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安→西安
買花載酒入長安……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如今改成了西安,想到的也只有肉夾饃。
2. 蘭陵→棗莊
不知道是什么仇什么怨,這名字變得讓人心涼?!皸椙f笑笑生”,英俊的蘭陵王以后也要叫棗莊王了,“棗莊王入陣曲”這畫風(fēng)……
3. 燕京、涿郡、大都…北平→北京
燕京倒是讓我想起了啤酒,涿郡是唐代的用法,大都是突厥語稱為“汗八里”,意為“大汗之居處”,而北平,老一輩的都知道這名字,有“北方安寧平定”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叫北京,我覺得不錯(cuò),不然那句“北京歡迎你”的歌詞唱出來可能有點(diǎn)拗口。
4. 宣武區(qū)、崇文區(qū)→西城區(qū)、東城區(qū)
北京的兩個(gè)區(qū),崇文、宣武,如今變成了東西城。古城的韻味少了許多。
5. 渝州→重慶
因古代流經(jīng)重慶的嘉陵江稱為渝水,故重慶古名為渝州,南宋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6. 盛京、奉天→沈陽
說起盛京這個(gè)稱呼,就想起了大北京??!感覺很霸氣!原來清太宗尊沈陽為“盛京”。你也知道清朝原來在沈陽辦公有一段時(shí)間(名字起得不錯(cuò)),還修了小故宮。
后來順治皇帝改成了“奉天”有“奉天承運(yùn)”之意。最后就改成了沈陽!于是所有人想到的就是小沈陽!
7. 洛邑、神都…→洛陽
洛陽作為古都,舊名頗多:洛邑、王城、雒陽、神都、中京…洛邑、神都算是霸氣的別稱了。但今天的洛陽這名字也不賴哦。
8. 廣陵→揚(yáng)州
雖然揚(yáng)州也不差,但廣陵似乎更美。
9. 姑蘇、吳→蘇州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些詩詞多美??!
10. 徽州→黃山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一下子人生癡絕處就從一座城變成了一座山……
11. 崇安→武夷山
你去找徽州哭一會(huì)兒吧……
12. 廬州→合肥
曾經(jīng)詩詞里煙霧飄渺的廬州,一下變成了胖胖組合——合肥。
13. 汝南→駐馬店
一開始,多么有歷史底蘊(yùn),多么高雅文藝,一下變成了駐馬店。感覺就像由一個(gè)古典美女瞬間變成了殺馬特!
14. 九原→包頭
又是一個(gè)氣質(zhì)瞬間降低的名字,從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變成了一望無際的大夜市。
15. 月港→漳州
月港真的是給人一種詩意靜謐的趕腳,而漳州真的給人一種盛產(chǎn)樟腦丸即視感!
16. 常山→石家莊
常山趙子龍!大家來想象一個(gè)畫面:大家好,我是石家莊趙子龍。
最后,如果是三國中的人物見面,不妨我們腦補(bǔ)一下:
瑯琊——臨沂(諸葛亮的故鄉(xiāng));九原——包頭(呂布的故鄉(xiāng));常山——石家莊 (趙云的故鄉(xiāng));幽州——保定(張飛的故鄉(xiāng))……
“我是包頭的呂布。”
“我是石家莊的趙云?!?br>
“我是保定的張飛?!?br>
“我是臨沂的諸葛亮?!?br>
“我是駐馬店的袁紹……”
對(duì)不起,寫不下去了,畫面太美……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