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中,移民問題成了網(wǎng)友爭論的焦點,不少網(wǎng)友認為“國外的月亮真不比中國圓”,就算去了國外也不見得混得就比國內(nèi)好。
這不,小編趁熱打鐵,又給咱們網(wǎng)友準備一些新材料,講講另一個中國人特別喜歡移民的國家——瑞典,看看待在那里的中國人是如何評價這個國家的。
佚名(居住在斯德哥爾摩):
坐標斯德哥爾摩。
說說瑞典生活中人們最關心的幾件事。
1,經(jīng)濟:瑞典才是真正共產(chǎn)主義,全國最低工資和最高工資相差只有八倍。這是個只適合沒有什么發(fā)財夢,只想平安度日的人們生活的國家。除去高額的稅務,每月剩下的錢,只適夠吃喝供房和一些娛樂活動。
算一筆賬,瑞典一周40小時工作制,無論什么工種職場新人最低起步186000,然后每年工資遞增。假設一個本科學歷普通白領工資28000左右;除去稅后一個月只剩差不多兩萬了。工資越高,稅越高,(有個人所得稅,高收入稅,還有超高收入稅)所以一個月是賺兩萬五還是三萬五,稅后差別不是很大。且瑞典工資真的不高,教師什么的職業(yè)月薪只有22000到28000而已,稅后到手還不到兩萬。年紀大,工齡長的能開個三萬出頭頂多了。
這錢除去供房,保險,吃喝,交通費,娛樂活動,剩不下什么。而且瑞典各個地方都要交稅,上保險。不上保險在瑞典就是等出了事情要花更多的錢。
如果你英語和瑞典語都很流利,又有工作經(jīng)驗,那么找工作不是什么問題。但如果你只是學歷高,那么不一定就能找到工作。瑞典太多高學歷而沒工作的人了。
2,住房。如果想在大城市生活,如斯德哥爾摩,那么一個公寓每平方米在6萬到20萬之間。首付最低百分之十五,貸款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工作。租房,難于上青天?。?!
小城市房子就很便宜了。一兩百萬就能買個小別墅。缺點是小城市人少,找不到工作。我一個朋友瑞典本地人,小城市生活。畢業(yè)后一直失業(yè),找了三年工作,最后找到了個在小型超市售貨員的工作。他說這已經(jīng)是他目前為止能找到最好的工作了。
3,福利;醫(yī)療。
福利這塊瑞典是世界出名的高福利國家了。從搖籃到墳墓都有福利。
從在媽媽肚子里開始,父母共同擁有有480天的帶薪產(chǎn)假。
出生后直到高中畢業(yè),政府提供孩子每個月1080的零花錢。
教育免費。無論是小學初中大學,還是成人繼續(xù)教育。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點。感覺在國內(nèi)呢,大學讀什么專業(yè),出來工作后,后悔了,就很難有機會再從頭再來。但是在瑞典,畢業(yè)后,工作幾年發(fā)現(xiàn)不喜歡這個職業(yè),再回到大學里重新讀一個專業(yè)的的人很多。一切都是免費的。人生隨時可以重頭再來。讀大學期間的可以申請助學貸款,每個月8000多。差不多一半是政府資助,一半將來找的工作后要還。
醫(yī)療:目前好像是超過1000克朗后免費,無上限。牙科另分,23歲以下,無論是整修還是什么全部免費。成人牙科每年600資助,到牙醫(yī)那每年做個定期檢查肯定是夠了?;蚍e攢兩年洗一次牙也夠。但如果有什么嚴重牙齒問題,超過3000克朗后,多出來的部分報銷,無上限。
說起來醫(yī)療這塊的福利很多, 但瑞典醫(yī)療也存在著弊端。就是小病小痛,甚至中度病癥排不到醫(yī)生,少則要等幾天,幾周,多則等上幾個月。等到排到醫(yī)生了,病都好了。瑞典因排不到醫(yī)生,或手術延誤治療事故發(fā)生過很多。大病,急診還可以吧,不用排隊,但是效率絕對沒有中國高。
4,瑞典人
在瑞典住了好多年,并沒有感覺到越來越熟悉這個國家了。反而發(fā)現(xiàn)越來越不明白了。瑞典人呢,一句粗話總結“悶騷”。
溫文爾雅,講話禮貌客氣,多數(shù)人素質(zhì)里帶著情商,絕不會讓你感覺到一點不舒服。害羞,并不像南歐國家或者英美人那樣侃侃而談。但是喝酒后,就很crazy了。
多數(shù)人真誠的心地善良,天真。一個詞形容瑞典生活氛圍:安靜
無論是辦公室還是公共場所,商場、地鐵站還是餐廳都很安靜。家里,小區(qū),樓道安靜的只有窗外到鳥叫聲。搞的我自己在家也時時注意自己的腳步聲不要太重,或者電視不要太大聲,以免吵到鄰居。因為我的鄰居們真的是太安靜了。
