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卷九

          [009-1a]



          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九
                      宋 王應(yīng)麟 撰
           律厯
          厯法


          庖犧周天厯度 伏羲甲厯


          晉天文志庖犧氏立周天厯度詳見葢天隋志同 通厯伏羲
          在位百一十年外紀元年辛巳在位百十年始有甲厯五運始於甲寅
          隋天文志爰在庖犧仰觀俯察謂以天之七曜二十八
          [009-1b]


          星周於穹圓之度以麗十二位也 外紀伏羲紀陽氣
          之初為律法建五氣立五常定五行有甲厯五運 古
          三墳伏羲氏木王月命臣潛龍氏作甲厯皇?辭後一
          易草木皇曰命子英居我潛龍之位主我隂陽甲厯咨
          於四方上下無或差英曰依其法亦順君無念哉皇曰
          無為後二十二易草木昊英氏進厯於君曰厯起甲寅
          皇曰甲日寅辰木王於夘乃鳩衆(zhòng)於傳教臺告民示始
          [009-2a]

          甲寅易二月天皇升傳教臺皇曰咨予上相共工子惟
          扶我正道咨告於民俾知甲厯日月歲時自茲始無或
          不記子勿怠皇曰下相皇威咨告於民俾知甲厯 漢
          志伏戯畫八卦由數(shù)起 易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
          於扐以象閏 春秋內(nèi)事伏羲氏始畫八卦定天地之
          位分隂陽之數(shù)推列三光建分八節(jié)天地開闢五緯各在其方至伏犧乃
          合故以為元


          神農(nóng)厯


          楊泉物理論神農(nóng)始治農(nóng)功正節(jié)氣審寒溫為早晚之
          [009-2b]


          期故立厯日 外紀神農(nóng)元年辛巳一百二十年


          黃帝調(diào)厯 黃帝正律厯  斗厯 黃帝星厯


              五家厯
          外紀黃帝師大撓探五行之情占斗剛所建始作甲子
          甲乙謂之幹子丑謂之枝枝幹相配以名日命容成造
          厯隷首作數(shù) 呂氏春秋大撓作甲子容成作厯羲和
          占日后益占嵗 晉律厯志昔者聖人擬宸極以運璿璣
          [009-3a]


          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纒歴欽農(nóng)時興物利皆以
          繫順兩儀紀綱萬物然則觀象設(shè)卦扐閏成爻厯數(shù)之
          源存於此也逮乎炎帝分八節(jié)以始農(nóng)功黃帝紀三綱
          而闡書契乃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車區(qū)占星氣伶?zhèn)?/span>
          造律呂大撓造甲子隷首作筭數(shù)容成綜斯六術(shù)考定
          氣象建五行察發(fā)歛起消息正閏餘述而著焉謂之調(diào)
          厯洎于少昊則鳳鳥司厯顓頊則南正司天陶唐則分
          命羲和虞舜則因循堯法及夏殷乗運周氏應(yīng)期正朔
          既殊剙法斯異董巴議見顓頊厯漢張衡傳渾元初基靈曜未
          [009-3b]

          紀吉兇紛錯人用朣朦黃帝為斯深慘有風(fēng)后者是焉
          亮之察三辰於上跡禍福於下經(jīng)緯厯數(shù)然後天步有
          常風(fēng)后之為也 漢志昭帝元鳳三年太史令張壽王
          上書言黃帝調(diào)厯漢元年以來用之後課諸厯案漢元
          年不用調(diào)厯壽王及待詔李信治黃帝調(diào)厯課皆疏濶
          壽王厯乃太史官殷厯也壽王猥曰安得五家厯 元
          封七年詔御史曰葢聞古者黃帝合而不死名察發(fā)歛
          [009-4a]

          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然則尚矣孟康曰五部五行也 後漢志
          太史令虞恭等議洪範五紀論曰民間亦有黃帝諸厯
          不如史官記之明也論曰皇犧氏之有天下未有書計
          暨于黃帝班示文章重黎記注象應(yīng)著名始終相驗準
          度追元乃立厯數(shù)故黃帝造厯元起辛夘 拾遺記黃
          帝有黃星之祥考定厯紀 外紀疑年云黃帝元年丁
          亥一百年 隋經(jīng)籍志五行類黃帝地厯一卷黃帝斗
          厯一卷 書正義黃帝已來始用甲子紀日 世本后
          益作嵗本羲和作占月 後漢志注博物記曰容成氏
          [009-4b]

          造厯黃帝臣也 選注春秋命厯序曰帝軒受圖雒授
          厯 淮南子倉頡作書容成造厯 漢志隂陽家容成
          子十四篇 宋志容成制厯象 淮南覽?訓(xùn)黃帝治
          天下力牧太山稽輔之以治日月之行律隂陽之氣節(jié)
          四時之度正律厯之數(shù) 史記黃帝迎日推?晉灼曰
          ?數(shù)也瓚曰日月朔朢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 史厯
          書太史公曰黃帝攷定星厯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
          [009-5a]

          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民有
          信神有明徳故神降之嘉生 漢郊祀志黃帝得寶鼎
          神?是嵗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fù)始於是黃
          帝迎日推?後率二十嵗復(fù)朔旦冬至凡二十推 藝
          文志厯譜有黃帝五家厯三十三卷 崇文目五行類
          黃帝朔書一卷 晉志杜預(yù)云或用黃帝以來諸厯以
          推經(jīng)傳朔日皆不諧合 太史公世表曰余讀諜記黃
          帝以來各有年數(shù)稽其厯譜諜終始五徳之傳古文咸
          不同乖異夫子之弗論次其年月豈虛也哉
          [009-5b]


