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斜塔的出名,完全是歪打正著,它只不過是比薩大教堂的附屬鐘樓而已。
這個角度看并不是很斜。
洗禮堂。為什么洗禮堂會單獨在教堂外呢。早期的比薩和佛羅倫薩,威尼斯,熱那亞等國都是國力很強的獨立王國,他們對基督教的禮儀也非常的講究,沒有經(jīng)過洗禮的人是不準(zhǔn)進入主教堂的,所以洗禮堂單獨在教堂外面,我們后面去的佛羅倫薩百花大教堂也是如此。
廣場上的噴泉雕塑。
這些建筑所在的地方就是比薩的奇跡廣場(Piazza del Miracles)。中間的是比薩大教堂,左(東)邊的圓頂建筑是洗禮堂。
漂亮莊重的比薩大教堂。從頂上看呈十字形,登塔后即可看到。長95米。
比薩大教堂(Pisa Cathedral)是意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始建于1063年,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
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鐘樓墻體在地面上的寬度是4.09米,在塔頂寬2.48米,總重約14453噸,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處。圓形地基面積為285平方米。目前的傾斜5.5度,偏離地基外沿2.3米,頂層突出4.5米。
比薩的古城墻,基本可以環(huán)城一周。
廣場上大片的草坪
1173年8月9日開始建造時的設(shè)計是垂直豎立的,原設(shè)計為8層,高54.8米,它獨特的白色大理石的中世紀(jì)風(fēng)格建筑物,即使后來沒有傾斜,也將會是歐洲最值得注意的鐘樓之一。但是1178年,當(dāng)鐘樓興建到第4層時發(fā)現(xiàn)由于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導(dǎo)致鐘樓已經(jīng)傾斜偏向東南方,工程因此暫停。1231年,工程繼續(xù),建造者采取各種措施修正傾斜,刻意將鐘樓上層搭建成反方向的傾斜,以便補償已經(jīng)發(fā)生的重心偏離。1278年進展到第7層的時候,塔身不再呈直線,而是為凹形。工程再次暫停。360年,在停滯了差不多一個世紀(jì)后鐘樓向完工開始最后一個沖刺,并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擺放鐘的頂層完工。54米高的8層鐘樓共有7口鐘,但是由于鐘樓時刻都有倒塌的危險而沒有撞響過。而且一直不斷地向下傾斜。
這里還有個母狼雕像,后面是售票處和行李寄存處,不過這里只憑門票為登塔的游客存行李,登塔時只能帶相機,其他包不論大小都不能帶,所以我后來上塔時連長焦鏡頭都沒帶。
幾乎所有第一次見到比薩斜塔的游客都特別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