瑞典人不喝酒是真的很少言寡語。說話也是很小聲的。習慣了國內(nèi)街頭巷尾各種雜音,突然到這么安靜的地方生活長了還真有點壓抑。非常容易得抑郁癥,瑞典的抑郁癥患病率很高的。除了文化和這面氣候寒冷,極晝極夜現(xiàn)象,冬天日照時間短也有關系。
總結:瑞典在我看來是適合喜歡安逸生活的人生活的地方。中規(guī)中矩的工作或者做生意,沒有加班忙碌的工作,閑暇時做自己的業(yè)余愛好。瑞典假期還是很多的,每年夏天四~五周的帶薪休假。運動,音樂,旅游、手工、藝術等~慢慢度日~
GraceThePony(曾在瑞典留學):
在瑞典四年多了,應該還算有點發(fā)言權吧,可以講講利弊。
1、醫(yī)療免費,并不是完全免費,首先見一次醫(yī)生要付大概七十人民幣掛號費,之后所有的檢查的確是免費的,包括那些國內(nèi)很貴的核磁共振,各種ct都是免費的。藥品自費,價格并不便宜,開一次藥基本上也是兩三百起底吧。
我來了沒生過大病,所以不清楚具體怎么操作,但是據(jù)我男友(瑞典人)說是每年開藥超過三千之后的藥就是政府報銷了,包括很嚴重的癌癥什么的,總的來說在費用方面確實不會負擔不起。但是!看醫(yī)生需要預約排隊,有時候要等兩三個星期,一般到那時候你的病都好了??醇痹\要早上八點左右去排隊,晚了看不到,急診只能看個大概,也就是和醫(yī)生聊聊,大檢查還是需要預約,而且不能當天拿結果,我有一次核磁共振結果等了兩個多月。
總的來說體驗比較差,因為很難見著醫(yī)生。所以這里的人都瘋狂健身,這樣就少生病咯!
2、學習免費,只有擁有瑞典永居才能上公立學校,但是免費的,這一點是真的很好的,而且沒有年齡限制,什么時候想上學了都可以去申請。助學貸款分兩種,一種是不用還的,相當于送給你的,一個月兩千多人民幣,如果學習期間有工作的話就不能申請。有小孩的話就真的很好了,不用給小孩交學費,連零用錢政府都幫你給了。
3、節(jié)假日非常嚴格,不可能不放假,正常公司年假四周,工作時間越長年假會逐年增加。年假可以存著,比如今年我只用了兩周,那另外兩周可以累計到第二年。
加班更是非常稀少,而且特殊行業(yè)周末上班的都是有雙倍時薪的。一旦找到了全職工作就相當于鐵飯碗,公司沒有任何理由炒魷魚,除非在有證據(jù)的情況下指證你偷盜或者泄露公司機密的大錯誤。遲到早退或者曠工這種事是不能成為炒你的理由的。
媽媽懷孕爸爸也有孕假??傊褪菈毫Ψ浅P?,員工福利很好。但是在瑞典找到全職工作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其實很多人在瑞典都沒有全職工作。
4、食品安全沒得說,非常嚴格,我在超市買了菜可以不洗直接吃。肉類都是處理好包裝好并附有保質(zhì)期,牛奶雞蛋都非常衛(wèi)生安全,在這方面確實完全不用擔心
最后,雖然這里福利確實很不錯,但是生活單調(diào)乏味,沒有什么娛樂,瑞典人不像中國人那么接地氣,有煙火氣,能知冷暖,熱心,所以在這里很難有歸屬感??偟膩碚f還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吧
王聞箏(曾在瑞典求學并定居哥德堡):
2009年,我畢業(yè)于悉尼理工大學,由于我的丈夫是瑞典人,我便搬到了瑞典。期初,我很喜歡我所看到的一切,免費的教育、美麗和豐富的自然。甚至在城市,設計好的社區(qū)里有很多免費的設施,你可以做許多自由的社區(qū)活動。
然而,在這里住了幾年之后,我開始注意到有些事情是錯誤的,瑞典不是天堂,這里的生活很糟糕。
首先,消費者沒有任何選擇。普通的和昂貴的商品都來自大型超市。在這里,小生意是不存在的,除了比薩/烤肉串、亞洲食品或熱狗/漢堡店,而這些是由移民經(jīng)營的。對消費者的服務和特殊請求也不存在,在商業(yè)領域,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知識和創(chuàng)造力強烈缺乏。
由于移民的問題,這里的種族主義很嚴重。一旦移民到達,他們就被隔離,無法找到就業(yè),他們的孩子不允許走入瑞典人的學校。瑞典人非常不友好,心胸狹窄,想與他們形成親密的友誼幾乎是不可能的。
最初我相信免費學校、兒童保育和醫(yī)療服務是一個對家庭很友好的政策,但我意識到這只是一個不可控和無能的系統(tǒng),并且絕對不會導致積極的結果。瑞典所謂的“高福利”是虛假的。
每個人都會把孩子送到日托中心去上學,然而,那里的教師并沒有義務以尊重的方式行事,父母對此無能為力。接受教育的孩子們在課堂上說臟話、辱罵教師、虐待和起伏彼此,但是不講規(guī)矩的孩子不會得到任何形式的懲罰。學校在某種程度上讓人想起了蒼蠅的主人。
