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泡茶的技術(shù)也會影響到茶湯的味道,尤其的時間長短的控制、溫度的高低,也是重要的一個因素。泡茶時的心情與環(huán)境對品茶時的感覺也會有影響。
18:濃茶喝過后,杯底總有一層茶汁,何故?
答:那是高級茶特有的效果,中國人把好的水叫'瓊漿玉露',好的茶,具有'茶漿',會停留在杯底,有人喝完茶后,杯子舍不得放下,享受那'杯底留香'的感覺。
19:第一次買的茶很不錯,以后每次買回來的茶就沒有第一次的好喝,何故?
答:第一次喝道的印象會特別深刻,喝久了就不覺得怎樣,這是人之常情,兩次之間的間隔時間太久,也許買到的不是同季的產(chǎn)品,味道也會有所差異。
20:為何濃香茶不易泡開?
答:濃香茶經(jīng)高溫長時間烘焙,葉子已經(jīng)老化,而失去原有之彈性,雖經(jīng)開水沖泡,葉子仍不會張開。另外也可能是水溫不夠等原因,沖泡的水溫在95℃以上。
21:為何泡茶時,總是把第一泡倒掉不飲用?其作用為何,有必要嗎?
答:這樣的動作我們稱為'溫潤泡',它的意義是使外形緊結(jié)密實茶葉,在吸收了濕度與溫度,呈含苞待放狀態(tài),這時香味呼之欲出,是聞香的好時機,兩位也助于葉片的伸展,以利沖泡出茶湯滋味。尤其對揉捻捻緊結(jié)的球形茶-鐵觀音、水仙、陳年普洱茶,或重焙火的烏農(nóng)茶來說,在沖泡此類型茶葉時,多了此一動作,才能將茶葉充分舒展,泡出茶湯好滋味。
22:如何鑒別茶葉品質(zhì)的高低?
答:這是一門學(xué)問。不容易講得清楚,一般有下列幾項重點:
A、看表面-顏色光澤,規(guī)格整齊,不含雜質(zhì)。
B、聞香氣-取茶聞之,感覺其香氣之濃淡。
C、觀水色-泡出的茶水要澄清鮮艷,不能渾濁或有沉淀物。
D、嘗滋味-茶湯入口,要如嚼之有物,口腔有充足之味感,令人回味無窮。
E、看茶渣-茶葉之老嫩及發(fā)酵程度,以了解制造技術(shù)之良劣。
23:烏農(nóng)茶有一斤50元,有500元,也有2000元,差別在哪里?
答:這是品質(zhì)的差異及產(chǎn)量的多少之故。在夏天,部分品種茶樹萌芽量多,味苦澀,加以流程化的制造生產(chǎn),批量較大,之賣一斤50元,而在春天、冬天、氣候涼爽,茶樹成長慢,味甘醇芳香,用人工小心采摘嫩芽,細(xì)心揉捻焙制,量少質(zhì)佳,可以賣到一斤500元、1000元、甚至2000元以上。至于一斤千元或上萬元的好茶,不是說它能比一斤400元、600元好2倍或3倍甚至更多,因為精制這樣高級的茶,基本要有一下幾點才能做出好茶:
①、天時,采摘到制作要有一個很適合制茶的好天氣。
②、地利,鐵觀音種植要求要種在紅土壤且向西的方向,并要求種植時間不能超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