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在家ZAIJIA(ID:trendszaijia)
套內面積:43m2
戶型:一居室
裝修花費:30萬
房屋所在地:北京朝陽
認識Ta
設計師 羅秀達
獨立設計師,從業(yè)10年,他認為設計要從多角度考量,第一是空間功能的布局要從業(yè)主自身的生活習慣出發(fā);其次是按照最嚴格的環(huán)保標準挑選原材料;最后才是色彩和軟裝的和諧共處。
獨居的屋主熱愛旅行,在全世界住過不少精致有趣的酒店,清晰明白自己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家,她希望能讓這套43㎡的小一居盡可能的寬敞舒適,不過分裝飾,留給以后慢慢填充那些從世界各地背回家的玩物和畫。
原戶型的分區(qū)很常規(guī),利用3處隔斷墻獨立劃分空間,每個空間面積小,室內的采光也不太通透,尤其是衛(wèi)生間,完全不能指望自然采光。
改造后的平面布置,移除礙事的3處隔墻,將原本各自獨立的小空間化零為整,相互關聯,分別植入一個盒子概念的衛(wèi)生間、一個通透的隔斷書架、一個綜合功能的地臺,形成了全新的空間模式。
改造重點
屋主訴求:在日常起居動線不受影響下,將儲物空間最大化
解決方法:向地面要收納空間,局部抬高地面400mm做成地臺,地上睡覺地下儲物,床尾區(qū)與書架結合,既能作隔斷分區(qū),又能存放東西;再靠墻定制一些大衣柜、鞋柜、櫥柜等。
屋主訴求:優(yōu)化陽臺小廚房
解決方法:拆掉陽臺的隔斷墻,兩側定制櫥柜,用吧臺代替餐桌一次性優(yōu)化了廚房,多了餐廳、咖啡角的功能。
屋主訴求:衛(wèi)生間采光不設限,還要放下浴缸
解決方法:將衛(wèi)生間面積擴大一倍,在干區(qū)安裝了一個市面上可以買到的獨立式小浴缸,衛(wèi)生間門選擇了玻璃移門能讓空間相互借光,即使最內側的如廁區(qū)也很明亮。
玄關
抬高地面做鞋柜,延伸出長“鞋凳”
玄關沿著墻圍抬高地面,將整面墻利用起來做了一個敞開式收納柜,日常出勤的鞋子、衣物、包包…全部集合在這里,延伸出來的臺階加了一塊胡桃木貼皮的板材,讓業(yè)主可以坐著換鞋。
入戶門旁邊的穿衣鏡不僅可以檢查出門前的穿戴,也能視覺上擴大玄關的空間感。
從玄關走進客廳,屋主想要干凈整潔的效果,地面選擇了水泥自流平,踢腳線也通通舍棄,因為這里靠近餐廚區(qū)的吧臺,所以放了一個胡桃木餐邊柜,抽屜的分隔很實用,各種器皿、酒具、蠟燭、零食都能塞進去。
餐廚區(qū)
備餐就餐喝咖啡,一個陽臺搞定
經過餐邊柜繼續(xù)向前,就來到了吧臺區(qū)域。
小戶型的空間本身就很局促,想把餐廳和廚房都規(guī)劃在陽臺,正確的打開方式是設置了一個L形大理石吧臺當餐桌,不阻隔光線,在這里用餐辦公,享受窗外的參天大樹帶來的自然氣息。
吧臺一側是迷你咖啡區(qū),特意為小電器的使用留出了三個插座,吊柜+櫥柜的收納系統,小電器、咖啡罐和茶罐不用的時候通通收起來,保持臺面整潔。
櫥柜:宜家
L型櫥柜是小戶型常見的布局,挑選了深灰色柜門+原木臺面,一方面為了和窗框顏色保持統一,一方面耐臟好打理。因為陽臺周圍都是玻璃,油煙機選了側吸式,日常烹飪的油煙都能hold住。
