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jié)的時候,人們都喜歡貼門神,用來驅(qū)鬼避邪,祈求平安。門神橫眉冷目,手執(zhí)兵器,威風凜凜,深受人們喜愛。一般來說,現(xiàn)在的兩位門神,是唐朝名將秦瓊和尉遲敬德。
秦瓊,字叔寶,山東濟南人。在隋唐小說中,秦瓊出身將門。可是,1995年在濟南發(fā)現(xiàn)了秦瓊父親的墓志銘,明確記載,秦瓊的曾祖父秦孝達、祖父秦方太、父親秦愛,三代都是北朝時期的文官。
秦瓊雖然出身文官之家,卻愛好武藝,身體強壯,勇力過人。秦瓊成年后,參軍入伍,在隋朝名將來護兒帳下任職。
來護兒很器重秦瓊。秦瓊母親去世的時候,來護兒派專人送喪服吊唁。下屬不解地問道:“別人家有喪事,將軍您從不饋贈,為什么獨去秦瓊家慰問呢?”來護兒回答說:“此人驍勇彪悍,又有志向氣節(jié),怎么能當做一般人對待呢?”
隋末大亂的時候,秦瓊已升為將領(lǐng),他與羅士信一起,跟隨隋朝名將張須陀,去山東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羅士信是隋唐小說中羅成的原型。由于秦瓊和羅士信英勇無敵,山東起義軍被擊潰。
朝廷又令張須陀率軍去剿滅河南的瓦崗軍。不料,徐世勣、李密設(shè)下計策,打得隋軍全軍覆沒,張須陀戰(zhàn)死,秦瓊、羅士信投降了瓦崗軍。
在瓦崗軍中,秦瓊是有名的大將,驍勇善戰(zhàn),多次打敗隋軍。有一次在激戰(zhàn)中,李密受了箭傷,墜馬昏迷過去。秦瓊奮力沖殺,將李密救出。后來,瓦崗軍潰散,秦瓊不得已投降了王世充。秦瓊認為王世充陰險奸詐,不能與他共事,便與許多瓦崗軍將士一起,又投靠了李世民。
從此,秦瓊跟隨李世民東征西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在征討宋金剛戰(zhàn)役中,秦瓊立功最多,李淵賜給他金瓶、仆婢和大量財物。秦瓊謙虛不受,李淵說:“你不顧妻兒投奔我,如今又立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來給你吃,何況是賞賜一些財物呢?!?/span>
李世民也十分器重秦瓊,每逢敵陣中有耀武揚威的將領(lǐng),李世民都讓秦瓊出戰(zhàn)。秦瓊躍馬挺槍,振奮虎威,總是把敵將斬殺于陣前,使得秦瓊威名遠揚。
在與竇建德決戰(zhàn)時,秦瓊率數(shù)十名精銳騎兵,首先沖破敵陣,取得大捷。平定王世充、竇建德之后,秦瓊因功被封為翼國公,后改封為胡國公。
秦瓊作為李世民的心腹愛將,參與了玄武門事變,扶持李世民登上帝位。此后,兩唐書沒有再記載秦瓊有征戰(zhàn)之事。秦瓊在朝廷做官,任左武衛(wèi)大將軍。
秦瓊后來身體不好,經(jīng)常有病。每當生病時,秦瓊就對人說:“我戎馬一生,歷經(jīng)大小戰(zhàn)斗二百余次,屢受重傷,前后流的血有幾斛多,怎么會不生病呢?”
公元638年,秦瓊病逝。史書沒有記載他的年齡,不知道終年多少。李世民追贈秦瓊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并在秦瓊墓前造石人石馬,用以彰顯他的戰(zhàn)功。
在隋唐小說中,秦瓊被塑造成忠義雙全、行俠仗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的英雄形象,受到人們喜愛。隋唐小說是文學作品,書中許多情節(jié)都是虛構(gòu)的。不過,秦瓊確實是一位英雄好漢,因而長期得到人們尊崇,并且把他當成了門神。
另一位門神尉遲敬德,也叫尉遲恭,是山西朔州人。尉遲敬德倒是出身將門,他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都當過北朝的將軍。尉遲敬德不是漢族,而是鮮卑人,但各民族的人們,都把他當作自己的門神。
尉遲敬德家族后來敗落,他年少時以打鐵為業(yè),生活貧苦。尉遲敬德成年以后,也去從軍。他作戰(zhàn)勇敢,不懼生死,以勇猛聞名,名聲顯赫。
公元617年,馬邑校尉劉武周起兵反隋,他素聞尉遲敬德名聲,將其網(wǎng)羅到自己麾下,擔任偏將。不久,劉武周依附突厥,又與河北易縣的起義軍首領(lǐng)宋金剛聯(lián)合,勢力大增。
公元619年,劉武周軍隊攻占了太原。隨后,宋金剛、尉遲敬德率軍繼續(xù)南下,多次打敗唐軍,又攻克了晉州。李淵大怒,命李世民率軍討伐。李世民收復太原,打敗劉武周、宋金剛,招降了尉遲敬德。從此,尉遲敬德成為李世民手下一員得力大將,跟隨李世民平定天下。
尉遲敬德降唐之后,與劉武周的一批降將編在屈突通隊伍里,跟隨李世民征伐王世充。其他降將趁機叛逃,屈突通懷疑尉遲敬德,先把他關(guān)了起來,然后去請示李世民,建議把他殺掉。
李世民卻將尉遲敬德釋放,并送他一些金銀珠寶,說:“大丈夫應該互相信任,我是不會聽信讒言,迫害忠臣良將的,希望你也別把小委屈放在心上。你如果一定要走,這些東西就算是資助你的路費吧?!蔽具t敬德十分感動,表示誓死追隨,永不變心。
