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金黃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
來到馬亓山前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你一定會發(fā)出如此詩意的感嘆。
移家楊柳灣,小筑田家塢。
一宵春雨晴,滿地菜花吐。
——宋·郭仁《村居》
春風拂拂,油菜花輕吐花蕊,像天真無邪的孩童,發(fā)出咯咯咯的笑聲,匯聚成這片金黃絢爛的海洋,無疑是對春天最生動的描繪,太美了!
夜來春雨潤垂楊,春水新生不滿塘。
日暮平原風過處,菜花香雜豆花香。
——清·王文治《安寧道中即事》
穿行在燦若艷陽的油菜花田,濃郁的花香聚集成浩蕩的“香陣”,沁人肺腑,甜人心靈,心便在春日的溫馨里綻放。
蝴蝶深深淺淺黃,被春惱得一般狂。
打團飛入菜花去,自信世間無別香。
——宋·洪咨夔《春思三絕》
這景色撩撥得人熱血沸騰,震撼心靈,激起你油菜花般的熱情奔放。
春滿郊原水滿堤。
陰陰麥長菜花肥。
叢叢蝴蝶斗香飛。
灑金泥。浪疊黃云望欲迷。
——明·高濂《豆葉黃·菜花》
放眼望去,接天連地的金色菜花,就像“浪疊黃云”,蝴蝶迎著花香飛來,賞心悅目。其實,賞油菜花須繾綣在簇簇花叢中,像一只蜜蜂撲進泛起黃韻碧波的漣漪里,貼近油菜花那溫婉柔媚的內心,傾聽花兒那細語呢喃。采一朵金黃的油菜花細看,淺綠色花莖托舉著小巧的花朵,四片橢圓形的金色花瓣組成雅致花兒。中間雄雌花蕊,吐著濃濃的花粉?;ò瓿尤耍R而緊密地環(huán)繞著花蕊。柔美而圓潤的翠色枝葉飛韻流彩,含香搖曳, 渾然天成。
猶如萬般柔媚的鄰家小妹,嬌滴欣悅,讓人頓生愛憐。徑直往菜花深處走去,一株株,一簇簇,一壟壟,吐蕊泛黃,相互簇擁在一起,你挨著我,我靠著你,耳鬢廝磨,相敬如賓,瀟瀟灑灑,如同一個個跳動在金色田野里的音符,宛轉悠揚。黃澄澄的花蕊附在衣裳上,粘惹一身芬芳,便有了“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的情韻(唐·于良史《春山夜月》)。盡情地徜徉在花海之中,好像溯回到急追黃蝶入花叢的詩意童年,充滿無比遐想。
窗外晴山竹半遮,竹根流水細鳴沙。
小園寂寞春無賴,蝴蝶飛來繞菜花。
——宋·釋顯萬《春日》
郁郁翠竹,淙淙泉水,散發(fā)淡淡清香。油菜花給蝴蝶帶來無比的快樂。
尺土依然雨露勻,黃花燦燦蝶飛頻。
——清·熊璉《菜花》
先是一兩只蝴蝶悄悄探訪,再來三五對,而后是一群群,上下翻飛嬉戲。春風和煦,陽光溫暖,藍天澄碧,遠山含黛,流水蘊情,村莊古樸;菜花流金溢彩,蝴蝶翩翩起舞,相映成趣,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唯美的《蝶戀花》詞牌,莫不是來自這里吧。
思晴好,日影漏些兒。
油菜花間蝴蝶舞,刺桐枝上鵓鳩啼。閑坐看春犁。
——宋·黃公紹《望江南》
蝴蝶是舞者,田邊枝頭的鵓鳩則是歌唱家,花香與新耕泥土的芬芳,飄逸在老農響亮的牛鞭上。天地間猶如懸掛著一幅清新、秀麗、旖旎的巨幅田園風光畫卷,構成人間真實的桃花源,美得讓人心曠神怡,美得讓人“沉醉不知歸路”(宋·李清照《如夢令》)……
油菜花開滿地金,鵓鳩聲里又春深。
閭閻正苦饑民色,畎畝長懷老圃心。
自有牡丹堪富貴,也從蜂蝶謾追尋。
年年開落渾閑事,來賞何人共此襟。
——明·王守仁《和董蘿石菜花韻》
油菜花平凡,普通,不起眼,屬于農作物。在農民眼里,種油菜是生存的需要,不會列入“花界”的。
最是好花留不得,不如只種菜花看。
——宋·方回《春日小園即事》
牡丹花雖說是富貴花,可是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人,何談富貴,何談去欣賞空有富貴之像的牡丹花。而油菜在古籍里還有個好聽的名字——蕓薹。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此菜易起薹,須采其薹食,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而淮人謂之薹芥,即今油菜,為其子可榨油也?!?/span>
江鄉(xiāng)正月尾,菜薹味勝肉。
——元·呂誠《謝惠菜》
蕓薹的嫩莖及葉可以當作蔬菜吃,燒制的油菜竟然勝似肉味。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閑花野草流。
——清·乾隆《 菜花》
乾隆畢竟是一國之君,花落結籽榨新油,百姓養(yǎng)家糊口一年不愁,所見所思都是國計民生。《本草綱目》還記載,蕓薹花制成的花汁還能夠預防貧血和傷風等病癥。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油菜花釀出的蜂蜜不僅是營養(yǎng)豐富的天然食品,還具有護膚美容、抗菌消炎、補腎益氣等諸多功效。油菜花粉不僅能增強免疫、美容養(yǎng)顏,還能夠調理胃腸、延緩衰老。
百花香后菜花香,開遍朝陽又夕陽。
貧女梳妝無此艷,野人冠服總宜黃。
行來村落風光好,看到兒孫滋味長。
聞道英雄曾托業(yè),果誰物色到村莊。
——清·王泰偕《菜花》
油菜花平平凡凡、普普通通,最多只能算是一棵菜,或是一株草。與秋日漫山遍野雪花般的蕎麥花相似,單株花不張揚,不起眼,它美在群體性。
當你站在漫無邊際的油菜花田里會驚嘆:一片片小小的嫩花瓣,一朵朵星星般的小黃花,竟能開得如此絢爛,匯成無比璀璨壯觀的海洋。平凡樸實的油菜,聚少成多,組成堅強的陣容,凸顯氣勢,奉獻出潮水般鋪天蓋地、不可阻擋、震撼人心的燦爛花海。這是平凡之物頑強生命力的呈現(xiàn),昭示出團結的力量之美!
芳草池塘處處佳,竹籬茅屋野人家。
清明過了桃花盡,頗覺春容屬菜花。
——宋·王之道《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其一》
出身于農家的油菜花,盡管開得燦爛、炫目,卻仍然心有“竹籬茅屋野人家”的簡約。置身于油菜花中,與其融為一體,心便純樸、自然、寧靜。但愿菜花深處站立的,理應還如當年那追風少年——執(zhí)著、灑脫、不忘初心,臉上的笑意依舊如油菜花般燦爛……
-作者-
朱少華,莒南縣人,中學高級教師。喜歡寫作。教學論文、散文隨筆、詩歌、剪紙等作品,散見多家報刊及網(wǎng)絡平臺。在征文及網(wǎng)絡文學作品大賽中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