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電子設備的壞處,可還是到處都能看到,家長在一邊忙著,寶寶自己拿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其實我在美國的時候,就經(jīng)??吹郊议L在一起聊天,孩子在一邊拿著手機或者ipbad,旭著小屏幕看。為什么會這樣呢?有一次我在演講里講到電子設備的壞處后,就有家長來訴苦了。她說:“Dr.魏,我也知道你說的這些電子設備的壞處,可是沒它實在不行啊。我跟孩子他爸都這么忙,回家都累得不行了,就想趕緊休息一下,這個時候孩子再黏上來,也就只有給他手機,能讓我歇歇了。“這個家長說得也很實在。確實,電子設備就像萬金油,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無論是你需要讓孩子不纏你,還是讓孩子安靜下來,只要你拿出手機來,都是特別管用的方法。
在現(xiàn)代社會,讓孩子徹底遠離電子設備不現(xiàn)實。連你自己是不是都片刻離不開手機?包括帶孩子玩,你也會給他拍照,發(fā)到朋友圈去曬曬。要吃飯了,拿手機去查哪家餐廳好,甚至連買個玩具,都能用手機支付。手機整天在孩子眼前晃,他肯定好奇,想自己拿來玩玩,你總是藏著拔著也不是辦法。就連美國兒科學會,也在去年修改了對兒童“熒屏時間“的指導意見,這個“熒屏時間“就是看手機、電腦和電視等各種電子屏幕的時間。他們把“榮屏時間“改得更寬松,而且把兒童使用電子設備的最小年齡,也從兩歲放寬到了一歲半。電子設備,能不用就不用那么,如果你家寶寶過了一歲半,就可以放心地讓他玩手機了嗎?
那我可要很認真地警告你:當然不是!首先,電子設備傷害寶寶視力。因為小孩子的視覺系統(tǒng)還沒有發(fā)育完全,對顏色的處理雖然在一歲前就發(fā)育得差不多了,但追蹤物體、深度視覺等能力,還遠遠沒有成熟。如果這時候你放縱孩子玩各種電子設備,對他們的視覺影響很大。兩歲的孩子,是要通過各種感覺器官,比如聽覺、喝覺、觸覺、視覺、味覺等來一步步感知這個世界的。電子設備只有一個平面,孩子跟屏幕的互動很有限。當孩子只能被動接受信息時,他們能“吸收“和“反饋“的東西都十分有限。當他的大腦接收到的刺激不夠時,也就不能充分發(fā)展,這就是我在前面反復講過的神經(jīng)可塑性原理。
也有人反駁著說,現(xiàn)在電子設備升級速度快,不再是以前的單向輸出了,交互性越來越強,這樣能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也變多了。這話當然沒錯,現(xiàn)在的電子產(chǎn)品確實越來越智能了,用戶也可以跟它交互,甚至跟其他玩家或者智能聊天機器人一起互動。但你需要注意,這些都不是面對面的交流。因為人腦最擅長從面對面的人機交互中學習,包括學習怎么識別別人的情緒和意圖,怎么恰當?shù)嘏c人交流而不產(chǎn)生沖突,怎么在沖突中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這些都不是在電子設備中可以學習過來的。如果不跟真人多交流,就會影響到孩子社會交往的能力,這樣危害就大了。所以你一定要多讓孩子和真人互動,而不是和機器互動。不光是真人互動,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交流超過電子設備的好處。
比如在現(xiàn)實中,你陪孩子玩游戲、給他讀故事、帶他去旅行,這就是在復雜環(huán)境中給孩子各種感官刺激,來促進他們形成思考。這樣做確實比較耗時耗力,但是這樣才符合寶寶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屏幕上的動國片再好看,也不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陪孩子爬山、玩游戲、跳舞、打球,這才是促使孩子全面發(fā)展的最有效的方法。我總結(jié)一下,大原則就是電子設備,能不讓孩子玩就盡量不讓他玩。電子屏幕后面對應的是一個虛擬環(huán)境,這個虛擬環(huán)境的刺激是有限的,是被特意設計成吸引人的注意力的,而真實環(huán)境能提供給孩子更多更豐富的刺激,特別是和真人的互動中得到的刺激。我自己,只有在特殊環(huán)境下,比如在長途飛行的時候要獨自帶著女兒,而在她又比較煩躁的時候,才用ipad幫我渡過難關,平時是會嚴格限制她用電子設備的。
