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為什么要交往
大家回憶自己的同年,我們一出生就掉在一張網(wǎng)里:爸爸媽媽的人脈網(wǎng),我們無可選擇的網(wǎng)。我們會被一群人包圍:
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姨媽、姑媽、叔叔、伯伯-——親人
后來我們又會認(rèn)識這樣一些人:
父母的朋友同學(xué)、鄰居、父母單位的同事——朋友
這個時候,我們也開始有了自己的人脈:于此相關(guān)的人家的同齡孩子。
這時我們是不自由的,我們的人脈受到父母的嚴(yán)重影響,因為父母和什么樣的人交往,我們就只能和什么樣的人交往。甚至如果我們和父母不喜歡的大人家的孩子交往還會受到大人的嚴(yán)厲呵斥。
但是,不管和什么樣的人交往,我們一定會和人交往。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這要從馬斯洛的人際需要理論說起。他認(rèn)為人的需要有五個層次:最低層次的是:生存需要,接下來的是:安全需要、社會交往需要(歸屬感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層次的是走我實現(xiàn)的需要。
所有的生命。在幼年階段都是很不安全的,但是,我們?nèi)烁尤跣?。我們想象一下,一個小貓、小雞出生以后,多長時間就可以走路?很短很短。人呢?要10各月左右。如果沒有那些親人,我們一天也不能生存。因此,生存需要使得我們產(chǎn)生了最初的人際交往,這也是最親密的人際交往。也就是說:整個人類的延續(xù)離不開這樣親密的人際交往。
另外四個層次的交往都可以歸結(jié)為人類精神的需要(其實是不可能截然區(qū)分的),孩子小的時候最怕的是:“被父母遺棄!”我觀察到,父母(尤其母親)越生氣,越打罵孩子,孩子越抱著媽媽不放,其實他也許并不知道你為什么生氣,但是他害怕你生氣會不要他。所以,幼時父母離異的孩子,孩子可能終身都有不安全感。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談戀愛,會很累人,容易粘著對方。安全感是交往的原因。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轉(zhuǎn)折:上幼兒園。這可是我們真正人際交往擴大的關(guān)鍵時期。很多孩子開始會哭,原因就是前面講的缺少安全感,害怕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環(huán)境。其實這樣的感覺會陪伴我們一生,我們自己體會一下,你第一次去你的小學(xué)、初中、高中的時候,雖然不會像幼兒園時那樣哭,但是,你是不是一樣有不舒服的感受?人總是喜歡熟悉的人和環(huán)境,這樣才有安全感。一旦熟悉以后,這樣的感覺就消失了。(知道以后,就要注意了,每次換環(huán)境,都要明白這樣的現(xiàn)象是正常的,大家都不舒服,主動和陌生同學(xué)老師交流,越早熟悉越好。)哭一段時間后,熟悉下來,我們就開始喜歡了,我們會主動把自己歸屬于自己的幼兒園,自己的班級……其實以后,讀書的每個階段莫不是如此。我們只有找到自己歸屬的集體才是安全的,我們愿意為這樣集體努力爭光,并在過程中得到集體成員的認(rèn)可,獲得人際需要的尊重需要。大家可以體會一下,當(dāng)你不喜歡你的班級、班主任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會愿意為這樣的班級拼命嗎?你又會獲得同學(xué)的喜歡和尊重嗎?
接下來,我要講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際交往與人生成功的關(guān)系即人際交往時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大家希望不希望自己的一生能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想!”
可是有沒有人愿意告訴我,你覺得人生要成就一番事業(yè)最重要的是靠什么?
“自己努力!”“有本領(lǐng)!”
是的,努力是態(tài)度,本領(lǐng)是專業(yè)技能,這些很重要,可是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有人研究了世界上很多成功人士發(fā)現(xiàn):成功的因素里專業(yè)知識技能僅僅占15%,而人際關(guān)系占了85%!有這樣幾句話一定要記得:
“我們身邊的少數(shù)人為什么能成功?是因為他們身邊的多數(shù)人希望他成功!”即他有好的人脈。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很努力卻總不成功,他的成績總被別人搶走,他的努力被看作理所當(dāng)然。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yè)一壺茶”
“人際關(guān)系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
“人生的成功取決于你認(rèn)識多少人和多少人認(rèn)識你!”
“人脈即錢脈”
很多人喜歡算命,你們說,算命的人最想聽的是什么?
“說自己命好!”
是的,你們想不想自己命好?
“想!”
我不會算命但是我知道怎么樣才能使自己命好?想知道捷徑嗎?那就是找到一個好的團隊加入進去,找到一群好命的人和他們在一起!
總之人在交往中存在并發(fā)展。所以要有意識地編織自己的人脈。
那么建立好的關(guān)系到底取決于誰呢?是你想交往的對方?還是取決于自己?如果取決于別人,我們只能任人擺布,如果在我自己,我們就既可以主動出擊。其實和人生的很多結(jié)果一樣:人生就是自作自受!所有的果都是自己種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