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聽到有些父母用這句話:“你聽話不聽?我數(shù)三個數(shù),1,2,3……”!
這句話好像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挺管用的,屢試不爽。對于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很多家長會采用這個招數(shù)來“威脅”孩子。很多時候,孩子迫于父母的威嚴,只能“忍辱負重”的聽話。有時孩子會翻白眼、會噘嘴,這些行為就是孩子內(nèi)心不服的表現(xiàn)。
有些家長,可能真的會在數(shù)完三個數(shù)后,發(fā)現(xiàn)孩子不聽話,直接就是一頓暴揍。而有些家長,可能只是為了嚇唬孩子而已,就算孩子不聽話,家長往往不會真的把孩子怎么樣。這就導致有些孩子,慢慢的對這句話,就有些不在意了。
有些時候,家長這樣“威脅”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但這種做法,對孩子來說并沒有好處,因為孩子只不過是因為害怕家長,才極不情愿的聽話而已。而真正應該讓孩子懂的道理,卻沒有讓孩子明白。
我想問下家長們:“你們這樣“威脅”孩子,僅僅是為了讓孩子聽話,還是為了讓孩子更懂事?”難道,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看上去非常聽話,卻不敢有任何思想的孩子嗎?
這種“威脅”孩子的方法,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比如:
1、讓孩子認識不到自己問題所在,不知道下一次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2、沒有給孩子辯解的機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愿意跟父母溝通交流。
3、孩子習慣了聽從父母的命令,不再有自己的主觀意見。
4、孩子的內(nèi)心越來越叛逆,終究有一天會爆發(fā)。
肯定有家長該為自己辯解了:孩子那么小,你給他講道理,他們根本就不聽。實際上你錯了,3歲以后的孩子,是可以聽懂大人話的。我記得小時候,大人們說的一些事情,我其實都能聽懂,但大人們并不避諱我。后來我才明白,那時候只是大人覺得,我根本聽不懂,所以才會不避諱我而已。
那正確的教育方法應該是什么樣的?
當孩子早上懶床,不想起床去上學的時候,你應該用“威脅”的方法。而是應該問孩子:你是不是晚上做了個美夢,想繼續(xù)在夢里面待一會兒?孩子肯定會說,是的。此時,你再告訴孩子:但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和老師,都在等著你,如果你去晚了,她們可能會不開心。如果你也想早點見到她們,就要快點起床了……
用這種方法,會讓孩子迅速的調(diào)整好心情,愉快的接受你的建議。孩子的內(nèi)心并沒有那么復雜,只是需要你用對方法而已。有時候家長對孩子發(fā)火后,等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也會覺得有點難過。我想,只是你當時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有給孩子多一點耐心而已。
在很多家長的眼里,如果一個孩子很“乖”,他就是個好孩子。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識,如果一個孩子低眉順眼、唯唯諾諾,那只能說明孩子有奴才性格,對此我感到非常憂慮。我認為,在孩子沒有觸犯原則性問題的時候,不要隨便對孩子數(shù)123。很多時候,孩子自己心里有數(shù),他們知道分寸,只是家長太過憂慮罷了。
如果你的孩子變成了“真正聽話的孩子”,20年后,也許你會后悔當初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