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俄草原
[①]哈薩克草原
中亞
蒙古高原
歷史分期
七河流域
[②]河中地區(qū)
[③]塔里木盆地
辛梅里安
-1200,-700
斯基泰
-2000,-800
戎狄
-2000,-450
前匈奴時期
斯基泰
-700,-200
馬薩蓋達
-800,-300
塞種
米底
-700,-550
波斯
-550,-330
城郭諸國
-7C,-209
薩爾馬特
-200,200
康居,伊列,阿蘭
-300,400
烏孫
-300,400
悅般
塞琉古
-330,-250
大夏,大宛,大月氏
匈奴
-209,-60
匈奴
-3C,155
匈奴時期
中原王朝
-108,5C末
哥特
200,374
西匈奴
1C-5C
貴霜1C-5C
鮮卑
155,402
匈人
374,453
柔然
嚈噠424,557
柔然,高車,吐谷渾,嚈噠
5C-554
柔然
402,552
匈奴,斯拉夫
453,550
阿瓦爾
550,635
突厥
552,582
突厥時期
西突厥
582,657
西突厥
557,640
隋609,,618
東突厥
582,630
大保加利亞
630,670
唐
640,790
唐
630,682
可薩
626,850
唐,西突厥,突騎施,阿拉伯
657,751
后突厥
682,744
基馬克
750,1035
烏古斯
756,1055
葛邏祿
756,940
阿拉伯751,819
回紇
744,840
后突厥時期
佩切涅格
850,1091
薩曼
819,,999
吐蕃
790,866
西州回鶻
848-1132
于闐
866-1004
東喀喇汗
1004-1132
黠戛斯
840,924
欽察西克普恰克
1030,1238
欽察東克普恰克
1030,1238
喀喇汗
940-1041
契丹
924,1132
東喀喇汗
1041-1132
西喀喇汗
1041-1089
塞爾柱
1089-1141
西遼
1132,1141—1211
克烈部1125,,1203
乃蠻部1125,1206
后乃蠻
1211-1218
花剌子模1212-1220
后乃蠻
1211-1218
金帳
1238,1502
白帳1225,1428
窩闊臺
1225,1309
察合臺
1225,1346
察合臺
1225,1346
蒙古1206,1271
蒙古前期
察合臺
1309,1346
元朝1271,1368
東察合臺
1347-1478
西察合臺
1346-1369
東察合臺
1347-1478
北元1368,1402
克里米亞1441,1783
阿斯特拉罕
俄國
立陶宛14C,18C
烏茲別克
1428,1468
蒙兀兒
1478-1508
帖木兒
1370-1500
布哈拉
希瓦
浩罕
1500-1876
吐魯番
1478-1570
葉爾羌
1514-1680
韃靼1402,1634
瓦剌1388,1609
蒙古后期
哈薩克
1456,1848
準噶爾
1623-1757
準噶爾
1640,1757
大中小玉茲
準噶爾
1680-1759
喀爾喀1543,1696
俄(蘇)
俄(蘇)
1816,1991
俄(蘇)
1864-1991
俄(蘇)
1860-1991
清(中)
1759-今
清1697,1912
中1912,1921
中俄時期
俄羅斯
烏克蘭
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
吉爾吉斯
烏茲別克
土庫曼
蒙古
當代時期
[①]南俄草原,泛指包括德涅斯特河流域、第涅伯河下游、頓河下游的黑海北岸地區(qū),高加索山脈以北、伏爾加河下游的里海北岸一帶,是中亞草原的延續(xù)。包括現(xiàn)在的摩爾多瓦、烏克蘭、俄羅斯南部地區(qū)。
[②]七河,指注入巴爾喀什湖的七條河流:伊犁河、卡拉塔爾河、阿克蘇河、列普薩河、阿亞古茲河、楚河、塔拉斯河。七河流域指這七條河流經(jīng)的地區(qū):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的江布爾州和阿拉木圖州地區(qū)。
[③]河中即“中亞河中地區(qū)”,指中亞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澤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烏茲別克斯坦全境和哈薩克斯坦西南部。中國古代稱之“河中”,近代稱之為“河中地區(qū)”,現(xiàn)代稱之為“中亞河中地區(qū)”。河中為古代歐亞陸路主商道絲綢之路重要通道;自漢朝前后,該地區(qū)先后被匈奴、大宛、突厥、唐朝、西遼、元朝統(tǒng)治。
注:此表根據(jù)[法]勒內(nèi)·格魯塞:《草原帝國》整理,但并不完全等同于《草原帝國》的內(nèi)容。其中有根據(jù)近年的研究成果加以更正的,也有存在爭議較大的取其一種說法的。如有謬誤,敬請指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