限定時間、限定場景、提供替代方案電子設備光靠躲,是躲不過去的。你肯定也有體會,孩子經(jīng)常不停地要求玩手機、玩ipad。你要限制他玩電子設備,到底要怎么限制呢?我在這里給你三點建議:第一,限定時間;第二,限定場景;第三,提供替代方粟。
1限定時間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每次看屏幕的時間不準超過多少分鐘。這個時間限制因人而異,大原則是越短越好。比如說我自己,我會嚴格限制女兒玩電子設備的時間,以前是5分鐘,到了5歲之后,我給她延長到了10分鐘,但不能再多了。時間一到,我就會要求她休息,保護她的視力。這點她也是知道的,而且這個規(guī)則已經(jīng)在家里實行很長時間了,所以現(xiàn)在她也習慣了,只要時間到了,她就乖乖地放下電子設備去玩其他東西。
小孩是沒有多少自制力的,所以你幫他嚴格遵守規(guī)則,也是培養(yǎng)他自制力的好機會。所以,規(guī)則定下來之后,干萬不能縱容。有的家長為了省事,直接把ipad給小孩,讓他們安靜地待一邊去玩,在我家是不可能的。這是家長偷懶的行為,絕對地不提倡。除了每次觀看的時間外,每天的總時間也要限定。我在這兒給你介紹一下美國兒科學會的推薦規(guī)定,一個是我剛才說的,一歲半以下的寶寶應該禁止使用任何電子設備,除非是跟家人的視頻通話。那么對于兩歲以上兒童,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總共也不要超過一小時。在我家,其實規(guī)定還要再嚴格一點,我不讓我女兒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總時間超過半小時。
2. 限定場景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很多情況下完全不允許使用電子產(chǎn)品。比如說吃飯。我不允許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看手機。有時候我?guī)Ш⒆映鋈?,跟朋友一起吃飯,大家在一起聊天,孩子覺得無聊,要纏大人了,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會拿出手機,把孩子打發(fā)到一邊去。那我的做法是,給她準備一個小玩具或者涂鴉本,讓她可以玩一玩,寫寫畫國,也不給她手機玩。在餐桌上,大家既不許看電視,也不許看手機,就是一家人一邊吃飯,一邊輕松地聊聊天,互相說說當天的事情,這才是孩子應該有的家庭生活,也是她了解自己的家庭的好時候。還有一個場景是睡覺,在睡覺前的一小時里,我不許女兒玩電子設備。因為電子屏幕發(fā)出來的光線,跟自然的太陽光不一樣,會抑制人體內(nèi)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是干什么的呢?是可以幫助人睡眠的。
? 所以,孩子晚上接觸過電子設備的話,睡眠時間就會變短。所以睡覺前我是絕對不允許孩子接觸電子設備的。當然,這些其實也是對我們大人的要求,就是我們大人自己,在吃飯的時候,或者在哄寶寶入睡的時候,也不能看手機。這也就是我一直提倡的,育兒育己。你愚要讓孩子遠離電子設備,那你至少要在孩子面前先遠離電子設備。所以,在我家里,我設了幾個“無電子設備區(qū)“,還有孩子的房間,也是“無電子設備區(qū)“。我會在她的房間里多放些繪本,多放些書。這就是從空間上、從場景上來限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
3為電子設備提供替代品這是最難的一條,但也是最有用的一條。電子設備到底對孩子有多大危害?這個問題的關鍵,恐怕不是他幾歲開始看電子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