李世民很高興,邀請尉遲敬德一同打獵。不料,正遇上王世充的幾萬兵馬。王世充的大將單雄信,見李世民兵少,打馬急速沖了過來。尉遲敬德大吼一聲,單馬向前,一槍把單雄信刺落馬下,士兵們趕緊把單雄信救了回去。
尉遲敬德保護著李世民,拼死殺出重圍,自己身上多處受傷。李世民很感動,對尉遲敬德說:“你的行動,證明了你的忠義。”李世民特地賜給他一箱金銀,從此把他作為親信。
太子李建成想收買尉遲敬德,給他送了一車金銀財寶。尉遲敬德毫不動心,原封不動地退了回去。李元吉派刺客去暗殺他,尉遲敬德毫不畏懼,大開房門睡覺。刺客在門外徘徊了很久,始終不敢進去。李建成和李元吉聯(lián)合起來,誣陷尉遲敬德。李淵下令囚禁他,準備殺掉。李世民堅決勸諫,才保住了尉遲敬德的性命。
李世民與李建成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尉遲敬德多次進言,要求李世民早點下手。在玄武門事變中,尉遲敬德一馬當先,勇不可擋,并親手射殺李元吉。事后,李世民評尉遲敬德為頭功,封為吳國公,后來改封為鄂國公。李世民把李元吉的整個府第,連同錢財器物,全都賜給了他。
李世民登基以后,尉遲敬德又率軍抵御突厥,殺死突厥名將,擊退突厥,再立大功。
尉遲敬德為人直爽,性格粗魯,不善與人相處,與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朝廷大臣的關(guān)系都不好,難以在朝廷任職。李世民就委派他去當?shù)胤焦伲群髶蜗逯荻级?、同州刺史、夏州都督等職。在這期間,不斷有人彈劾他,甚至誣告他謀反,李世民一慨不予理會。
公元643年,尉遲敬德說身體有病,要求退休。李世民同意了,賜給他豐厚禮物,讓他回家養(yǎng)老。
公元645年,李世民御駕親征,攻打高句麗。尉遲敬德很興奮,上書說:“高句麗一個邊遠小國,不用麻煩皇上親征,老臣去就可以了”。李世民沒有同意。尉遲敬德又要求隨軍征戰(zhàn),李世民只好答應了。這位老將軍,又在遼東戰(zhàn)場上過了一把癮。班師回來以后,尉遲敬德仍舊居家養(yǎng)老,不去朝廷做官。
公元658年,尉遲敬德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歲。唐高宗李治停朝三天,舉行悼念活動,把他安葬在李世民陵墓旁邊。
秦瓊、尉遲敬德都是古代名將,品行端直,一身正氣,武藝高強,功勛卓著,忠義雙全,受到人們尊重和喜愛,他們的英雄事跡和忠義精神,被歷代人們廣泛傳頌。后來,他倆逐漸成了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
門神,是我國民間信仰的護門守衛(wèi)之神。據(jù)史料記載,早在周朝時期,就出現(xiàn)了“祀門”活動,上至天子,下到庶民,對門神都很尊敬。過春節(jié)貼門神的習俗,已經(jīng)流傳了數(shù)千年。
早期的門神,有很多種,比較流行的是神荼、郁壘。這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是兄弟倆。他們擅長捉鬼,捉住鬼后就喂老虎。人們把神荼、郁壘的形象以及老虎畫下來,貼在門上,用以鎮(zhèn)鬼。
隨著社會發(fā)展,門神也豐富多彩起來。人們把心中崇拜的英雄,當成能保護家庭平安的門神,在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門神,甚至還有文官。在歷史上,鐘馗、趙云、馬超、孫臏、關(guān)羽、岳飛、魏徵、包拯等人,都當過門神。秦瓊和尉遲敬德,自然也在門神之列。
元代之后,尊奉秦瓊、尉遲敬德為門神的越來越多。到了明清時期,著名小說《西游記》和《隋唐演義》,都描寫了秦瓊、尉遲敬德當門神的故事。由于這兩部小說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人們又普遍喜歡秦瓊、尉遲敬德的英雄形象,這兩位門神,就更是 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了。
人們尊奉秦瓊、尉遲敬德為門神,不僅因為他們有著雄偉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身上,體現(xiàn)了一種凜然正氣。有了這種凜然正氣,任何妖魔鬼怪都會望而卻步,人們自然就平安幸福了。
李世民的謀臣武將們,都是憑著自己的才能和戰(zhàn)功,才登上高位的。可是,有一個叫馬周的落魄文人,只因當了一次槍手,替別人寫了一篇文章,就得到李世民的賞識,提拔他當了宰相。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請看下一集,當槍手竟然當成了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