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伙伴們對澳門“賭王”何鴻燊將2007年國外買回的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這一消息都不陌生。這意味著圓明園十二銅首中的馬首在與祖國分離159年后回歸懷抱。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十二銅首。十二銅首是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與周圍的建筑相比,它們因其獨特的風格而深受喜愛。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年間),在圓明園西洋建筑群中別具一格,其氣派和別致自是不難想象。
圓明園十二銅首
在海晏殿外的大水法噴泉中,12尊人身獸頭銅像對稱地排列在噴泉兩側(cè),呈“八”字形,每一尊銅像都是精致而各不相同。但更令人驚奇的是,十二尊銅像不僅代表十二生肖,還與古代的12時辰計時法相對應(yīng)。
每尊銅像都是一個噴泉口,大水法建成以后,十二生肖動物的銅首將每時辰噴水一次(每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而在正午時分,十二個銅首同時噴水,人們也可以從銅收噴水的順序知道大概的時間。所以這一噴泉裝置如所以也被稱為“水利鐘”。
但是大水法建成時,清朝是沒有電的。那十二個銅首是如何實現(xiàn)準時噴水的?
原來,在大水路和海晏堂的中間,建了一個高10多米的夯土平臺。在它的頂部安裝了一個“錫?!?儲水裝置,可容納180噸水)。這類似于我們今天的水塔,水塔里的水是公園里其他水池的流水。接著利用螺旋輸送原理,通過安裝在海晏堂后方的機械提水裝置(“龍尾車“)進行水流輸送。這套裝置工作時內(nèi)軸旋轉(zhuǎn),驅(qū)動螺旋葉片向相反的方向運轉(zhuǎn),將水從下部提升到較高的位置,最后將水裝入水塔。水積聚在水塔中,并達到一定高度。
回歸圓明園的馬首
然后,利用高度產(chǎn)生的壓差,水向下流動,將水塔內(nèi)的水壓引向銅首的出水口,如此銅首就能產(chǎn)生噴泉的效果。只要機械裝置持續(xù)提水,確?!板a?!庇凶銐虻膬λ浚j烫们暗膰娙湍墚a(chǎn)生噴泉,而不需要電力。
相信看到這里,小伙伴們對于十二銅首噴泉的原理都有所了解了。古人能夠?qū)⑦@樣的原理和時辰精確地結(jié)合在一起,不得不說這是讓人佩服的智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