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訊(通訊員 周萍 記者 岳霞) 6月考試季結束,學生和家長們又一次站在升學“分岔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初中、高中學子放棄國內升學,選擇國外學校繼續(xù)深造。然而,孩子是否適合出國留學?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國家和學校?如何實現成功留學……這些困擾你的問題,周日都能得到解答。
6月25日(本周日)下午2時,“對話留學——中學生全球升學專題咨詢會”將在長沙市五一廣場皇冠假日酒店6樓紐約廳舉行。著名英語教育專家與教學管理專家、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兼校長胡敏教授將空降長沙,精辟解答出國留學十大焦點問題,分享成功留學的黃金法則,并深度解析作為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進入世界頂尖名校?,F場座位有限,感興趣的讀者可致電0731-85287942提前預約。
低齡化留學趨勢明顯
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其中國家公派留學3萬人,單位公派留學1.63萬人,自費留學49.82萬人。低齡留學人群尤其是高中及以下超低齡留學人群增速更明顯,然而留學并不是越早越好。
“低齡留學生最大的痛點首先是英語技能不過關。目前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管理較嚴,與社會接觸互動少,導致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較差,中國學生普遍團隊協作能力比較差、批判性思維能力薄弱。”胡敏教授分析,有良好生活學習習慣,有志向、自律性強、聽話懂事的孩子更適合出國留學。
對于“什么時候送孩子出去”這個問題,胡敏教授建議高中階段或之后再出去。
孩子要留學,家庭教育要跟上
成功留學不僅意味著通過申請、順利進入名校,更多的是強調孩子留學期間的學習與成長過程,是孩子在學識、個人素養(yǎng)、綜合實力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胡敏還是一名成功的父親,兒子在美國大學本科用5年時間獲得了3個專業(yè)學位,之后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金融工程碩士,并作為優(yōu)秀畢業(yè)生代表發(fā)言,現就職于美國谷歌總部。
胡敏教授坦言,留學成效好壞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聯,建議家長當好孩子的教練和隊友,要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溝通與表達能力。美國語文課特別強調寫作、公眾演講、項目匯報,而中國課堂對孩子的這方面訓練不夠,這個空缺需要家庭教育來補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學會欣賞孩子的一些想法,然后大膽地鼓勵他去追求。當家長在鼓勵和認可孩子想法時,實際上就是在幫他樹立目標,讓他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真正的成長,如領導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等。
胡敏教授表示,最想要提醒的是,家長不要幫孩子搞定一切事情,要讓孩子自己大膽地去闖世界,去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兼職、打工、實習等,與社會最大可能性地接軌,這樣孩子才能釋放出自己的能量,發(fā)揮他的無限潛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