          少昊厯


          左傳郯子曰鳳鳥氏厯正也 外紀元年丁夘八十四


          顓頊厯


          漢志張蒼言用顓頊厯劉向總六厯列是非而顓厯在
          其中 晉律厯志魏董巴議曰伏羲始作八卦作三畫以
          象二十四氣黃帝因之初作調(diào)厯歴代十一更年五千
          [009-6a]


          凡有七厯顓頊以今之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月朔旦
          立春五星會于天厯營室也冰凍始泮蟄蟲始發(fā)雞始
          三號天曰作時地曰作昌人曰作樂鳥獸萬物莫不應(yīng)
          和故顓頊聖人為厯宗也湯作殷厯弗復(fù)以正月朔旦
          立春為節(jié)也更以十一月朔旦冬至為元首下至周魯
          及漢皆從其節(jié)據(jù)正四時夏為得天以承堯舜從顓頊
          之故也禮記大戴曰虞夏之厯建正於孟春此之謂也
           白虎通顓頊樂曰六莖言和律厯以調(diào)隂陽 後漢
          志蔡邕議承秦厯用顓頊元用乙夘注蔡邕論曰顓頊
          [009-6b]

          厯術(shù)曰天元正月己巳朔旦立春俱以日月起於天廟
          營室五度今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劉洪言己巳顓
          頊秦所施用甲寅厯孔子時效甲寅元天正正月甲子朔旦冬
          至七曜之起始於牛初乙夘之元人正己巳朔旦立春
          三光聚天廟五度 張衡傳少昊青陽之末人神雜揉
          九黎亂徳不可方物重黎又相顓頊而申理之日月即
          次則重黎之為也人各有能因藝授任鳥師辨名四叔
          [009-7a]

          三正官無二業(yè)事不並齊 揚雄傳雄覃思渾天與太
          初律相應(yīng)亦有顓頊之厯焉 詩正義乾鑿度云厯元
          名握先紀日甲子嵗甲寅又曰今入天元二百七十五
          萬九千二百八十嵗昌以西伯受命 唐志日度議洪
          範傳曰厯記始於顓頊上元太始閼?攝提格之嵗畢
          陬之月朔日己巳立春七曜俱在營室五度 顓頊厯
          上元甲寅嵗正月甲寅晨初合朔立春七曜皆直艮維
          之首葢重黎受職於顓頊九黎亂徳二官咸廢帝堯復(fù)
          其子孫命掌天地四時以及虞夏故本其所由生命曰
          [009-7b]

          顓頊其實夏厯也 外紀顓頊元年辛夘七十八年 前志
          顓頊厯二十一卷顓頊五星厯十四卷日月宿厯十三
          卷 楚語顓頊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堯育重黎
          之後使復(fù)典之至于夏商法言羲近重和近黎 宋志少昊氏有
          鳳鳥氏司厯顓頊重黎堯命羲和其後授舜曰天之厯
          數(shù)在爾躬舜亦以命禹 史記自序五家之文怫異正
          義五家謂黃帝顓頊夏殷周之厯其文相戾故厯書自
          [009-8a]

          太初之元論之


          堯厯象


          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厯紀
           數(shù)之書象觀天之器王氏書說厯者步其數(shù)象者占其象正義日之甲乙月之大
          小昏明遞中之星日月所會之辰定所行之數(shù)為一歳
          之厯天道左旋日體右行故星見之方與四時相逆春
          則南方見夏則東方見秋則北方見冬則西方見書緯
          言春夏相與交秋冬相與互斯假妄之談王肅以所宅
          為孟月日中日永為仲月星鳥星火為季月以殷以正
          [009-8b]


          皆總?cè)龝r之月讀仲為中言各正三月之中氣也以馬
          鄭之言不合天象馬鄭舉正中之星不為一方盡見孔氏取畢見周天三百六
          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日日行一度一朞三百六十五
          日四分日之一今考靈曜乾鑿度諸緯皆然此舉全數(shù)
          故云三百六十六日一年餘十二日未至盈滿三歳足
          得一月則置閏六厯諸緯與周髀皆云日行一度月行
          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為每月二十九日過半日之於
          [009-9a]

          法分為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即月有二十
          九日半強為十二月六大之外有日分三百四十八是
          除小月無六日一歲所餘正十一日弱十九年七閏年
          十一日則二百九日王肅云斗之所建是為中氣無中
          氣故以為閏閏餘不置則三年差一月將以正為二九
          年差三月將以春為夏十七年差六月則四時相反時
          何由定嵗何得成乎 續(xù)漢志元和二年章帝詔曰尚
          書璇璣鈐曰述堯世放唐文帝命驗曰堯考徳顧期立
          象書曰協(xié)時月正日祖堯岱宗同律度量考在機衡以
          [009-9b]

          正厯象庶乎有益今改行四分以遵於堯 襄楷傳堯
          舜厯象日月星辰察五緯所在 舜典正義鄭玄以為
          堯正建丑舜正建子王肅等以為惟殷周改正易民視
          聴自夏已上皆以建寅為正 堯典正義少昊五鳩氏
          即周之世卿官也五鳩之外別有鳳鳥氏厯正也班在
          五鳩之上是上代以來皆重厯數(shù)堯於卿官之外別命
          羲和掌天地似尊於諸卿 易乾鑿度堯以甲子受天
          [009-10a]

          元為推術(shù)注十一月朔旦甲子 宋志何承天曰堯時
          冬至日在須女十度左右虞喜云堯時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餘年乃東璧中
           則知每嵗漸差之所致何承天云云云隋袁充曰堯時仲冬日在須女十度堯受命四十九年列上元第一
          紀甲子天正十一月庚戌冬至 隋志竹書紀年堯元年丙子 外紀
          元年戊辰 皇極經(jīng)世甲辰肇位平陽 皇甫謐曰甲
          申生甲辰即位 田俅子堯蓂莢厯


          五帝厯數(shù)


          禮大史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注大史日官也春秋傳曰天子有
          日官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禮也日御不失日
          [009-10b]


