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變告一段落,但關(guān)于這場事變的爭議歷來一直沒有停歇,而這場事變的真正起因以及過程中的種種不合理迷之行為也為這場內(nèi)訌蒙上了層層迷霧,疑竇重重。
第一、楊秀清既然要稱為萬歲,那為什么非要等到生日那天再廢除洪天王?難道他不知道這種你死我活的權(quán)力游戲處處是殺招,分分鐘都有變數(shù),還是他本身太單純以為兄弟權(quán)力可以一字并肩王,稱萬歲只是謀取更大權(quán)益而不是謀反要取代天王?這種疑惑已經(jīng)隨著楊秀清的被殺永遠沒有了答案,但這種不合理行為卻為后世研究太平天國的人們提供了無限遐想,于是有很多人堅持認為洪秀全斷然采取行動與楊秀清的逼封萬歲沒有關(guān)系,而是有人告密稱楊秀清要稱萬歲謀反,注意這里的重點是謀反,這種說法其實也說得過去,歷史畢竟是勝利者所書寫,洪秀全總得給自己找到合適動手理由。
結(jié)合楊秀清之前種種作死的做法來看,他確實是想稱萬歲,但他想謀反和殺洪卻未必是真,畢竟他在宗教層面的地位是和洪秀全是平起平坐的,都是上帝的兒子,按他們自己的說法是耶穌是天長兄,洪秀全是次子,楊秀清是正母所生的第三子,楊秀清稱萬歲但不廢除洪秀全有可能是他自認為無妥,但這只能說他的認知和現(xiàn)實中國傳統(tǒng)君臣有別尊卑長序有差別,他想做的和別人以為他想做的又不在同一頻道,所以內(nèi)訌不可避免。
第二、韋昌輝為何要屠殺自己人?韋昌輝屠東王府肯定是得到了洪秀全的默肯的,不然他在事變之初不會無所顧忌的大殺特殺,包括此后誘殺東王府的5000舊屬,這些都與洪秀全有關(guān),殺東王府的人可以理解,畢竟他們倆誰也不想給自己后面留禍根,所以這點天王北王有共識,但這也是韋昌輝被捉后洪秀全不允許別人審訊立即五馬分尸的原因。
但韋昌輝擴大化殺人,包括屠翼王府,進攻天王府,這點估計洪秀全沒有預料到,從現(xiàn)在的角度來看是韋昌輝平常受東王欺壓太盛,心理問題積壓嚴重,他又性格偏激,加之有過往暴虐殺人復仇的經(jīng)歷而又無人能制衡他,所以才不可控制。韋昌輝共計殺了2萬多的太平軍將士,而且大都是精銳老兄弟,對太平天國實力造成了很大折損。
第三、謎一樣的快速平反。楊秀清死后,太平天國宗教信仰體系出現(xiàn)混亂,開始崩塌,這是因為楊秀清不僅是實際領(lǐng)導人,更是天父下凡的代言人,是天人合一的象征,太平天國是靠天父上帝來凝聚民心聚合軍民的,需要天父上帝這個神學批判武器,而楊秀清是應用天父上帝最好的武器批判,現(xiàn)在說殺就殺,大量信教民眾思想不混亂才怪。
所以洪秀全不得不為楊秀清平反,徹底恢復名譽,1857年底,太平天國頒布來年新歷,正式恢復東王楊秀清全部爵銜,第二年頒布的《太平禮制》仍肯定東王九千歲地位,而且是世襲,到了1859年,太平天國制定了兩個重大節(jié)日,一是“爺降節(jié)”,就是楊秀清首次天父下凡的日子,另一個是“東升節(jié)”,即楊秀清遇難的日子。洪秀全對楊秀清地位的推崇備至,更勝生前。
楊秀清在死后一年即得到快速平反,恢復名譽,更捧上神座,這在古今中外都是比較罕見的,其實這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了這場內(nèi)訌的真正內(nèi)情諱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