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yáng)州八怪”中,有一位終生隱居、窮困潦倒、卻使金農(nóng)自甘“傾倒”的邊壽民,他精于詩文書畫,擅長花卉翎毛,尤其以畫蘆雁馳名于世,以至人稱“邊蘆雁”。高鳳翰將他比成當(dāng)世“邊鸞”(唐代花鳥畫名家)。華新羅、鄭板橋、沈鳳、蔡嘉等百余位書畫家、文學(xué)家和他時(shí)相交往,互贈詩文書畫。
邊壽民(1684—1752年),原名維祺,字壽民,后以字行,更字頤公,號漸僧、葦間居士等,山陽(今江蘇省淮安縣)人。出身貧寒,終生不仕。工詩詞書畫,善畫花鳥、蔬果和山水,尤以畫潑墨蘆雁而馳名江淮。邊壽民畫潑墨蘆雁,蒼渾生動,樸古奇逸,極盡飛鳴、食宿、游泳之態(tài)。潑墨中微帶淡赭,大筆揮灑,渾厚中饒有風(fēng)骨。又善以淡墨干皴擦小品,更為佳妙。因他畫蘆雁,稱其所居名“葦間書屋”。他又工詩詞、精書法。和鄭板橋友善。他善于寫生,每于秋日結(jié)屋荒洲,從琉璃窗中洞觀蘆雁飛鳴、食宿、游泳的情態(tài)。代表作有:《碧梧雙峙圖》、《老圃秋容圖》、《寒江秋思圖》、《寒蘆落雁圖》、《蘆叢棲息圖》、《沙洲雁影圖》、《瀟汀南雁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