          以授百官于朝言建六典以處六卿之職正義春秋傳
          服注云是居卿者使卿居其官以主之重厯數(shù)也鄭注
          與服不同堯典云乃命羲和欽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
          周掌厯數(shù)亦是日官鄭意以五帝殊時三王異世
          文質(zhì)不等故設(shè)官不同五帝之時使卿掌厯數(shù)至
          周使下大夫為之故云建六典處六卿之職以解之
          易乾鑿度堯以甲子天元為推術(shù)注甲子為蔀首起十
          [009-11a]

          月朔求卦主歲術(shù)曰常以太歲紀歲七十六為一紀二
          十紀為一部首注部或為蔀厯元名握先紀曰甲子七十六
          歲為一紀二十紀而一蔀首 史記黃帝迎日推?順
          天地之紀旁羅日月星辰高陽載時以象天治氣以教
          化高辛順天之義厯日月而迎送之其動也時又家語
          命羲和敬順昊天數(shù)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舜在璇璣
          玉衡以齊七政合時月正日 魯語帝嚳序三辰 論
          語堯咨舜天之厯數(shù)在爾躬舜亦以命禹厯數(shù)帝王相繼之次第
          [009-11b]

          禹夏厯 禹瑞厯


          書舜典協(xié)時月正日 大戴誥志篇虞夏之厯建正於
          孟春 前志夏殷周魯厯十四卷 續(xù)志虞用戊午夏
          用丙寅 霍融言漏刻不如夏厯密晉志董巴曰夏為得天以承堯舜從
           顓頊故也左氏梓慎曰夏數(shù)得天 隋志夏后備陳洪範 唐厯議顓
          頊厯實夏厯也夏厯章蔀紀首皆在立春課中星揆斗
          建與閏餘盈縮皆以十二節(jié)為損益之中而殷周漢厯
          章蔀紀首皆直冬至故名察發(fā)斂亦以中氣為主此其
          [009-12a]


          異也 荀子天論日月星辰瑞厯是禹桀之所同也禹
          以治桀以亂注當時星辰書之名也 唐志劉炫曰仲
          康復(fù)修大禹之典其五年羲和失職則王命徂征 胤
          征注先時不及者謂厯象之法四時節(jié)氣弦朢晦朔
          外紀舜元年戊申禹元年戊戌


          殷厯


          前志引殷厯曰成湯十三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終
          六府首師古曰即蔀首春秋殷厯皆以殷魯自周昭王以下亡
          年數(shù)故據(jù)周公伯禽以下為紀魯煬公二十四年正月
          [009-12b]


          丙申朔旦冬至殷厯以為丁酉微公二十六年正月乙
          亥朔旦冬至殷厯以為丙子 續(xù)志殷用甲寅延光二
          年中謁者誦侍中施延熹平四年五官郎中馮光沛相
          上計掾陳晃皆言厯元不正當用甲寅為元議郎蔡邕
          議案厯法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
          所據(jù)則殷厯元也張壽王挾甲寅元以非漢厯雜候清
          臺課在下第中謁者誦言當用命厯序甲寅元竟不施
          [009-13a]

          行昔堯命羲和厯象日月星辰舜協(xié)時月正日湯武革
          命治厯明時祐術(shù)開業(yè)淳燿天光重黎其上也承聖帝
          之命若昊天典厯象三辰以授民事立閏定時以成歲
          功羲和其隆也取象金火革命創(chuàng)制治厯明時應(yīng)天順
          民湯武其盛也 晉志命厯序曰孔子治春秋退修殷
          之故厯使其數(shù)可傳於後春秋宜以殷厯正之今攷之
          交會不與殷厯相應(yīng)姜岌曰殷厯以四分一為斗分 北史後魏李業(yè)
          興以殷厯甲寅黃帝辛夘徒有積元術(shù)數(shù)亡缺修之各
          為一卷傳於世 唐志大衍中氣議曰殷厯南至常在
          [009-13b]

          十月晦則中氣後天也周厯蝕朔差經(jīng)或二日則合朔
          先天也傳所據(jù)者周厯緯所據(jù)者殷厯氣合于傳朔合
          于緯斯得之矣命厯序以為孔子修春秋用殷厯考其
          蝕朔不與殷厯合及開元十二年朔差五日氣差八日
          葢哀平間治甲寅元厯者記之非古也漢有司劾張壽
          王官有黃帝調(diào)厯不與壽王同夀王所治乃殷厯也中
          興圖?漏泄而考靈曜命厯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在
          [009-14a]

          四分厯庚申元後百一十四歲延光初中謁者誦靈帝
          時五官郎中馮光等皆請用之卒不施行緯所載壬子
          冬至則其遺術(shù)也合朔議曰春秋日蝕有甲乙者三十
          四殷厯魯厯先一日者十三後一日者三周厯先一日者
          二十二先二日者九其偽可知矣日度議曰湯作殷厯
          更以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為上元周人因之距羲和
          千祀昏明中星率差半次夏時直月節(jié)者皆當十有二
          中故因循夏令其後呂不韋得之以為秦法更考中星
          以乙夘嵗正月己巳合朔立春為上元古厯分率簡易
          [009-14b]

          嵗久輒差達厯數(shù)者因時遷革以合其變故三代之興
          皆揆測天行考正厯次為一代之制正朔既革服色從
          之及繼體守文疇人代嗣則謹循先王舊制五星議曰
          成湯伐桀嵗在壬戌開元厯星與日合于角次于氐十
          度而後退行明年湯始建國為元祀順行與日合于房
          所以紀商人之命也 詩大明正義周語五位所在星
          宿度數(shù)自非用筭無以推之鄭注尚書為文王受命武
          [009-15a]

