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是指由于不明原因引起收縮壓低于12.0kpa (90mmhg )同時舒張壓低于8.00kpa (60mmhg ) ,并以頭暈、頭昏、心悸、乏力、脈弱為主的一種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本病原因有原發(fā)一性一與繼發(fā)一性一之分。繼發(fā)一性一因孕婦之胎兒或腹腔和盆一腔腫物的壓迫,或某些麻醉藥阻斷一交一感神經(jīng)節(jié)前纖維,或大出一血、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引起心收縮力減弱而心輸出量減少所致;原發(fā)一性一者病因不明,但多與靜脈血回流減少、心排血量減少有關。臨一床一表現(xiàn),急一性一而嚴重者,由于血壓急驟下降,引起心腦供血不足,出現(xiàn)頭暈、頭昏、面色蒼白、心悸、出汗、惡心、脈搏摸不到等休克危象;慢一性一而較輕者,則有頭暈頭昏、面色蒼白、一精一神不振、心悸、乏力、納差、腰膝酸一軟、胸悶、嗜睡或少寐、脈弱、血壓持續(xù)偏低等癥。心電圖、腦電圖及血常規(guī)檢查,多無異常,或有輕微改變。
1 .一黨一參黃一精一治低血壓
[方 劑] 一黨一參、黃一精一各30克,炙甘草10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頓服,每日l劑。
[驗 證] 用上方治療低血壓癥患者10例,均獲近期痊愈。其中貧血一性一低血壓5 例,感染后低血壓3例,直立一性一低血壓1例,原因不明1例。一般服藥2--3劑見效,如不治療原發(fā)病則遠期療效欠佳。
2 .黃芪一黨一參等治低血壓
[方 劑] 生黃茂、一黨一參各20--30克,白術、當歸、柴一胡一各10--15克,升麻10--12 克,枸杞子25--35克,附子6--10克,炙甘草5--8克。
[加 減] 若心煩失眠、健忘多夢者,加遠志、夜一交一藤各10克;若腰酸腿軟者,加川續(xù)斷、牛膝、杜仲各10--15克;若全身疼痛者,加雞血藤、川芎、威靈仙各10--12克,細辛3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2--3次口服。1周為l個療程。
[驗 證] 用本方治療低血壓患者6一9例,其中顯效者53例(血壓升至正常,臨一床一癥狀消失);好轉者12例(血壓上升接近正常,臨一床一癥狀基本消失);無效者4例(治療前后無變化)。一般服藥1--2 周即可收效。
3 .黃芪官桂等治低血壓
[方 劑] 生黃茂、一黨一參各15克,黃一精一20克,官桂8克,大棗10枚,生甘草6 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3 次后合并藥液,分早、中、晚3次日服,每日l劑。20天為1個療程。可連服2--3個療程,直至痊愈為止。
[驗 證] 用本方治療低血壓患者57例,經(jīng)用一藥1個療程后,癥狀基本消失,血壓升至正常范圍者20例;連服2個療程后,癥狀基本消失,血壓升至正常范圍者35例;2例因未堅持用一藥療效不明.服藥中未見不一良反應。
4 .人參黃芪等治低血壓
[方 劑] 人參6克(或一黨一參15克),黃芪、熟地黃、懷山藥各25克,山茱萸、枸杞子各20克,牡丹皮、澤瀉、麥門冬、伏苓、五味子各10克,生甘草6克。
[加 減] 臨一床一應用本方時,可隨證加減。若氣虛明顯者,黃芪可重用至4o--50 克;若血虛者,加全當歸、何首鳥、雞血藤各20--30克;若頭暈甚者,加野菊花、天麻、鉤藤各10--15克;若腰膝酸痛者,加杜仲、狗脊、川續(xù)斷各10--15 克;若一陰一虛火旺者,加川黃柏、知母、生地黃各8--12克。
[制用法] 將一l 藥水煎,征日l 劑,分3--4次口服,半個月為l個療程。
[驗 證] 用本方治療低血壓患者55例,經(jīng)用一藥l--2個療程后,其中痊愈者(血壓恢復到正常范圍)48例;顯效者(血壓接近正常者)5例;無效者(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2例。
5 .西洋參桂枝等治低血壓
[方 劑] 西洋參5克,桂枝15克,制附子12克,生甘草10克。
[制用法]〕 將上藥用開水泡服,頻頻代茶飲。每日1劑。服至癥狀消失,血壓恢復正常為止。
[驗 證] 用本方治療低血壓病患者28例,經(jīng)用一藥20--31天,血壓均恢復到正常范圍,追訪3--5年,未見復發(fā)。
6 .芪麻雞治低血壓
[方 劑] 嫩母雞1只,黃芪30克,天麻15克,蔥、姜各10克,食鹽1.5克,黃酒10克,陳皮15克。
[制用法] 母雞去一毛一、爪及內(nèi)臟,入沸水中焯至皮伸,再用涼水沖洗。將黃芪、天麻裝入雞腔一內(nèi)。將雞放于砂鍋中,加人蔥、姜、鹽、酒及陳皮,加水適量,文火燉至雞爛熟,加一胡一椒粉少許即可。食用。
[功 效] 補宜肺脾.益氣補虛。用治低血壓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脹腰酸,頭昏乏力,頭暈日眩,眼冒金花,久立久臥突然起身時出現(xiàn)眼前發(fā)黑,并伴有心悸、胸悶、面色蒼白、出冷汗、失眠等。
[驗 證] 用本方治療低血壓病患者50例,48例血壓均恢復到正常范圍,兩例治療期間中斷用一藥。
[備 注] 低血壓,是指血壓經(jīng)常在12/8千帕(90/60毫米汞柱)以下,其癥狀如上所述、血壓偏低的老年人血流緩慢,血液稠度高,凝固一性一高,使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加之動脈硬化使血管腔變窄,血管壁彈一性一減弱,容易形成血栓,發(fā)生中風。因此,老年人血壓低,不能高枕無憂,更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