客廳
利用地臺,開發(fā)更多儲物功能
客廳和臥室之間用一個開放式書架分隔,既實現了空間分區(qū),又可以滿足日常的圖書及雜物收納。
設計師想要增加私密性,在靠窗的這面墻和梳妝區(qū)的頂面安裝了黑色窗簾盒,加上了厚布簾,既能保溫隔音,床尾還能有一個私密的緩沖區(qū)。
43m2的小戶型想要做足十幾平的儲物空間,地面抬高400mm,做成掀蓋式儲物地臺,為了不影響過道走路,起始位置只抬高了200mm,做成兩層臺階,方便小短腿拾階而上。
地臺四周相鄰墻面需要嚴格做找平處理,底下藏有暖氣片,黑色的圓孔是暖氣出風口。
為了安裝燈具,中軸線局部吊了白色薄頂,貫穿了起居室與臥室,墻皮鏟除后保留了建筑結構的混凝土質感和房梁,不做任何處理,這樣處理也能顯得層高高一點。
見縫插針,大衣柜和衛(wèi)生間之間有一處梳妝臺,衣柜、木飾面和梳妝臺全部是定制的,保證了最大的整體性和一致性。
家里有梳妝臺對少女太重要了,旁邊就是衛(wèi)生間洗漱區(qū),動線合理,梳妝臺桌面和吊柜采用了前后錯位的方式,防止站起時不小心撞到頭。
臥室
地臺儲物,省下買床的錢
整個空間最里面的的區(qū)域是休息區(qū),地臺省去了需要放床的空間,利用側墻繼續(xù)擴充收納空間,定制了一個整面大衣柜。
裝飾畫:旁白VoiceOver
陽光可以直接照到床上,臥室背景墻也是沒有修飾的混凝土質感,床頭加了一幅抽象裝飾畫進行調和。
為了方便走線和整體美觀度,定制了胡桃木材質的床頭板,兩端對稱安裝兩個開關。
想要滿足床上閱讀需要,墻面加了一盞小壁燈,它能營造出溫暖舒適的氛圍,尤其是不想打開頂燈的時候。
床頭柜是可以移動的組合邊幾,高低錯落,可隨意分開,可塑性強,使用起來很方便。
衛(wèi)生間
一個人居住也要四分離
重點來了!衛(wèi)生間本來的面積極小,習慣了現代化生活的屋主提出想要裝下洗手臺、浴缸、馬桶、淋浴、洗衣區(qū),真的相當棘手!針對這個問題,設計師把衛(wèi)生間擴大一倍,分為2個空間。
外側區(qū)域規(guī)劃成盥洗區(qū)和浴缸,內側區(qū)域是獨立的淋浴區(qū)和如廁區(qū)。
為了將光線引入衛(wèi)生間,用三扇長虹玻璃推拉門代替墻體,解決了原來無自然采光的問題,同時也改善了通風問題,為了防止有異味,下水安裝了防臭地漏。
為了盡量控制材料的使用,在洗漱盆的后面只是做了一條超白背漆玻璃,起到擋水作用。
確保滿足屋主對泡澡的舒適需求,外側干區(qū)還安裝了一個尺寸1200mm長x750mm寬的獨立式小浴缸。
長虹玻璃門細膩的豎條紋肌理,剛好能保護泡澡的隱私以及緩解白色浴室的單調。
馬桶的左側放了洗衣機和干衣機,右側是淋浴區(qū),不落地的壁掛馬桶是公認的浴室好物,下面懸空可以打掃,沒有衛(wèi)生死角。
馬桶旁邊還專門裝了一個小噴槍,平時用來沖洗馬桶以及清洗地面,能減輕不少清潔負擔。
收納空間不夠、采光差、動線混亂、家具怎么擺都嫌擁擠......小戶型的空間規(guī)劃一直是許多人的困擾,如何讓有限的空間發(fā)揮出最大的功能,除了找一個厲害的設計師,平時也要多看看在家推文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