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期心電圖回顧(上期文章點我)
該患者為一位63歲男性,突發(fā)胸痛,心電圖特點如下:1).心率75bpm,P波在I、II、aVF、V2-V6導聯(lián)正向,為竇性P波;2). QRS波勻齊發(fā)生,頻率75bpm,PR間期恒定,P波與QRS呈1:1下傳關系,QRS波間期70ms,電軸30°,無病理性Q波及胸前R波丟失的表現(xiàn),QTc間期402ms;3). I、II、III、aVF、V2-V6導聯(lián)ST段壓低0.01-0.03mV,伴有V2-V5導聯(lián)T波對稱高尖,aVR導聯(lián)ST段上抬0.02mV。
2008年de Winter等人通過回顧其心臟中心1532例左前降支(LAD)近段閉塞的急性冠脈綜合征心電圖發(fā)現(xiàn),其中有30例并未出現(xiàn)典型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ECG表現(xiàn)模式,后來被命名為de Winter綜合征,是近年來為數(shù)不多的以學者名字命名的心電圖現(xiàn)象。其特點(下圖)為:1)胸前V1-6導聯(lián)J點壓低1-3mm,ST段呈上斜型下移,隨后T波對稱高尖;2)QRS波通常不寬或輕度增寬;3)部分患者胸前導聯(lián)R波上升不良;4)多數(shù)患者aVR導聯(lián)ST段輕度上抬。
獨特的胸前導聯(lián)ST段和T波改變,所有患者均為前降支閉塞
De Winter等人隨后將這種心電圖改變總結成論文在NEMJ上發(fā)表(N Engl J Med. 2008;359(19):2071-3),de Winter綜合征約占ACS患者的2.0%,平均心電圖記錄時間為癥狀發(fā)作后1.5小時。急診冠脈造影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左主干病變,也未發(fā)現(xiàn)供應后壁或下側壁的血管存在明顯病變,約2/3患者為前降支單支病變。犯罪病變均在前降支近段,86%患者術前LAD血流為TIMI 0-1級,急診PCI術后該ECG現(xiàn)象消失。早期觀點認為,這種改變是靜態(tài)的,可直接進展為透壁心肌梗死,基本不會動態(tài)演變?yōu)镾TEMI。后來發(fā)現(xiàn),de winter綜合征其實也可以演變?yōu)镾TEMI,無論de winter綜合征與STEMI的關系如何,臨床都應將其視為STEMI的“等危心電圖(STEMI equivalent)”。
由于de winter綜合征的ST段是壓低為主,但造影結果多提示為前降支單一血管病變,且為近端完全或次全閉塞,與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血管病變特點不相符,所以也不能歸為非ST段抬高型ACS。盡管其發(fā)生機制上不明朗,這種心電圖表現(xiàn)是由于左前降支完全閉塞或者次全閉塞所致,必須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開通梗死相關血管,挽救存活心肌。
二、本期心電圖
一位79歲女性,既往有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病史,間斷胸痛2周,其心電圖特點如下,該心電圖為典型的Wellens綜合征,入院后查肌鈣蛋白I為1.7ng/ml,被診斷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隨后接受了冠脈造影檢查發(fā)現(xiàn)LAD開口和中段嚴重狹窄,植入了2個DES支架。
術中患者有輕度胸痛不適,并持續(xù)加重,術后送入監(jiān)護室觀察,隨后獲取的心電圖如下,同時行床邊心臟彩超排除了心臟機械并發(fā)癥。但由于持續(xù)胸痛不適和心電圖改變,立即行急診冠脈造影檢查,顯示支架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