字 ”,從而確定二人的命運,認為一個人出生年、月、日、時,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項用兩個字代替,四項就是八個字?!昂习俗?”就是按照男女兩人的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時干、時支(俗語叫落草時分),以及 “天克地沖 ”、敗月與生肖來判定雙方的屬相是否相合。
2、敗月忌顧。鎮(zhèn)原風俗素有“敗月”之說,即“正蛇、二鼠、三牛頭,四猴、五兔、六狗頭,七豬、八馬、 九羊頭,十月的虎滿山吼,十一月的雞架上愁,十二月的龍海底游?!比缪蚰瓿錾娜耍赵诰旁录礊閿≡?。認為敗月之人一生惡運,既妨礙公婆,又妨礙丈夫,故忌與敗月之人結(jié)親。敗月又有“明敗”“暗敗”之分,出生在敗月的為“明敗”,在敗月懷孕的為“暗敗”。一般說法“明敗不算敗,暗敗真正敗”。
3、生肖忌顧。按照五行自古有相生相克之說,忌大婚不合。即:“兔龍相逢一旦休,自古白馬怕青牛,老虎見蛇如刀刮,羊鼠相逢不到頭,豬見猴兒淚長流,狗遇金雞一輩子愁。”還有“鼠忌馬、牛忌羊、虎忌猴、兔忌龍、龍忌狗、蛇忌豬”等等。屬相相克視為大婚不合,是婚姻大忌,只要是大婚不合,便認為兩人相克、相害,絕對不能成婚。
三、訂親忌顧
經(jīng)雙方一定程度的認識和了解,生辰八字屬相相配,均無異議時,由男女雙方家長做主,選定吉日訂親。訂親是鎮(zhèn)原婚俗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包括古代“六禮”中的“納吉”“納征”兩個部分。具體表現(xiàn)在拴女婿、拴媳婦和男方給女方歸彩禮上。
1、拴女婿、拴媳婦忌顧。訂親的主要標志就是男女雙方家人互拴新人,而且也有一些忌顧。雙方父母必須以數(shù)量相等的雙數(shù)錢幣(一般為兩枚銀圓,現(xiàn)多為紙幣)用紅線拴挽成鎖,男方長輩將系有錢幣的紅線鎖掛在姑娘的項間,女方長輩將系有錢幣的紅線鎖掛在小伙的項間,稱“拴鎖鎖”,也叫拴女婿、拴媳婦?!八╂i鎖”既有千里婚姻一線牽之意,也象征著相愛的男女只要被同心鎖鎖住就會永不分離!生生世世永結(jié)同心。
忌年。結(jié)婚大禮要在哪一年辦很有講究。一般放在人們認為無特殊情形的正常年份內(nèi)辦喜事。忌本命年結(jié)婚,如屬鼠之人,如果娶親這年是子年,就是違禁年,是不能娶親的,要避開子年。另如女嫁人,子年忌兔相,丑年忌虎相。認為12生肖與稱為歲星的木星12年循環(huán)周期相合,太歲當頭坐,無災恐有坐。太歲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quán)力的年神,六十個太歲神每年輪一個執(zhí)事,一般人的年庚若與值年太歲相同,就稱為犯太歲。而本命年的地支與出生年的地支一定是相同的,因而本命年被視為伏吟神煞。忌“黑年”即無春之年嫁娶,認為該年內(nèi)嫁娶無喜氣、不吉利,會影響到以后的家庭幸福。同時,又有“居尊親喪不婚”禁忌,即祖父母等親屬去世,尤其是七七四十九天、百天未滿,甚至頭年未過,晚輩不可結(jié)婚,以表對逝者的尊敬,寄托晚輩的哀思,是一種孝的表達。
忌月。嫁娶月份多與屬相聯(lián)系在一起,結(jié)婚擇月多以女方的“生辰八字”為準。每個屬相在一年中,有兩個“大利月”和兩個“小利月”?!按罄隆钡目谠E是:“正、七迎雞兔,二、八虎和猴,三、九蛇與豬,四、十龍狗行,五、十一月牛羊出,六、十二月鼠馬同。”“小利月”的口訣是:“正、七迎龍狗,二、八牛羊行,三、九鼠馬走,四、十雞兔迎,五、十一月虎猴出,六、十二月蛇豬同。”為了大吉,人們多使用“大利月”。這些相應的月份被稱為“利月”,一切無忌,適合嫁娶。
忌日。 婚嫁中對具體日子的選擇亦有講究,忌單日婚嫁;忌本命日婚嫁。此外,一些年份、月份不利的屬相,因無法選擇好日子,也選擇在打春(立春)之日結(jié)婚,認為立春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大地回春,萬物復蘇,同時也是兩年都可算的日子,無所大忌。