          王伐紂時日皆用殷厯劉向五紀論載殷厯之法唯有
          氣朔而已其推星在天黿則無術(shù)焉 禮記正義鄭康
          成之義自古以來皆改正朔若孔安國則改正朔殷周
          二代故注尚書湯改正易服是從湯始改正朔也 外
          紀湯元年庚戌商以丑為正其書始即位曰惟元祀十有二月則知月不易也 後周
          馬顯曰殷斟酌前代厯變?nèi)勺釉眉滓h劉
          洪曰甲寅厯於孔子時效公子譜謂商起庚戌終戊寅
          帝王譜謂湯元年壬寅一行厯謂成湯伐桀嵗在壬戌
          皆非也
          [009-15b]


          周五紀厯法 殷周厯紀


          前漢志周武王訪箕子箕子言大法九章而五紀明厯
          嵗日月星辰厯數(shù)自殷周皆創(chuàng)業(yè)改制咸正厯紀服色從之
          順時氣以應(yīng)天道 劉向作五紀論續(xù)志紂作淫虐喪其甲子武王伐之周用丁巳 
          禮大史正嵗年以序事注若今時作厯日馮相氏會天位注同
          泰誓正義易革卦彖象云云改正治厯必自武王始既
          入商郊始改正朔其初發(fā)猶是殷之十二月故史以一
          [009-16a]


          月名之 詩正義易乾鑿度入戊午蔀二十九年伐崇
          作靈臺改正朔 尚書運期授引河圖曰倉帝之治八
          百二十歲立戊午蔀注云周文王以戊午蔀二十九年
          受命 外紀武王元年己夘 堯典之厯象授時之事
          也周官之馮相實掌之舜典之璣衡察變之事也周官
          之保章實掌之洪範之庶徵分職之事也周官之司會
          實掌之


          魯厯司厯


          漢志謂春秋用魯厯周道衰天子不能班朔魯厯不正
          [009-16b]


          以閏餘一之歳為蔀首 後漢志魯用庚子 左傳襄
          二十七年十一月日食辰在申司厯過也再失閏矣哀
          十二年十二月火猶西流司厯過也正義曰釋例云今
          世所謂魯厯者不與春秋相符殆來世好事者為之非
          真也長厯稱凡經(jīng)傳有七百七十九日漢末宋仲子
          集七厯以考春秋魯厯得五百二十九日失二百五十
          日是不與春秋相符也襄二十一年二十四年頻月日
          [009-17a]

          食葢古書錯誤 唐志合朔議曰僖五年正月辛亥朔
          至昭二十三年七月戊辰晦皆與周厯合所記多周齊
          晉事葢周王所頒齊晉用之記宋魯事與齊晉不同日
          度議曰甄曜度及魯厯南方有弧無井鬼北方有建星
          無南斗 前五行志周不班朔魯厯不正置閏不得其
          月月大小不得其度史記日食或言朔而實非朔或不
          言朔而實朔或脫不書朔與日皆官失之也


          古厯 上元太初厯


          史記厯書昔自在古厯建正作於孟春索隠曰案古厯者謂黃帝調(diào)厯
          [009-17b]


          以前有上元太初厯等皆以建寅為正謂之孟春也及顓頊夏禹亦以建寅為正惟黃帝及殷周魯並建子為
          正而秦正建亥漢初因之至元封七年始改用太初厯仍以周正建子為十一月朔旦冬至今案此文至於十
          二月節(jié)皆大戴禮誥志篇虞史伯夷之辭也於時冰泮發(fā)蟄百草奮興秭鴂
          一作
          音規(guī)
          索隱曰秭鴂先
          謂子規(guī)鳥春氣發(fā)動則先出野澤而鳴也又案大戴禮作瑞雉無

          釋未測其旨當是字體各有訛耳物乃歳具生於東次順四時卒於冬
          分時索隠曰卒子律反分如字卒盡也言建厯起孟春盡冬季則一歲之事具也冬盡之後分為來春故
          曰冬分也雞三號卒明徐廣曰卒一作平又云卒斯也索隠曰三號三鳴也言夜至雞三鳴則天
          [009-18a]

          曉乃始為正月一日言異歲也徐云卒作平作斯於文皆便撫十二節(jié)卒於丑日月
          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
          興而順至正之統(tǒng)也日歸於西起明於東月歸於東起
          明於西戴禮孔子引虞史伯夷之辭止此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則凡事
          易壊而難成矣索隱戴禮孔子引周太史之辭王者易姓受命必謹始
          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索隱曰言王者易姓而興
          必當推本天之元氣行運所在以定正朔以承天意也 天官書其紀上元以
          攝提格之歲 索隱曰古厯之名唐志日度議古厯之作皆在漢初卻?春秋朔並先天則
          非三代之前明矣
          [009-18b]


          漢太初厯  音律星度太初正歴 十一家厯


          武紀太初元年夏五月正厯以正月為嵗首色尚黃數(shù)
          用五定官名協(xié)音律師古曰未正厯前歲首以十月今
          以建寅月為正月 史記禮書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
          易服色 厯書厯術(shù)甲子 太初元年歲名焉逢攝提
          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月冬至自序遷為太史
          令五年而當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厯始
          [009-19a]


          改建於明堂諸神受記 今以厯書大小餘計之則古
          厯也非太初也 志三代既沒史官喪紀疇人子弟分
          散故其所記有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厯秦推五勝自
          以為獲水徳以十月為正色尚黑漢興襲秦正朔以北
          平侯張蒼言用顓頊厯比于六厯疏濶中最為微近然
          正朔服色未覩其真而朔晦月建弦朢滿虧多非是至
          武帝元封七年漢興百二嵗矣太中大夫公孫卿壺遂
          太史令司馬遷等言厯紀壊廢宜改正朔是時兒寛明
          經(jīng)術(shù)上迺詔寛曰與博士共議今宜何以為正朔服色
          [009-19b]

