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宮昭煥。太乙微玄。降臨下土。尊高上天。載陳珪(guī)幣。式備牲牷(quán)。云箛(gū)清引。栒虡(jù)高懸。俯昭象物。仰致高煙。肅彼靈祉(zhǐ)。咸達皇虔。——南北朝·沈約《梁雅樂歌· 禋(yīn)雅一》
平枝栒子的中文學名是:平枝栒子
平枝栒子的別稱有:鋪地蜈蚣、小葉栒子、矮紅子等。
平枝栒子的植物學分類: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薔薇目——薔薇科——蘋果亞科——栒子屬——平枝栒子。
平枝栒子的命名者及年代:Dcne., 1877。
平枝栒子的形態(tài)特征
平枝栒子屬落葉或半常綠匍匐灌木,高不超過0.5米,枝水平開張成整齊兩列狀;小枝圓柱形,幼時外被糙伏毛,老時脫落,黑褐色;葉片近圓形或?qū)挋E圓形,稀倒卵形,長5-14毫米,寬4-9毫米,先端多數(shù)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有稀疏平貼柔毛;葉柄長1-3毫米,被柔毛;托葉鉆形,早落。
平枝栒子的花1-2朵,近無梗,直徑5-7毫米;萼筒鐘狀,外面有稀疏短柔毛,內(nèi)面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微具短柔毛,內(nèi)面邊緣有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先端圓鈍,長約4毫米,寬3毫米,粉紅色;雄蕊約有12,短于花瓣;花柱常為3,有時為2,離生,短于雄蕊;子房頂端有柔毛;果實近球形,直徑4-6毫米,鮮紅色,常具3小核,稀2小核;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平枝栒子的生長習性:平枝栒子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huán)境,耐干燥和瘠薄的土地,不耐濕熱,有一定的耐寒性,怕積水。
平枝栒子的分布范圍:平枝栒子分布于中國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灌木叢中或巖石坡上;尼泊爾也有分布。
平枝栒子的繁殖方法:平枝栒子的繁殖常用扦插和種子繁殖;春夏都能扦插,夏季嫩枝扦插成活率高。
平枝栒子的醫(yī)藥用途:根(水蓮沙根)、全草(水蓮沙):酸、澀,涼;具有清熱化濕,止血止痛等功能;用于泄瀉,腹痛,吐血,痛經(jīng),帶下等疾病。
平枝栒子的園林觀賞
平枝栒子枝葉橫展,葉小而稠密,花密集枝頭,晚秋時葉色紅色,紅果累累,是布置巖石園、庭院、綠地和墻沿、角隅的優(yōu)良材料;另外可作地被和制作盆景,果枝也可用于插花,在園林中可用于布置巖石園、斜坡等,是優(yōu)良材料;也可做基礎(chǔ)種植或制作盆景。
平枝栒子的主要觀賞價值是深秋的紅葉;在深秋時節(jié),平枝栒子的葉子變紅,分外絢麗;因平枝栒子較低矮,遠遠看去,好似一團火球,很是鮮艷;在每年的深秋,在植物園里經(jīng)常有攝影家被它鮮艷的紅葉吸引住,成為意外發(fā)現(xiàn),對它拍照。
平枝栒子的花和果實也有觀賞價值。其花因開放在初夏,它的粉紅花朵在群綠中卻默默開放。粉花和綠葉相襯,分外絢麗。平枝栒子的果實為小紅球狀,終冬不落,雪天觀賞,別有情趣。其實平枝栒子是一種很好的園林植物,特別是在園林中,和假山疊石相伴,在草坪旁、溪水畔點綴,相互映襯,景觀綺麗。平枝栒子的小枝是一層一層的,故樹形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