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歷史(唐詩)故事之十九:
唐朝詩人賀知章(659—744),雅號“詩狂”自稱“四明狂客。”他在政治、文學(xué)、書法、酒界都十分有名。后代人對他最熟悉的是他那首,至今傳誦、而讓人膾炙人口的小詩《回鄉(xiāng)偶書》:
千年來老幼吟誦,流傳不衰,牢動(dòng)了多少思鄉(xiāng)游子之心,又引發(fā)多少人,內(nèi)心的共鳴啊。這首詩對熱愛故土的人其魅力是永恒的。
大詩人李白(701—762)在天寶元年,也就是742年,初次到京城長安時(shí),住在一家客棧,當(dāng)時(shí),官任禮部侍郎的賀知章聞知,立刻登門拜訪,談話間,二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感。盡管兩人的年齡相差四十歲。交談中賀知章問李白:“近有何詩文?”李白拿出了剛寫好的長詩、也就是被后人譽(yù)為詩人浪漫主義的代表作:
《蜀道難》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賀知章一口氣連讀了四遍,對李白的詩才華,真可是五體投地,稱李白為“謫仙人”,從此李白就有了“詩仙”的美譽(yù)。
談興正濃,應(yīng)該是對酒共飲啊,沒有酒怎么能行,賀知章可是個(gè)酒仙呢(醉八仙之一),但不巧,這一天賀知章見李白心情急,來的匆忙,沒帶酒錢,于是賀知章便毫不猶豫地解下佩戴的玉金龜(古代時(shí)朝廷當(dāng)官的都有佩飾物)換酒,與大詩人開懷暢飲,一醉方休。這就是著名的“金龜換酒”的故事。
賀知章還把李白推薦給玄宗了皇帝,也使李白名滿天下。后來,賀知章告老還鄉(xiāng)和逝世時(shí),李白都寫有感人的詩篇,特別這篇《對酒憶賀監(jiān)》:
(下篇專論“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