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熱愛學(xué)習(xí)的人來講,聊“費曼技巧”是一種時髦。但能把“費曼技巧”真正講明白的人,實在不多。
現(xiàn)在,我們在網(wǎng)上看到的最多的一個版本是“費曼技巧四步法”:
1. 選擇一個概念;
2. 把它教給完全不懂的另外一個人;
3. 如果卡殼,回到原始材料;
4. 回顧后簡化語言表達(dá)。
這個“四步法”好嗎?很好。但傳播這個“四步法”的人,都很可笑,因為,大家都在復(fù)制粘貼,甚至一字不改。
如果是傳播別的概念,這樣復(fù)制粘貼,還沒什么,畢竟,其目的是為了讓讀者看明白,誰的答案好,就采納誰的,但對待“費曼技巧”,不能這樣。
首先,我們得知道,“費曼技巧”是用來干嘛的?“費曼技巧”是用來理解概念的。而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元?!百M曼技巧”的有用之處就在這兒,有能力理解概念,我們才能構(gòu)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但是,大家也不要激動,“費曼技巧”本質(zhì)上并不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只是一種學(xué)習(xí)理念。它揭示了關(guān)于學(xué)習(xí)的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一個概念,你以為你聽明白了,其實你不理解;如果真的理解了,你應(yīng)該有能力給別人講明白。
這才引出了“費曼技巧”的核心,那就是:如果你想真正理解一個概念,那就找一個小白,講給他聽,什么時候他聽明白了,你才能說,自己真的理解了這個概念。
如果他聽不明白,一定是你沒講清楚,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明明理解,就是說不出來,事實是,你說不出來,就是不理解,從來不存在腦子清楚而表達(dá)不清楚的情況。
現(xiàn)在回到前面提到的“四步法”,你還覺得,那是金科玉律,一個字都不能改嗎?“四步法”只是給你一個思路,讓那些不會講的人有個參考,真正操作的時候,你用“三步法”還是“八步法”,有區(qū)別嗎?
你的目的,是把概念講明白,你注意該注意的事項就行了:對方是小白,你要照顧他的理解能力;講不好不丟人,回去再查查資料,再想想,然后重新講;什么時候,覺得自己講得不錯了,就給自己提個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簡化語言,找到更恰當(dāng)?shù)谋磉_(dá)方式。
之所以提到簡化語言,潛臺詞是“只要能說明白,之前啰嗦一點沒關(guān)系”,但為什么最后還要簡化呢?你的目的,可不是為了給別人講明白,而是用這個概念,構(gòu)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肯定是越簡潔越好啊。
整個過程,我們在干嘛?我們在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概念。事實上,“費曼技巧”也是一個概念,我們在向用戶解釋什么叫“費曼技巧”,結(jié)果,很多人選擇復(fù)制別人的話直接粘貼過來,這難道不是一個巨大的諷刺的嗎?
最后,我們再說一點:所有的概念,都能用通俗易懂的話,向小白講明白嗎?
答案是:能。
可是,很多人一定覺得,自己作為專業(yè)人士,和那些外行根本沒法溝通。
原因很簡單,你嘴里那些專業(yè)名詞,你只是很熟悉,但根本沒理解。所以,當(dāng)外行有疑問的時候,你解釋不了。但是,你不愿意承認(rèn)自己笨,而是覺得,這些應(yīng)該是常識,對方不理解,是對方笨。而你所謂的常識,只是因為你聽得多了,以為自己明白而已。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乏喜歡賣弄“高大上”名詞的人,而且,隨著大量新詞匯的出現(xiàn),這樣的“自欺欺人”者會越來越多。希望“費曼技巧”能夠讓這樣的人清醒,時刻檢驗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這些名詞,如果不理解,也沒什么丟人的,但堅持出來賣弄,就真的不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