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1483—1544) 明 花鳥圖局部
這幾年,立秋越來越像一個擺設(shè),像是暑熱殺個回馬槍的幌子。太陽東南西北全方位地晃眼,白光和知了一樣聒噪。
這個世界,安靜和清涼之境不多了,至少是我們能得到的不多了。到處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空調(diào)制造的涼爽只停留在皮膚之上,不見得能到達你的內(nèi)心。求清靜只能求“心遠地自偏”。
墨筆花卉冊頁局部
一摞書放在書桌上,最上一本翻開了兩頁,就沒有時間再看下去。
你要處理幾個棘手的問題,你要給孩子們炸爆米花,你去了一趟超市,你叫了水果外賣,你收衣服疊起來,你教大的那個騎自行車,你給小的那個洗澡沖牛奶講故事哄睡,你留了最后一點力氣自己洗澡,孩子們翻身說夢話你去看一看……
腰有點立不起來,頭也昏沉,坐了一會兒,看看掛鐘已經(jīng)快到子時。
書還在原處,翻開的兩頁在空調(diào)的冷風(fēng)里微微抖動。
此時,好羨慕高更能快刀斬亂麻決然離去,到美麗寧靜的大溪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自由。對于家人來說他固然可恨,應(yīng)該騎馬追他到天涯??蓪τ谝粋€人的命運之于命運來說,又有什么不可理解。
畢竟,為了自由故,生命愛情皆可拋。
墨筆花卉冊頁局部
今天要說的,其實是陳淳。
在這樣一種虛妄疲憊到中暑的狀態(tài)中,愛上了陳淳。
和愛打麻將、做手工、追愛情、釣魚、寫字、畫畫一樣自然。
人生一場,也許唯有愛點什么,才能給人以力量來對抗虛妄,對抗度日如年以及日月如梭。
浩瀚的中國美術(shù)史,像好幾桌滿漢全席,珍饈百味,總感覺愛不過來。只能不計時限,細嘗慢品。
看陳淳的畫,正猶如夏日里品到一客解暑的冰碗,清香淡雅,寧靜輕涼。那些墨筆花卉,看上去就是淡淡的冰肌美人啊。
墨筆花卉冊頁局部
陳淳字道復(fù),號白陽山人。后與徐渭并稱為“白陽青藤”,在藝術(shù)史上與之齊名。
實際上陳淳年長徐渭三十八歲,風(fēng)格也與徐渭迥異,但他們都是中國古代大寫意繪畫發(fā)展的推動者、中流砥柱,并同時呈現(xiàn)出水墨寫意兩種不同的藝術(shù)感染力,一個清幽內(nèi)斂,一個縱墨狂放。
陳淳的畫總是氣定神閑,輕描淡寫。猜一猜,他的身世應(yīng)該是簡單的,他的一生應(yīng)該是平靜的,絕沒有徐渭那樣的波瀾壯闊,留諸多驚世傳說于江湖。
藝術(shù)往往就是這樣自然流露出藝術(shù)家的生存之態(tài)以及內(nèi)心之態(tài)。
墨筆花卉冊頁局部
陳淳的祖父(一說是父親)官拜御史大夫,但是他本人并沒有步入仕途,而是在蘇州做職業(yè)畫家,并成為了用墨最靈活自如、率先發(fā)展墨筆花卉的那一個。
寫意畫看起來大多意筆草草,簡單隨意,像西方的抽象畫,很多人會說,幾個色塊幾根線而已,我也會畫!
其實好難。我反正是畫不出來。不然也與他齊名了不是。
秋葵圖
要不然,先把畫面放大仔細數(shù)數(shù),一幅畫中從最淺到最深的墨色,能有多少層。
再看看從最細到最粗的線一共有多少種。
再想想他的畫面布局為何成為我們看到的樣子,哪一根草和哪一塊石頭可以拿開,或者改變它們的位置。
然后是題款和印章,定神跟著字的走勢走一遍。
最后,回頭看看完整畫面和你在其中走過的身影……
容我嘖嘖稱贊一番。
郭靖最初迷迷糊糊修煉九陰真經(jīng)時大抵也是這個狀態(tài)吧。
或者花看半開,酒飲微醺,美的就是意境!
墨筆花卉冊頁局部
夜已深沉??赐觋惔荆睦镆矝隹炝?。
據(jù)說明天有陣雨。下個禮拜要降溫。慢慢的,秋天真的就回來了。
想當(dāng)初,五百多年前的畫家陳淳,在好些個秋天里,對著園里的花草石竹,就那么淡淡地揮動著筆,看著水墨在宣紙上洇開。
萬物皆有靈,能描繪它們也是前世今生的一場緣分。
他應(yīng)該并未去想五百年后有人在看著他。
但是我看到了,就是這么神奇。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