          何上皆曰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推傳序文則今夏時
          也陛下躬聖發(fā)憤昭配天地今三代之統(tǒng)絶而不序矣
          唯陛下發(fā)聖徳宣考天地四時之極則順隂陽定大明
          之制為萬世則乃詔御史曰迺者有司言厯未定廣延
          宣問以考星度未能讎也葢聞古者黃帝合而不死名
          察發(fā)歛定清濁起五部五行也建氣物分數(shù)然則上矣其
          以七年為太初元年詔卿遂遷與侍郎尊大典星射姓
          [009-20a]

          等議造漢厯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
          相距於四方舉終以定朔晦分至躔離弦朢迺以前厯
          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二十七歲以數(shù)計之當在堯以前至于元封
          七年復(fù)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中冬十一月甲子朔
          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孟康曰建星在牽牛間晉灼曰古厯皆在建星即斗星也太初厯四
           分法在斗二十六度通鑑目錄太初元年疆圉赤奮若丁丑唐志日度議漢太初厯元起丁丑命曰閼逢 
          攝提格之歲而實非甲寅太歲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姓等奏
          不能為筭願募治厯者更造宻度各自増減以造漢太
          初厯迺選治厯鄧平及長樂司馬可酒泉候宜君侍郎
          [009-20b]

          尊及與民間治厯者二十餘人方士唐都巴郡洛下閎
          與焉都分天部閎運筭轉(zhuǎn)厯其法以律起厯曰律容一
          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黃鍾律長九寸圍九分以圍乗長得積八十一
          寸也與長相終律長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終復(fù)三復(fù)而得
          甲子夫律隂陽九六爻象所從岀也故黃鍾紀元氣謂
          之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與鄧平所治同於是皆觀新
          星度日月行更以算推如閎平法法一月之日二十九
          [009-21a]

          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籍半日名曰陽厯不籍名
          曰隂厯所謂陽厯者先朔月生隂厯者朔而後月乃生
          平曰陽厯朔皆先旦月生以朝諸侯王羣臣便乃詔遷
          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厯罷廢尤疎遠者十七家復(fù)
          使校厯律昏明宦者淳于陵渠復(fù)覆太初厯晦朔弦朢
          皆最宻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陵渠奏狀遂用鄧平
          厯以平為太史丞後二十七年元鳳三年昭帝太史令
          張壽王言今隂陽不調(diào)宜更厯之過也詔下主厯使者鮮
          于妄人詰問壽王不服妄人請與治厯大司農(nóng)中丞麻
          [009-21b]

          光等二十餘人雜候詔與丞相御史大將軍右將軍史
          各一人雜候上林清臺課諸厯疏宻凡十一家以元鳳
          三年十一月朔旦冬至盡五年十二月各有第壽王課
          疎遠有詔勿劾復(fù)候盡六年太初歴第一即墨徐萬且
          長安徐禹治太初厯亦第一壽王及待詔李信治黃帝
          調(diào)厯課皆疏濶壽王厯迺大史官殷厯也壽王猥曰安
          得五家厯又妄言太初厯虧四分日之三去小餘七百
          [009-22a]

          五分以故隂陽不調(diào)終不服下吏自漢厯初起盡元鳳六
          年三十六歳而是非堅定 兒寛傳將建大元注大元
          太初厯也太初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嵗為元以八十一為分 郊祀志文帝十
          五年黃龍見成紀召公孫臣拜博士與諸生草改厯服
          色事武帝初即位趙綰王臧等為公卿欲議改厯事未
          就 高紀春正月注師古曰凡此諸月號皆太初正厯
          之後記事者追改之非當時本稱也以十月為歲首即
          謂十月為正月今此正月當時謂之四月耳後九月注
          師古曰秦之厯法應(yīng)置閏者改置於歲末當取左傳歸
          [009-22b]

          餘於終漢書表史記未改秦厯之前至高后文帝屢書
          後九月 春秋正義太初以後更改氣名以雨水為正
          月中驚蟄為二月節(jié)迄今不改月令注漢始以雨水為二月節(jié) 呂氏
          曰按秦紀昭王四十二年先書十月次書九月四十八
          年先書十月次書正月五十年先書十月次書十二月
          次書二月呂不韋春秋季秋紀亦書合諸侯制百縣為
          來歲受朔日與諸侯所稅於民輕重之法則自昭王以
          [009-23a]

          來用十月為歲首久矣特始皇立定為制耳 續(xù)漢志
          蔡邕議漢承秦厯用顓頊元用乙夘百有二嵗孝武始
          改正朔安帝時尚書令忠言漢祖因秦之紀十月為年
          首閏常在嵗後不稽先代違於帝典太宗遵修三階以
          平黃龍以至刑犴以錯五是以備揚劉歆與揚子雲(yún)書
          曰蕭何造律張蒼撰厯皆成於帷幕 徐幹中論孝武
          招五經(jīng)之儒召數(shù)術(shù)之士使議定漢厯乃更用鄧平所
          治元起太初劉歆因平術(shù)而廣之以三統(tǒng)厯比之衆(zhòng)家
          最為備悉孝章更用四分舊法元起庚辰靈帝時四分
          [009-23b]

          差將半日於是劉洪更造乾象厯以正日月星辰之行
          考之天文於今為宻事不施行 朱震曰黃帝建氣物
          分數(shù)氣謂二十四氣也則中氣其來尚矣 逸周
          書曰見周月解維十有一月一作維一月既南至昏昴畢見
          日短極其一作基踐長微陽動于黃泉隂降慘于萬
          物是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陽氣虧草木一有不字
          蕩日月俱起於牽牛之初右迴而行月周天起一次而
          [009-24a]