雖然醫(yī)療服務一般是免費的,但是等待的時間是瘋狂的。從預約到看上專家,可能需要3周-10個月的時間,如果病情緊急的話,就太糟糕了。專家被允許拒絕轉診,如果你患有慢性疾病,在瑞典就相當于自殺。
瑞典的警察是無用的,除了起訴諸如停車罰款之類的輕微罪行外,只有不到3%的罪行得到了解決。報警之后,他們可能對事件根本不調(diào)查,即使在諸如暴力犯罪等嚴重的事件上也是如此。
唐亞平(曾在瑞典工作):
是的,大部分瑞典人不喜歡中國人,即便其中大多數(shù)人根本不了解中國,從沒去過、也不打算去中國。
我是個來自北京的中國女性,在挪威讀了幾年書,在瑞典工作過幾年,我挪威語流利,可以閱讀和聽懂瑞典語,下面我只談我的個人經(jīng)驗,只代表我自己。
首先,普通瑞典人對中國一無所知,除了大量偏見。他們被他們的媒體洗腦,就跟有的中國人被公知洗腦一樣。
在瑞典生活著大約31000名華人,其中一些是被瑞典家庭收養(yǎng)的不幸的女孩,但這并沒有影響瑞典的人口分布。瑞典沒有華人聚居區(qū),大多數(shù)中國人勤勞工作,安靜,害怕和政府發(fā)生沖突,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瑞典也沒什么犯罪和華人相關,至少從我閱讀的瑞典大眾媒體上看是這樣。
好了,再說說我的親身經(jīng)歷吧。作為一個在瑞典的華人,我并沒有感到瑞典人“喜歡”我。當然這里的“喜歡”不是那種喜歡。
我還記得幾年前我剛來的時候,很多瑞典人都會問我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有的問題一點兒也不善意。
“中國有可口可樂嗎?”,這個問題來自餐館里的一個路人。
“你吃狗或貓嗎?”,來自同事。
“ 你怎么沒有一出生就被溺死?因為你太愚鈍?在你們國家女性沒有價值”,來自同事。
當這些問題出現(xiàn)時,沒有人覺得冒犯了我,桌上的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我在酒吧里被欺負,因為在斯德哥爾摩下班后我獨自去酒吧喝個啤酒,就跟我在北京時一樣。我沒喝醉。很多斯堪的納維亞女性獨自去酒吧喝酒,但我從來沒聽說她們碰到過我這種遭遇。
好幾次,碰到我爺爺年齡的老頭想釣我,堅持說我肯定是泰國人。
“泰妹不應該拒絕啦,來跟我跳舞啦,我想帶你回家”(譯注:很多瑞典人喜歡去泰國度假,而很多泰國女性跟瑞典人結婚移民。瑞典駐泰國使館是各國駐泰使館里規(guī)模最大的)
我從中國買些糖果,夜班時分給同事,有些人不敢吃,他們覺得里邊有肝炎病毒。
另外,我還跟警察打過交道。
我和我的朋友莫娜將在周六晚上參加宴會。我們穿著稍微有些性感的晚禮服在等車,突然兩個瑞典人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問多少錢可以跟他們走,并對我們露下體。我氣瘋了,所以報了警。警察來了,她所做的是用充滿質(zhì)疑的眼光“掃描”我和蒙娜,這讓我感覺我們倆是性工作者或毒販。
在瑞典,我有很多很多不好的體驗。當他們發(fā)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感覺到在我張口之前,他們的冷淡態(tài)度?,F(xiàn)在瑞典的移民太多了,差不多五個人里就有一個沒有斯堪的納維亞血統(tǒng)。我理解他們的憤怒,但這不關我的事。
我對一位中國著名歌手韋唯的印象非常好,我知道他嫁給了一個瑞典人。她現(xiàn)在在哪里?離婚,帶著她的三個兒子回到北京。在我們的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上,很少看到她對瑞典的看法。
▲ 韋唯和前夫的照片
不得不說,有的瑞典人長得確實是很帥,但800萬瑞典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就我個人而言,作為游客而言,我寧愿去挪威,和瑞典一樣的環(huán)境,而且更漂亮。
你要問瑞典本地普通人對中國的的看法,他們大部分人都會說,他們并不討厭中國人,甚至有幾個中國朋友,只是對有些行為不滿而已。
希望各位同胞繼續(xù)努力,讓咱們中國站上世界之巔,讓他們只有仰視無法歧視,讓他們的驕傲自大留在北歐的雪地里,用氣候變暖融化的雪水煮成茶,慢慢自斟自飲吧。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