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一天,乾隆的御醫(yī)黃元御應邀去給位于京城西郊的一位朋友看病??赐瓴?,趁病家準備午飯的空閑,他信步走出庭院。這時,一位與他年齡相仿的中年人恭敬地迎上來,施禮道:“久聞黃醫(yī)師大名,家中有病人在床,不知能否請您前往?”黃元御一看,那人雖然一襲舊袍,眉頭微鎖,卻也斯斯文文,渾身上下散發(fā)著讀書人特有的儒雅氣質,心中頓生幾分好感,便欣然應允。
黃元御隨著來人走進附近一處偏僻的院落,只見滿庭秋草,三間老屋。簡陋的堂屋內,臨窗的一張殘腿方桌上擺有數疊尺余高的稿件,使其居所增色不少。黃元御環(huán)顧四周無人,便驚奇地問:“先生要我為誰診?。俊蹦侨艘槐菊浀卮穑骸敖o一位女子診病?!?/p>
這下,黃元御有幾分嗔怪,明明屋內除他們二人外,再無他人,哪來的女子?難道那人是在戲弄自己?便問那女子在哪里。“在書里?!蹦侨酥钢鴷?,鄭重其事地答道。黃元御走近一看,封皮上有《石頭記》三字,力透紙背,氣度斐然,立時肅然起敬。
接著,那人從《石頭記》中揀出第十回“張?zhí)t(yī)論病細窮源”一章來,遞給黃元御說:“書中有一大戶人家賈府,其長門媳婦秦可卿得了病,請張?zhí)t(yī)來診。請黃醫(yī)師看一下,脈息方藥可有不當之處?”
黃元御接過一看,書稿中所列的秦氏脈息非常細致,后面列了一個方子:人參、白術、云苓、熟地、川芎、黃芪、阿膠、蓮子……黃元御看罷,點頭說:“先生本來就熟悉脈法方藥,為什么還要請教我呢?”
那人說:“我早些年略讀過一些醫(yī)書,但是從來沒給人看過病。恐怕書傳于后世,若是遇到與書中癥狀相似之人,認為這個方子是真的,抓藥去吃,會誤了人啊?!?/p>
黃元御聽后贊嘆道:“先生慮事周全,即便是寫小說,也求真務實,令人心生敬佩?!笨粗粗S元御眉頭一皺,說:“方藥雖合其癥狀,可是卻呈現一片沉沉死氣。此方藥如果用在普通病家身上,倒不失為一良方。然而,用在這養(yǎng)尊處優(yōu)、恣食肥甘的官宦人家,就不適合了,甚至有逆反之功,可以殺人?!?/p>
“何以見得?”那人詫異地問。
“這秦氏之病,方藥宜清和。先生卻借張?zhí)t(yī)之手用了人參,當是起了殺機啊!方中雖用人參二錢,量倒不多,也不足以為害。然而,您卻設了一大伏筆,說是賈府已買有一斤的人參,可以此合藥。對于這般富貴人家而言,會覺得人參大過補藥,多多益善。合藥之時,便不計較分量多少了。但是,人參過量則膩補,滯結氣機,用在這百憂成郁的秦可卿身上,便成了毒藥。你不殺卿,卿卻因你而死,或許,您早有殺卿之意??!”
那人聽了,臉色大變。黃元御繼續(xù)說:“這秦氏必是在書中死了吧,您倒也是用心良苦!”
“不錯,秦可卿在兩章之后的確死了。她性情剛強,太過聰明,總有不如意之事,又處在明爭暗斗、萬般計較的大戶人家之中,焉有不死之理?”那人嘆息了一聲。
黃元御笑著說:“若按正常醫(yī)法,方藥中人參可去。但以此書故事情節(jié)與所要表達的主題來看,人參又必不可去。您心中糾結之處,應該也在此吧!”那人聽罷,心中塊壘盡釋,眉心舒展。
不錯,這位請黃御醫(yī)為書中女子診病的人,正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他一直為了秦可卿的病況而輾轉憂郁,很想找人討論一番,卻又不知該向誰傾訴。其實,秦可卿的病情,一般醫(yī)生即可診治??墒?,曹雪芹為什么單單要費盡周折請教御醫(yī)黃元御呢?
原來,黃元御早年跟從名師,博覽群書,欲通過科考取得功名,光耀門庭,沒想到因庸醫(yī)誤診而導致左目失明??婆e時代,五官不正者不準入仕。哀痛之余,他選擇棄儒從醫(yī)。黃元御不僅精通醫(yī)術,而且有著深厚的文學功底,著有《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傷寒說意》等14部醫(yī)書,這就是曹雪芹向他請教的原因。當時,黃元御已名滿京城,而且是乾隆身邊的紅人。而曹雪芹只是一個流落鄉(xiāng)間的落魄文人,怎請得動他?于是千方百計哀求黃元御的朋友幫忙,才有了京郊茅舍“與秦可卿診病”這一花絮。一位文學巨匠,一位醫(yī)學宗師,同是立志著書之人,相見恨晚,秉燭促膝而談。
“雪芹先生造就的這一團脂粉氣,日后不知要熏殺多少讀書人!”黃元御略翻了一遍《石頭記》的部分書稿,知其大意,而后搖頭感慨道:“說不準,老兄還真能寫出一部名垂千古的大作呢!”
第二天回到寓所,黃元御差徒兒給曹雪芹送去銀兩、煤炭及過冬衣物,以幫扶他著書。冷屋燭照清寂之夜,曹雪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于書稿之外,俯首提筆寫道:“莫道天涯無知已,今朝相逢元御君?!?/p>
如今,《紅樓夢》已成為中國小說史上不可超越的頂峰?!洞笥倏啤分姓f,《紅樓夢》的價值等于一整個的歐洲。我們翻看到第十回,看到張?zhí)t(yī)為秦可卿治病那一章,是否能夠感受到若干年前,黃元御與曹雪芹兩位宗師相互切磋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