          與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厯會一作舍于十有二辰
          終則復(fù)始是謂日月權(quán)輿又曰天地之正四時之極不
          易之道夏數(shù)得天百王所同書所謂日月俱起于牽牛之
          初即太初厯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
          珠也 洛下閎得厯法而子雲(yún)獨得其意 中孚十一
          月之卦也以歲言之陽始於冬至以厯言之日始於牽
          牛以日言之晝始於夜半以人言之慮始於心思太元中象
          中孚
          [009-24b]

          漢隂陽厯法又見上


          宋志前世諸儒依圖緯云月行有九道故畫作九規(guī)更
          相交錯檢其行次遲疾換易不得順度劉向論九道云
          青道二出黃道東白道二岀黃道西黑道二出北赤道
          二出南又云立春春分東從青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
          秋白冬黑各隨其方案日行黃道陽路也月者隂精不
          由陽路故或出其外或入其內(nèi)出入去黃道不得過六
          度入十三日有奇而出岀亦十三日有奇而入凡二十
          [009-25a]


          七日而一入一岀矣交於黃道之上與日相掩則蝕焉
          漢世劉洪推檢月行作隂陽厯法元嘉二十年使著作
          令史呉癸依洪法制新術(shù)令太史施用之 元嘉厯月
          行隂陽法云云 徐幹中論厯象篇昔者聖人之造厯
          數(shù)也察紀緯之行觀運機之動原星辰之迭中寤晷運
          之長短於是營儀以準之立表以測之觀文以考之布
          算以追之然後元首齊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順序四
          時不忒
          [009-25b]

          漢魏三厯


          宋志古之為厯者鄧平能修舊制新劉洪始減四分又
          定月行遲疾楊偉斟酌兩端以立多少之衷因朔積分
          設(shè)差以推合朔月蝕此三人漢魏之善厯者然洪之遲
          疾不可以檢春秋偉之五星大乖於後代斯則洪用心
          尚疎偉拘於同出上元壬辰也


          晉王朔之通厯


          晉律厯志穆帝永和八年著作郎瑯邪王朔之造通厯
          [009-26a]


          以甲子為上元積九萬七千年四千八百八十三為紀
          法千三百五為斗分因其上元為開闢之始晉世止用泰始
          後秦姚興時當孝武太元九年歲在甲申天水姜岌造
          三紀甲子元厯其畧曰以七家之厯考古今交會信無
          其驗皆由斗分疏所致考春秋凡三十三蝕岌以月蝕
          檢日宿度所在為厯術(shù)者宗焉又著渾天論以步日於
          黃道駁前儒之失 宋志劉智推三百年斗厯改憲以
          為四分法三百年而減一日云云飾浮說以扶其理江
          左中領(lǐng)軍王朔之以其上元嵗在甲子善其術(shù)欲以九
          [009-26b]

          萬七千嵗之甲子為開闢之始 隋志三紀厯一卷厯
          序一卷京氏要集厯術(shù)四卷姜岌撰


          南北厯


          隋律厯志宋氏元嘉何承天造厯迄于齊末相仍用之
          梁武初興因循齊舊天監(jiān)中方改行宋祖沖之甲子元
          大明中造陳武受禪亦無創(chuàng)造後齊文宣用宋景業(yè)厯或云
          董峻等上甲寅元厯西魏入闗行李業(yè)興厯至周武甄鸞造甲寅
          [009-27a]


          明克讓與太史正定新厯遂參用推歩焉馬顯上丙寅元厯百濟行宋元
          嘉厯以建寅月為歲首 南史何承天東海郯人也改
          定元嘉厯改刻漏二十五箭皆從之 北史李業(yè)興撰
          新厯自以為長於趙
          何承天祖沖之三家信都芳難

          業(yè)興五芳私撰靈憲厯以筭月大小證據(jù)甚明書未
          成 南朝之厯甲寅元大同二厯不用永初因晉厯所
          用者元嘉甲子元二厯 南以何承天為宗北以趙

          祖沖之為據(jù) 唐藝文志虞
          梁大同厯一卷呉伯善

          陳七曜厯五卷孫僧化後魏永安厯一卷後魏武定厯
          [009-27b]

          一卷


          宋永初厯 元嘉新厯 大明甲子元厯 梁


          大同厯見上


          宋高祖武帝永初元年夏六月巳夘改泰始厯為永初
          厯 祖以子臘以辰唐志元嘉厯二巻何承天隋志同梁有元嘉厯統(tǒng)二卷元嘉中論厯事六卷元嘉厯?
          一卷隋志又有趙

          甲寅元厯序一卷宋元嘉十四年河西王牧犍遣使
          獻雜書一百五十四卷及燉煌趙
          所造甲寅元厯一

          [009-28a]

          唐志涼太史趙
          河西壬辰元厯一卷河西甲寅元厯一卷
          隋志又有七曜厯數(shù)算經(jīng)一卷隂陽正術(shù) 

          一卷元嘉二十一年閼逢涒灘十二月太子率更令何承天上
          元嘉新厯以月蝕之衝知日所在又以中星知堯時冬
          至日在須女十度今在斗十七度又測景校二至差三
          日有餘知今南至日應(yīng)在斗十三四度於是更立新法
          冬至徙上三日五時日之所在移舊四度又月有遲疾
          前厯合朔月食不在朔朢今皆以盈縮定小餘正朔朢
          之日詔付外詳之太史令錢樂之等奏皆如承天所上
          唯月有頻三大二小比舊法殊異謂宜仍舊詔可宋志二十
          [009-28b]

          年上表二十二年旃?作噩春正月辛夘朔始行新厯隋志又有何承
          天厯術(shù)一卷梁有驗日食法三卷元嘉二十六年度日景數(shù)一卷亡記月令正義案三統(tǒng)元嘉厯 隋志承 
          天本意欲立合朔之術(shù)遭皮延宗飾非致難事不得行承天所制比古十一家為
          宻大明六年祖沖之言元嘉厯疏舛更造新厯上元日
          度自虛嵗在甲子交會遲疾以上元嵗首為始孝武令
          善厯者難之不能屈不果施行齊高帝建元元年五月丙午改元嘉厯為建元
           厯隋志承天厯迄齊末相仍用之梁初因齊用元嘉厯天監(jiān)三年詔定
          [009-29a]

