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是滇藏線和川藏南線的交匯處,也就是說從芒康開始進入川藏南線,川藏線以風(fēng)景優(yōu)美路途艱險著稱,沿川藏公路進西藏,須翻高山、跨急流,路途艱辛且多危險,但一路景色壯麗,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若干大江大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絕對是自駕愛好者的天堂。
今天我們從芒康出發(fā),途徑拉烏山、如美、東達山、左貢、業(yè)拉山、怒江大橋至目的地八宿。沿線路況很好,但是需要翻越幾座海拔超過5000多米的埡口,海拔忽高忽低,對小伙伴們是個極大的挑戰(zhàn),高反是頭等大敵。
我特意制作了一張海拔圖,大家更能直觀地看出從芒康至八宿途中海拔的落差有多大,時而從2000多米爬升至4000多米,時而從海拔3000米多爬升至5000多米,絕對是上上下下的享受。
芒康的早晨有些冷,騎行者們早已出發(fā),后面更多的挑戰(zhàn)等著他們呢。
我們加滿油,吃了幾口難于下咽的早餐,開始我們的征程。
剛出芒康,318川藏公路從山頂迂回曲折盤旋而下,在披滿濃綠的山腰間劃出優(yōu)美的曲線,行駛其中是何等享受。
進藏的車隊很是拉風(fēng),什么時候有時間也組織一次。
輕松爬上拉烏山
拉烏山是川藏公路318國道西藏芒康境內(nèi)的一個平緩的山口,海拔4338米,站在埡口上,美景盡收眼底,大家都很放松,盡情呼吸,絲毫沒有高反癥狀,第一關(guān)順利沖關(guān)。要是空中俯瞰的話,還能看到金沙江和瀾滄江。
翻越拉烏山,一路盤旋下山,從海拔4000多米一下子降到2500米的瀾滄江邊竹卡兵站,小伙伴們有點不適應(yīng),有點耳鳴,大呼刺激。呵呵,才剛剛開始,后面業(yè)拉山的七十二拐那才叫爽呢。
所有車輛登記檢查,駕駛證、行駛證、身份證、邊防證缺一不可。
沒想到兵站的幾位兵哥哥是我的粉絲,檢查完后叮囑我們一路小心,翻越海拔高達5000多米的東達山時,沿路山高陡坡,一定要注意飛石。本來小伙伴們挺放松的,聽他們這么一說,心里不免有些緊張。
丫頭站在高入云天、白雪皚皚的山口上,望著川藏公路似一條晶亮的絲帶,在千山萬壑間時隱時現(xiàn),頓時豪情萬丈,“川藏線我來了”響徹山谷。
大貨車如同蝸牛般吃力地往上爬行
碎石亂飛,懸崖峭壁,大家都小心翼翼駛過,小伙伴們一陣陣尖叫弄得我滿手是汗,神經(jīng)??!
路況時好時壞,天氣同樣如此。
時值中午,路邊一群藏民聚在馬路邊吃飯,藏民很好客,招呼我們一起吃飯,雖然每個菜感覺都是過期的,藏民自制的腌菜甚至難于入口,但這份熱情感動了所有小伙伴,以前所有的擔(dān)心都是多余的。
小伙伴送上幾個西瓜表示一下,藏民兄弟還不忘再送上幾個油餅。
和藏民兄弟們道別后,一路奔馳,跨越蜿蜒的瀾滄江,過竹卡橋翻越腳巴山、前方便是海拔超過5008米的東達山。
東達山已隱隱約約能看到
一個拐彎,我靠,東達山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
5008米,三位小伙伴第一次站在那么高的山口,征服感油然而生,心情激動,人生不悔。
小白功不可沒,雖然有些高反,動力弱減,但還是順利沖過第二關(guān)。
東達山不敢久留,海拔太高,怕小伙伴們高反。又是一路下山,耳鳴聲再次響起,哈!
一路峰回路轉(zhuǎn),一片蒼茫起伏、雄渾遼闊的原野,風(fēng)光無限。在這片山坡地中,散落著座座村寨,村寨間,是片片農(nóng)田或草原,層次豐富,錯落有致。小伙伴們徜徉在這樣的美景中,心情陶醉,流連忘返。
虔誠的信徒們面帶微笑,磕著長頭去拉薩。
4個多小時有驚無險到了邦達,海拔4400米的邦達是川藏南線和北線的交匯處。我們將告別草原,翻越橫斷山最大的天險——業(yè)拉山,然后再從海拔4839米,一路蜿蜒下坡到達怒江七十二拐,這也是川藏線最為壯觀的一段!
邦達很小,川菜一統(tǒng)天下。
小伙伴們個個精神百倍,只有擁有最堅強的意志才能看到最美的風(fēng)景!
埡口上俯瞰邦達縣城
小伙伴們躺在椅子上,聽著美妙的音樂,享受著無敵風(fēng)景,妙不可言!
沿川藏線進出西藏,每年的最佳時節(jié)是5月份和8月中旬-10月。5月份至8月份之間是西部的雨季,川藏線因泥石流和塌方頻繁,堵車頻繁,建議行程安排寬裕。除了能領(lǐng)略雨季川藏線分外美麗和誘人的旖旎風(fēng)光之外,還需要穿越塌方區(qū)的勇氣與決心。
川藏線跟滇藏線一樣,500年來,來往于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商隊,用茶馬互市,創(chuàng)造了川滇藏地區(qū)的馬幫文化。
海拔4658米的業(yè)拉山,雖寸草不生,但山頂云霧繚繞,很有靈氣。這是橫斷山脈中川藏線最大的天險,也最蔚為壯觀。
站在業(yè)拉山埡口,下面便是著名的“怒江72拐”,又稱“九十九道拐”。這些拐又急又陡不說,大多都是U型彎。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著你,令人望而生畏,堪稱世界上最牛逼的公路。
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怒江72拐
看著一路盤山的汽車,小伙伴們躍躍欲試,馬上想體驗一下從海拔4658米一下子下降到海拔2000多米的感覺,這對汽車和人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驅(qū)車出發(fā),挑戰(zhàn)72拐。
72拐帶來的強烈刺激讓小伙伴們一路尖叫不已,兩邊的風(fēng)景也征服了我們所有人。
一個多小時,沿路盤山至海拔2000多米的谷底,落差太大,小伙伴們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yīng),丫頭甚至有些頭疼反胃。俗話說得好,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么見彩虹呢。
小白表現(xiàn)一如既往,沒有任何問題。提醒大家一下,長距離下坡一定要采用掛低檔位行駛,依靠檔位的牽制力減速,同時配合剎車。不然長期靠剎車來制動的話,剎車片會過熱,導(dǎo)致剎車失靈,那是非常危險的,謹(jǐn)記!
終于看到怒江了,它咆哮而下,震耳欲聾,丫頭有些怕怕。
怒江大橋,軍事基地,不給拍照。
夕陽西下,兩岸寸草不生的山體看了有些壓抑恐怖,大家催著我抓緊趕路。
當(dāng)?shù)夭孛衲樕涎笠缰S收的喜悅,裝著滿車的青稞慢悠悠地回家,離八宿不遠(yuǎn)了。
一路奔波,晚上9點終于抵達八宿,興奮過后滿身疲倦,本想喝上一杯慶賀一下,結(jié)果小伙伴們匆匆吃完,倒下便睡。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