(1)迎親忌顧。講究“婿不親迎”。一般都是父兄、親友以鼓樂往女家迎親,現(xiàn)時這種風俗有所改變,既不提倡女婿迎親,也不絕對禁止。
(2)娶、送親忌顧。娶、送親是鎮(zhèn)原婚禮中非常隆重的儀式,體現(xiàn)了男女雙方家庭的經(jīng)濟和社會地位等。講究姑不娶人,姨不送人。尤其對娶、送兩方女客要求甚嚴:一忌懷孕婦女不能娶;二忌寡婦不能娶;三忌惡名的女人不能娶;四忌在百日之內(nèi)不能接連娶送兩人;五忌不生兒女之婦不能娶;六忌百日之內(nèi)進過喪窯的女人不能娶;七忌病婦不能娶。男方娶親人數(shù)為單數(shù),一般為5—11人,其中有一名娶親婦女(或嬸娘、或嫂子),認為“去單迎雙”。女方送親為雙數(shù),一般6—10人,其中必有一位10歲左右男童(多為新娘的弟弟或侄子)陪坐,俗稱“壓馬娃娃”,到了男方家,要給“壓馬娃娃”押馬錢,新娘才肯下馬(車)。同時,要選生兒育女、無孝服、未作絕育手術(shù)的女親戚或嫂子為“送女客”。
(3)娶親人在新娘娘家忌顧。男家娶親時,要給女方家?guī)б欢符湥ń凶符湥?、半席干果碟子(點心、果子)、十雙饅頭、二斤肉綹子、兩瓶酒、拌米(女)缿缿(現(xiàn)多為兩個紅色酒瓶,用紅色毛線拴在一起,挽成花環(huán),在瓶子里灌少許清水,并用紅紙纏一雙紅筷子,插在瓶中)、紅布、上頭梳子(忌梳刺為單)、蓋頭布、包嫁妝用的包袱布等物品。另外,還要帶上陰陽開得嫁娶單子和避虎(如柳木弓、桃木箭,棒槌)等鎮(zhèn)煞驅(qū)邪用物。迎親的出發(fā)時除吃酒席外,都要吃點攪團,象征一團和氣,起程時還要給新郎的祖父母磕頭,新郎也要給前去迎親的人磕頭,并坐上迎親的車輛前行幾十米,預示將來女人順從男人。
“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內(nèi)設一桌案,擺上煙酒,由管事人向迎親領頭人敬酒三杯,以示歡迎,迎親領頭人將所帶之物一一擺于桌案交待,謂之“表禮”。再吃三頓飯,先便飯,次面條,最后酒席。飯后,迎親領頭人給女方家長輩磕頭,女方家總管向迎親領頭人交待陪嫁之物,此時,男方主事人則給女方折儀(陪物折價)、針線錢(做針線的手工錢)各加一倍付給。起程前,男方迎親人再向女方家人行禮。迎親人中的女客則去新娘房里上頭,先向帶來的拌米(女)缿缿中滴少許清油、放一點小米攪幾下,象征小兩口感情如密和油,這個拌米(女)缿缿待新郎回門時帶回女家。然后上頭,新娘要坐在婆家?guī)淼摹白^麥”上,面向喜神方位。先將新娘的頭發(fā)用紅頭繩挽起來,前后左右梳一下,蓋上蓋頭。頭上完后就把拌女紅布剪成五分寬的小布條給新娘衣扣上拴一條,其余分給娶送親人員佩戴。
(4)新娘上下馬(車)忌顧。新娘上馬(車)時由娶親人抱或背上馬(車),現(xiàn)基本改為換鞋。新娘上馬(車)前,要哭幾聲,沒淚也得裝腔作勢??蘼曇怀觯镉靡话研驴曜釉诒成洗驇紫?,把筷子丟在門檻外,其含義是不帶走娘家的財運,也叫“惜別”。新娘上馬(車)時,方位更為講究,要按陰陽開得嫁娶單子面西向吉向,一般是按落轎時辰來算方位,如寅卯辰向西,已午未向北,申酉戌向東,亥子丑向南。也有選“喜神”位的。同時,按新娘屬相當年妨的“三相人”如豬、兔、羊或者虎、馬、狗;蛇、雞、牛;猴、鼠、龍還應回避,下馬(車)時也是如此,認為紅煞對所妨所克之人不利。另外,鎮(zhèn)原婚俗,以石磨寓白虎,碌碡寓青龍?!扒帻垺保痘茨献印吩啤扒帻垶樘熘F神”?;驗樘珰q異名?!秴f(xié)紀辯方》:“太歲為百神之統(tǒng)?!睔q有三:年太歲、月太歲、旬太歲?!鞍谆ⅰ?,西方七星宿之名,代稱為“歲中兇神”。結(jié)婚下轎時,得用紅布紅紙把碾、磨、碌碡等大點的石器石料遮嚴,不能讓新人看見,以防“沖婚”。
新娘至男家,新娘也是足不踐地,還要新郎背或抱著到洞房,或另拿一雙鞋換鞋走進洞房。進大門時,選一吉相男子提木斗,迎頭拋撒核桃、紅棗、糖果、谷草節(jié)、五谷等物,稱為“趕邪氣”。