          厯員外散騎侍郎祖暅奏曰臣先在晉已來世居此職
          仰尋黃帝至今十二代厯元不同周天斗分疏密亦異
          宋大明中臣先人考古法以為正厯事有符驗八年又
          上疏論之詔太史候新舊二厯氣朔交會及七曜行度
          起八年十一月訖九年七月新厯密舊厯疏至九年正
          月用祖沖之所造甲子元厯頒朔大同十年制詔更造
          新厯以甲子為元六百一十九為章歳一千五百三十
          六為日法一百八十三年冬至差一度月朔以遲疾定
          小餘有三大二小未用而寢陳氏因梁亦用沖之厯無
          [009-29b]

          所創(chuàng)改 張胄元學(xué)沖之兼?zhèn)髌鋷煼?span>唐中氣議較前代史官注記惟元嘉十三年十一月甲戌景長
          葢日度變常爾


          魏五寅元厯 元始厯


          太武時崔浩上五寅元厯表曰太宗元年勅臣解急就
          章孝經(jīng)論語詩書春秋禮易三年成復(fù)詔臣學(xué)天文星
          厯易式九宮漢高祖以來世人妄造厯術(shù)者十餘家皆
          不得天道之正大誤四千小誤甚多今宜改誤厯以
          [009-30a]


          從天道臣前奏造厯今始成宜宣示中書博士施用
          高允傳崔浩集諸術(shù)士考校漢元以來日月薄蝕五星
          行度別為魏厯 志浩厯未及施行 浩博涉淵通更
          修厯術(shù)兼著五行論高允賛明五律并述洪範 隋志
          浩厯術(shù)一卷 唐志浩律厯術(shù)一卷 魏志天興初命
          太史令晁崇修渾儀仍用景初厯歳久頗以為疎世祖
          平?jīng)鐾恋泌w
          所修元始厯後謂為密以代景初高宗踐阼

          乃用
          甲寅之厯興安元年始行之然星度稍差遠
           唐志元始厯以十九年七

          閏皆有餘分是以中氣漸差據(jù)渾天二分為東西之中
          [009-30b]

          而晷景不等二至為南北之極而進退不齊更因劉洪
          紀法增十一年以為章嵗而減閏餘十九分之一後代
          厯家皆因循元始而損益或差


          魏景明厯


          志太和十一年鍾律郎張明豫推步厯法治已丑元草
          創(chuàng)未備世宗景明中詔太樂令公孫崇趙樊生等考驗
          正始四年冬崇表曰臣鳩集異同更造新厯以甲寅為
          [009-31a]


          元起自景明因名景明厯參候是非乃可施用


          魏正光厯 甲子元厯三家新厯 九家厯


          志延昌四年冬侍中國子祭酒領(lǐng)著作郎崔光表曰張
          洪所造厯為甲午甲戌二元續(xù)造甲子己亥二元張龍
          明豫子以魏運水徳為甲子元李業(yè)興亦私造厯為戊
          子元神龜初光復(fù)表曰厯之作也始自黃帝辛夘為元
          迄於大魏甲寅紀首 延昌四年冬屯騎校尉張洪盪
          ?將軍張龍祥校書郎李業(yè)興等三家並上新厯各求
          申用奏請廣訪諸儒同驗疏宻於是洪等與祖瑩等研
          [009-31b]


          窮其事三年而成謹案洪等三人前上之厯并盧道?
          衛(wèi)洪顯胡榮及沙門統(tǒng)道融樊仲遵張僧豫所上總合
          九家共成一厯元起壬子律始黃鍾考古合今謂為最
          宻請名神龜厯肅宗以厯就大赦改元因名正光厯
          其九家共修以龍祥業(yè)興為主壬子元以來至魏正光三年嵗在壬寅積十六
          萬七千七百五十筭 李業(yè)興傳以世行趙
          厯節(jié)氣後辰下算

          延昌中業(yè)興乃為戊子元厯上之時張洪龍祥等九家
          [009-32a]

          獻新厯宣武令合為一洪等推業(yè)興為主成戊子厯正
          光三年奏行之興和初又為甲子元厯時見施用業(yè)興
          又造九宮行棊厯以五百為章四千四十為蔀九百八
          十七為斗分還以己未為元始終相維不復(fù)移轉(zhuǎn)與今
          厯法術(shù)不同至於氣序交分景度盈縮不異也常景傳參議正
           光壬子厯隋志壬子元厯一卷校書郎李業(yè)興撰又甲子元厯一卷神龜壬子元厯一卷祖瑩撰魏後元年
          甲子厯一卷 世宗以元始厯浸疎命更造厯肅宗正光三
          梁之普通三年崔光表取龍祥等九家所上厯候驗得失合
          為一厯以壬子為元應(yīng)魏之水徳命曰正光厯十一月
          [009-32b]

          丙午行之孝靜世壬子厯氣朔稍違熒惑失次四星出
          伏頗舛興和元年十月復(fù)命業(yè)興改正立甲子元厯甲
          為日始子實天正命厯置元宜從此起信都芳駮業(yè)興
          曰歳星鎮(zhèn)星太白差殊業(yè)興對曰舊厯差天為多新厯
          差天為少詔施行上元甲子以來至興和二年嵗在庚申積二十九萬三千九百九十七算
          業(yè)興曰上算千載之日月星辰有見經(jīng)史者與趙

          何承天祖沖之參校甲子元厯長於三厯一倍 造厯
          [009-33a]

