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看似先進的“設計決定”,只是在裝修的時候感覺良好,真正入住之后,才會發(fā)現(xiàn)是否實用。有些人搬進新家不到一個月,就被裝修翻車現(xiàn)場氣得頭暈,甚至還有了賣房子的沖動。
其實這也是在告訴我們,裝修還是要以實用性和人性化為主,畢竟裝修不是抄作業(yè),盲目跟風肯定會為“當初的任性”買單。
下面的6個看似先進的裝修設計,實話實說正在毀掉房子該有的精致,建議提前看看。
墻面的裝修方案,基本的可以歸納為三種,一種是刷乳膠漆,一種是貼墻紙,還有一種是用硅藻泥。在不少人看來,墻紙不僅花樣款式多,紋路漂亮,顏值高,所以被放在首選。
可是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墻紙不僅容易起鼓,還會容易發(fā)霉。而且當拆墻紙的時候,不僅膠水難以清除,而且還會損壞墻面。后續(xù)不管是刷漆還是重新貼墻紙,都需要先鏟墻。
“早知道墻紙這么容易發(fā)霉,還不如啥也不搞,直接工業(yè)大白好”,網(wǎng)友@西西這樣說道。其實現(xiàn)在的乳膠漆色調(diào)也非常豐富,而且顏值也比較高。像奶咖、灰藍、褐珊瑚、太空漫步以及馬蹄鐵等等,都是比較流行的網(wǎng)紅乳膠漆。
廚房的水槽,在選擇安裝的時候,因為聽了設計師說臺下盆容易掉盆,所以為了避免踩坑選擇了臺上盆。然而不到一個月,就發(fā)現(xiàn)臺上盆是真雞肋啊。
因為臺上盆的邊沿直接扣在石英石臺面上,所以會有一道縫隙。而這個縫隙得用玻璃膠填補,或許是裝修的時候施工工人用的是劣質(zhì)玻璃膠,導致沒多長時間就變得又黃又黑。很顯然這就是發(fā)霉了。
相比之下,這種臺面凸出水槽的安裝方式,也就是臺下盆,才是最人性化的方案。前期如果擔心掉盆,其實在水槽底部安裝一個支撐架就行了。重點是這種臺下盆根本沒有衛(wèi)生死角,不會存在藏污納垢的問題。
因為看過了不少網(wǎng)紅家居博主的衛(wèi)生間裝修,所以喜歡上了人家的壁龕。然而壁龕這東西,不僅裝修的時候返工很多次,搞得焦頭爛額,入住之后也是一塌糊涂。
雖然壁龕的顏值很高,利用下水管做壁龕也算是合理利用空間,但是令我想不到的是,壁龕的實用性并不強。主要的槽點就是它因為被設置在了濕區(qū),所以每次淋浴洗澡,都會把水濺在壁龕里面。
每次淋浴洗澡,還得及時把壁龕里的水給弄出來擦干凈。在體驗上真的是一點也不友好。而如果把壁龕裝修在干區(qū),又起不到隨用隨拿的方便。所以建議大家裝壁龕要慎重考慮。還不如后期直接在濕區(qū)的拐角處安排上一個免打孔置物架。
陽臺做成開放式,是很多人的夢想。不管是打造成休閑型陽臺,還是花園式陽臺,都是一種美美的享受。
然而這種開放式的陽臺有兩大缺點,一是冬冷夏熱,根本不適合在陽臺待著,二是開放式的陽臺太容易落灰了。如果出去旅游三五天,回來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陽臺落了一層灰。倘若碰到大風大雨的天氣,還會把陽臺搞得亂糟糟的。
要想滿足開放式陽臺的大氣,又能避免諸多缺點,最好的方案是將陽臺做成半封閉式。比如上面這種安裝全開折疊窗的方案,就非常合適。
用巖板搭配格柵的電視墻方案,這幾年非?;?。而我在裝修的時候,也跟風了這個方案。一開始還覺得高端大氣,但入住之后才發(fā)現(xiàn),巖板除了貴點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格柵!
因為格柵這種凹凸槽的設計,所以注定了它會成為積灰的小能手。當給家里做大掃除的時候,到電視墻環(huán)節(jié),都會在格柵清潔上浪費一兩個小時。因為格柵是做到頂?shù)?,所以還得站在椅子上擦拭,現(xiàn)在想想都心累。
所以電視墻的裝修,要么只上巖板,要么干脆舍棄巖板格柵,選擇更為簡單的石膏線造型或者是乳膠漆電視墻。相比之下,后兩者的裝修周期短,而且成本也低。當然了,在高端大氣上,肯定不如巖板。這就需要大家根據(jù)自己的預算和喜好來定。
聽了設計師的鬼話,選擇了書房榻榻米。還是帶有升降桌的款式,整個榻榻米裝下來花了六七千元。想想當初真是傻,白白交了智商稅。
等入住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榻榻米最終還是會成為“床”。只不過多了一點就是它有了收納儲物的功能。而升降桌的功能真是一點也用不上。此外它的收納體驗其實也不好。因為榻榻米上還得放床墊、褥子等床品,所以每次打開里面的方格子就非常麻煩。
后來我想明白了,看似先進的榻榻米,正在逐漸毀掉我的精致生活。這種方案,還不如直接買一個帶有大抽屜的成品大床。同樣能夠滿足收納儲物的需求。關鍵是比安裝榻榻米還便宜。
寫在最后:
交房后,很多人都比較興奮,以至于在裝修的時候失去了理性,希望裝修得越先進越好,越豪華越好,什么流行就裝什么。實際上有很多家居設計都是智商稅。所以最明智的裝修決定,一定是跟著實用性走的,而不是靠顏值和噱頭圈粉。(本期專題文字原創(chuàng),圖片源于網(wǎng)絡,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