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老物件是記憶,當年的我們已經結婚生子了。農村老式模具(餑餑磕子),做面食用的,。膠東農村的花樣面塑久負盛名,又稱'磕花',('磕'讀 【ka卡】音,三聲,即'卡花')。逢年過節(jié)及喜慶之日,家家都要做些好吃中看的花樣面餑,以示喜慶。餑餑磕子又稱'面模',造型質樸。
元寶石,用元寶石碾布可使染過的織物縷緊不松泛。元寶石由兩部分組成,上爿為一元寶形石片,一般厚約30公分,高約70公分長約100公分。下爿為一長方形墊石,中心縱向呈淺凹狀,與上爿元寶形石底部橫向的圓弧相吻。碾布作業(yè)的情景是'下置磨光石板為承,取五色布卷木軸上,上壓大石如凹字形者,重可千斤,一人足踏其兩端,往來施轉運之,則布質緊薄而有光'。
20年前的毛敦子。
這是我們這里農村天然形成的百年老棗樹根。大姐靠收這些樹根能賺錢嗎?它能做成什么實木家具呢?
老板凳,榆木的,美觀大方,經久耐用。
老式自行車,可以拉300斤東西。
老式棒槌,村里的老人說這是捶打布用的,在砸布石上捶打,為了使布柔軟沒有折子。
小時候的記憶,當時冰棍幾分錢一支。
老師木樓梯。
風箱。由一個木箱、一個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動木箱構成。
老式摩托車。
小爐匠用的兩件,風箱和裝零件的箱子。
這是刨板子和方子的(東北),是木匠、鐵匠手中的利器,用起來吃噶吃噶的聲音。
算盤。珠算口訣適用于算盤,是我們在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fā)明的。
這不是麥乳精盒子,這是做什么用的呢?
碓頭。這又是做什么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