          者節(jié)之與朔貫穿千年閏餘斗分推之毫釐盈縮得衷
          間限數(shù)合周日小分不殊錙銖陽厯隂厯纎芥無爽損
          益之數(shù)驗之交會日所居度考之月蝕上推下減先定
          衆(zhòng)條然後厯元可求 造厯須積年累日依法候天知
          其疎密然後審其近者用依厯術(shù)不可一月兩月之間
          能正是非 元魏厯凡八初入中原用前魏景初元始
          五寅元景明正光興和永安武定 所用者四景初元始正光興

          [009-33b]

          東魏興光厯 齊天保厯


          魏興和元年梁大同五年也以正光厯浸差命校書郎李業(yè)興
          修正以甲子為元號曰興光厯既成行之魏志云運屬興和以年號
          為目恐當作興和厯見上隋志有興和厯疏一卷  隋律厯志後齊文宣受禪
          天保元年命散騎侍郎宋景業(yè)葉圖?造天保厯李廣為之
          景業(yè)奏依握誠圖及元命包言齊受籙之期當魏終
          之紀得乗三十五以為蔀應(yīng)六百七十六以為章文宣
          大説乃施用之武平七年董峻鄭元偉立議非之 唐藝文志宋景業(yè)
          [009-34a]


          北齊天保厯一卷北齊甲子元厯一卷李業(yè)興後魏甲
          子厯一卷武定厯一卷


          陳七曜厯


          唐志呉伯善五卷劉孝孫七曜雜術(shù)二卷張胄元疏三
          隋志五卷又李業(yè)興疏一卷甄鸞術(shù)算一卷厯術(shù)要術(shù)厯法各一卷庾曼倩著筭經(jīng)七
          曜厯術(shù)陶弘景著七曜新舊術(shù)疏


          周天和厯 景寅元厯 大象厯


          隋律厯志西魏入闗尚行李業(yè)興正光厯法至周明帝
          武成元年詔有司造周厯明克遜庾季才采祖暅舊議
          [009-34b]


          通簡南北之術(shù)周齊並時而厯差一日及武帝時甄鸞
          造天和厯隋志一卷上元甲寅大象元年太史上士馬顯等又上
          景寅元厯上元景寅其術(shù)施行 唐志王琛周大象厯二卷
          隋志一卷厯術(shù)一卷馬顯周甲寅元厯一卷周甲子元厯一卷


          隋甲子元厯又名己巳元 皇極厯 開皇厯


          厯志高祖初擢張賓華州刺史與劉暉董琳劉祐馬顯
          等議造新厯依何承天法微加增損開皇四年二月撰
          [009-35a]


          成奏上嵗在甲辰紀正月壬辰頒新厯詔頒天下其要以上元甲子己巳以來至開皇
          厯既行劉孝孫劉焯並稱其失言學(xué)無師法刻食不中
          所駁凡六條後遣孝孫與賓厯校短長張胄元以算術(shù)
          直太史與孝孫共短賓厯異論鋒起久之不定十四年
          七月參問日食事胄元所尅前後妙衷俄而召見胄元
          因言日長景短之事令參定新術(shù)劉焯又增損孝孫厯
          法更名七曜新術(shù)奏之與冑元法乖戾焯又罷上令楊素與術(shù)
          數(shù)人立議六十一事皆舊法人難通者令曜與冑元等辨折暉一無所荅冑元通者五十四擢拜太史令賜物
          千段改定新厯言前厯差一日至十七年胄元厯成奏之四月戊寅詔
          [009-35b]

          頒新厯冑元厯法與古不同者有三事其一宋祖沖之於嵗周之末創(chuàng)設(shè)差分冬至漸移每四十六年
          卻差一度至梁虞
          嫌沖之所差太多因以百八十六年冬至移一度胄元以此二術(shù)折中兩家以為度法冬

          至所宿歲別漸移八十三年卻行一度則上合堯時日永星火次符漢厯度起牛初其超古獨異者七事論者
          服其精宻二十年袁充奏日長景短因以厯事付皇太子研
          詳召厯筭之士集東宮劉焯復(fù)増修其書名曰皇極厯
          駁正胄元之短太子頗嘉之仁壽四年焯言胄元之誤
          於太子凡六事又造厯家同異名曰稽極大業(yè)元年下
          [009-36a]

          其書與胄元參校駁難不決又罷四年欲行其厯袁充
          排焯竟不行術(shù)士咸稱其妙焯傳云九章算術(shù)周髀七曜厯書十餘部推步日月
          之經(jīng)莫不窮其秘奧著稽極十卷厯書十卷唐志皇極厯一卷 開皇十七年所行厯
          術(shù)命冬至起虛五度後稍疏大業(yè)四年乃改法命起虛
          七度 志張賓厯術(shù)一卷七曜厯經(jīng)四卷開皇甲子元
          厯一卷 唐志劉孝孫隋開皇厯一卷又七曜雜術(shù)一
          卷李徳林開皇厯一卷張胄元大業(yè)厯一卷又元厯術(shù)
          一卷七曜厯疏三卷 大衍日度議曰孝孫甲子元厯
          推太初冬至在牛初下及晉太元宋元嘉皆在斗十七
          [009-36b]

          度開皇十四年在斗十三度而劉焯厯仁壽四年冬至
          日在黃道斗十度於赤道斗十一度也後孝孫改從焯
          法張冑元前厯上元起虛五度推漢太初猶不及牽牛
          乃更起虛七度故太初在斗二十三度永平在斗二十
          一度竝與今厯合皇極厯嵗差皆自黃道命之黃道差
          三十六度赤道差四十餘度合朔議日淳風(fēng)因循皇極皇極密於麟徳
           玉海卷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卷一百六十四 列傳第五十一
          漢書 律歷志上
          范曄《後漢書》志·律曆(上、中、下)
          漢書 卷二十一下 律歷志第一下
          卷二十一上 律歷志第一上
          2006年雙鬼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