(5)娶送親途中忌顧。若逢廟宇、十字路口、墳墓、古樹、崾峴、石碑、河溝,娶親人都要撒上寫有“花紅蓋之”的紅紙條,以壓煞鎮(zhèn)邪。如帶吹鼓手娶親逢路過上述地方都要吹長樂而過。途中,若有兩家迎送隊伍同向而遇,則有“搶路”之俗。搶路時,一般雙方領頭人為免紛爭,經(jīng)協(xié)商,往往讓先者用糜芒掃一下路面,示意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雙方新娘應互換紅布褲帶或紅頭繩,再用糜芒掃出新路而行。在娶送親途中,忌遇到辦喪事的,認為“兇沖喜”不吉利。另外,娶、送親的人必須是那一條路去,從那一條路返回,來去不能走不同的路線。
(6)拜天地忌顧。新郎新娘在布置好的喜神牌位前。由本族中有聲望的一人主持婚禮。新郎新娘在此時要行三拜九叩大禮。如新郎、新娘相妨,拜天地時用大紅布或床單將新郎與新娘隔開行禮,被妨的一方袖筒內(nèi)筒一棒槌避邪。
(7)洞房中的忌顧。在新娘未入洞房之前,公公婆婆要先入洞房,夾起枕頭走一圈,俗稱“抱孫子”。洞房兩日之內(nèi),忌小孩兒、帶孝之人、寡婦、毛頭女子(未成年女子)、孕婦等進入“新房 ”(洞房),防止“沖婚”。天地拜完之后,引新娘入洞房,新娘上炕,將席四角已壓之物(有針線、核桃、紅棗、錢幣等)收存起來,謂之“踩四角”,后靜坐前炕。新郎進門用搟杖挑下新娘的蓋頭,放在家中面缸里。洞房炕角放置五升麥斗,斗上放著尺子、剪刀、秤、鏡子、插上搟杖、頂著包頭,如果妨新人在炕墻上還要貼上紅紙寫的“金獅在此”、“長命百歲”等。房內(nèi)的長命燈,三晝夜不熄。
(8)鬧洞房、耍房忌顧。鬧洞房一般在晚上舉行,是對新婚夫婦的一種慶賀方式,亦稱“耍媳婦”、“耍房”。小伙“耍房” 讓兩個新人當眾做出各種親熱動作,客人出節(jié)目,新人表演,令觀者捧腹大笑,忌顧新娘、新郎給客人耍臉子。俗話云“不打不鬧不熱鬧”,因此鬧房最喜熱鬧,忌諱冷清。此三日無大小,小伙、孩子們向新娘討要肚兜中裝著的紅棗、核桃、雞蛋,如果新娘不給,小伙、孩子們便會強行掏要。
(五)婚后忌顧
1 、回門忌顧回門又稱“回娘家”。回門日期一般在新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婦回門所帶禮物忌單份;回門后,新娘新郎忌在娘家同居,認為這樣會使娘家家道衰落;再者,新婚夫婦在女方家住一段時間后要返回男家,所選日子忌單日以求吉利。
2、“坐對月”忌顧。新婚一個月。新媳婦的家人要把女兒接回來住上三五天,最多七天,忌時間過長?!靶履锘啬锛易鴮υ?,兩家的錢財如下雪”。
3 、其它一些時日禁忌
正月十五,新娘頭一年需回娘家(或點娘家之蠟),第二年住婆家,第三年回娘家,稱之為躲燈。 ”
鎮(zhèn)原婚姻習俗中的忌顧,是鎮(zhèn)原人在長期的社會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習俗文化,反映著人們對古之習俗的恪守。鎮(zhèn)原婚姻習俗中的忌顧,無不體現(xiàn)著鎮(zhèn)原人對幸福美滿婚姻的追求。如訂婚時男方所帶給女方的禮物必是雙數(shù)而忌單數(shù),以求“好事成雙”“雙雙對對”而圖吉利、喜慶;在議婚過程中講究婚齡、八字、敗月等忌顧,唯恐 “大婚不合 ”進而影響到新人婚后的幸福。鎮(zhèn)原婚姻習俗中的忌顧雖然摻雜著一些迷信色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已革除了部分陳規(guī)陋習,但是它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忌顧習俗無疑亦有其合理性、科學性,并包含一定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如同姓同門忌婚、異輩不婚、娘舅家不婚就符合優(yōu)生優(yōu)育的科學道理和基本的人倫道德規(guī)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婚姻中的注重“家道人樣”、講究人緣關系和社會威望,也是與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相符的,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好的習俗無疑應予以肯定和傳承。
(本消息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