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考級
提示:點擊↑上方'英皇考級'快速關(guān)注本賬號!
家長有很多種。有的為圓自己的夢而讓子女學琴做補償;有的家長一手包辦,恨不得替孩子練琴,替孩子數(shù)拍子;有的家長放任自流,姑息懶惰,一點小事就請假不上課;有的家長堅信勤能補拙,拼命讓孩子練琴,甚至動用武力,直到孩子厭惡為止,還有很多。那么,家長應(yīng)該怎樣做呢?
兒童崇拜自己的父母,如果心目中的英雄都學不好音樂,會對孩子造成“我也學不好”的畏難情緒。即使你不懂音樂,也要裝懂,經(jīng)常問孩子休止符忘了嗎?速度平均嗎?分句對嗎?等一類的問話。向孩子表明我也是學過音樂的,是必須學的。
陪孩子練琴,要記住孩子的智力和家長的智力是有差距的,要抑制自己的急躁情緒,把這看成是對自己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尚偌打了孩子,哭鬧一場,一天的練琴就算完了。長期如此,會讓孩子憎惡練琴,最后你的藝術(shù)教育計劃落空,辛苦積攢買的琴就沒用了。
家長對孩子的起居生活有求必應(yīng),卻那么吝嗇稱贊孩子,擔心他輕飄驕傲。人是需要鼓勵的,更何況孩子。要培養(yǎng)孩子的信心,從今天起就要學說一個口頭禪;聰明!在指出孩子的缺點之前,先說“聰明”!孩子每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立刻夸耀“聰明”!先前經(jīng)常說的“笨蛋”之類的詞,都改成“聰明”!每天練琴之前先說:聰明的孩子練琴吧!
規(guī)定孩子每天一個固定練琴時間,孩子會找各種理由,喝水撒尿撓癢癢等來拖延時間。
“嗯,寶貝在彈琴,是鋼琴聲”
如果規(guī)定每天必須彈完幾條,孩子會越彈越快潦草收場
“怎么不彈了?”
“四課都彈完啦!”
既不計件制也不計時制,家長應(yīng)該自始至終按老師的要求督促輔導練習。
開始學琴階段最容易犯錯,往往上課的時候什么都會了,回家練習就都忘了。因此要說服孩子,上課后當天把老師講的課練習一陣,溫習老師講的上課內(nèi)容。
新的功課應(yīng)當是學生自己練出來。老師指導后,學生再去復習這些功課才是學得技術(shù)的途徑。孩子沒有彈好的課程重新彈,是正常的。但每當如此,家長的臉立刻拉長,給孩子留下喜新厭舊的陰影。有的家長認為復習功課是浪費學費,這就更加大錯特錯,讓孩子提心吊膽,也讓老師很為難。
一次正確的彈奏是多方面的。音要彈對,節(jié)拍要準確,手的姿勢不能走樣等。年幼的孩子不能一次就把所有的要求都做好,家長不妨逐次增加要求。如開始先強調(diào)音要彈對,節(jié)拍手型先不管。音彈對了,再注意節(jié)拍,一項一項的與孩子一起回憶老師的要求,并讓孩子自己找出錯誤和不足。這樣逐項達到老師的要求,直到孩子認為要求做到了,經(jīng)你的驗收合格才算練習結(jié)束。
如果孩子學的是跳高,家長就明白,并不因為孩子沒跳過一定高度,就不好。孩子學琴上課的進展情況,沒有達到一定程度,同樣也不能說不好。應(yīng)該用肯定孩子的進步和不夠之處來總結(jié)。好或壞用來評定品德的兩個字,不能用來評定學琴過程。
編輯整理:Ashley
強烈建議大家關(guān)注2014年最火的幾大音樂類公眾賬號!讓你的音樂世界從此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