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苦難的日子,三百年間無數(shù)慘劇在人間上演,“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一幕幕悲歌響徹中原大地。但是就在這個時代,也有“竹林七賢”“魏晉風度”的恬淡和風雅。這是一個矛盾和苦難交織的歲月,這是一首熱血與烈火融匯的長歌,讓我們一起領略那段腥風血雨,刀光劍影的歷史吧!
一、溫縣出了個司馬懿
講晉代的這段歷史,一般都是從司馬懿講起,因為晉代雖不是司馬懿建立,但是基礎卻實實在在是他打下了的,就算開表彰會,他老人家也妥妥的第一排。
民間司馬懿的形象很復雜,京劇《空城計》里司馬懿的形象是個大白臉,代表著奸詐無比壞人,在電視劇《大軍師》中,把司馬懿的形象塑造成一個智慧超絕而又重情重義的好人,這都不是歷史上司馬懿的真實形象,我們來了解一下司馬懿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吧。
《晉書》記載司馬家族的祖先是黃帝之后重黎,歷代王朝得國之后,總是先給自己找一個顯赫的祖先,司馬家族也不例外。找到重黎做祖先是因為“司馬”這個姓氏,重黎在上古時期擔任“火正”的職務,他的后代也一直擔任著這個職務,后來這個職務的名字改為“司馬”,春秋時代的司馬程伯林父因為平定許地有功,被周宣王賜以官族,以官職為氏,他們的后人遂以官職為姓。
秦末時期,有一個秦朝的將領叫司馬卬,投降了項羽,被封為殷王,封地在河內溫縣,至此,司馬氏在溫縣開枝散葉。數(shù)代之后,司馬家出了個司馬均,擔任東漢的征西將軍,因為不救同僚坐罪,入獄,自殺。
司馬均生了豫章太守司馬量,司馬量生潁川太守司馬儁(jun),司馬儁生司馬防,這個司馬防就是司馬懿的父親,他的官做到了京兆尹(首都市長)。一家人通過幾代人的努力,終于從地方官做到了京官。
由此來看,司馬家是世代簪纓,但做的官一直都是中層,但這樣的家族,在溫縣,也屬于世家大族了。
公元179年,司馬懿在河內郡(今河南焦作)溫縣孝敬里(今安樂寨村)出生,溫縣三寶:太極山藥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看到這個仲字,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這是家中排行老二。按照中國古代的排行順序:伯、仲、叔、季,老大是伯,老二是仲,最小的是季,從老三到最小的上面那個就都是叔,就是說伯一個,仲一個,季一個,叔可以有N個。司馬懿的哥哥叫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懿是老二,下面還有六個弟弟,分別是:老三司馬孚字叔達,老四司馬馗字季達,老五司馬恂字顯達,老六司馬進字惠達,老七司馬通字雅達,老八司馬敏字幼達。好佩服司馬防兩口子,好嗨呦。
弟兄八人,名望很大,被時人稱之為“八達”。大哥司馬朗小時候聰慧過人,在他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有一個客人直呼司馬防的名字,指名道姓這在古代是對人極為禮貌的行為,司馬朗就對那個人說“不尊重別人的尊長,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尊長”。聰明程度可見一斑。司馬懿在幼年中,就被曾做過南陽太守的楊俊評價為“非同尋?!?,并認為是八兄弟中未來成就最高的一個。清河崔琰也對司馬朗說過“你這個弟弟的成就一定會超過你。”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司馬懿被河內郡推舉為本郡的上計掾(類似現(xiàn)在的會計和審計的職務)。漢魏時代實行的是察舉制,做官不需要考試而是推薦,這樣高門大族大族可操作的機會就大的多了,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則少之又少。怪不得民間會流傳著“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歌謠。
當推薦信被曹操看見時,他對司馬八兄弟的聲名早有耳聞,就問他身邊的人,這個司馬懿怎么怎么樣?身邊的人異口同聲的夸贊司馬懿,說他“聰明多略,博學洽聞”。意思就是聰明智慧,很多計策,懂得多知道的多。曹操是個愛才君主,一聽就說,別讓他去當那個上計掾了,來我這干吧。這可是直接從地方調到中央,而且還是在大首長身邊做事,如果是一般人絕對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但司馬懿卻拒絕了,而且拒絕的還很徹底!
司馬懿對來召他入京的官員稱自己得病了,而且還是風痹之癥(也就是今天風濕性關節(jié)炎之類的),渾身酸痛,,只能臥床休息。這個司馬懿是一個“裝病小達人”,這是他的第一次裝病,在司馬懿未來的人生歲月里,還要再裝許多次,越裝越像,最后裝得出神入化,都能裝腦癱患者了。
使者乘興而來,掃興而歸,回去給曹操匯報,曹操是誰,要說裝病,曹操是祖宗,他小時候為了陷害叔叔就裝過病,那可是6.7歲時候的事!曹操一眼就看透司馬懿的心思,你前些時候還被推薦為上計掾,身體棒棒的,吃嘛嘛香,我一征召你就病了?哪有這么巧!
曹操就暗自派人去溫縣司馬懿的家鄉(xiāng)偷窺,看看司馬懿是不是真病,只能說司馬懿裝得好,把裝病工作堅持到底,領導在與不在都一樣裝,裝得連家里的人都相信了,所以居然騙過了曹操派來的人,曹操一看司馬懿裝個病都那么認真,簡直比他都能裝,就此放過了司馬懿。這就告誡我們,既然要裝就要裝徹底,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在裝病的事件里,曹操和司馬懿都沒受到任何損失,但有一個無辜的人卻為此付出了生命。司馬懿家有很多藏書,有一天,天氣不錯,司馬懿就讓家人把書拿到太陽地里曬一曬,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好好的天,一會兒就烏云密布,司馬懿一看不好,就趕緊喊人收書,但是身邊的人不知什么原因,一個都不在。情急之下,司馬懿顧不得裝病,從床上爬起來去院里收取書籍,這個時候,他的妻子張春華和一個婢女聽到喊叫也正好趕到院里,看到老爺行動自如,活蹦亂跳的在收書,那個婢女一下子愣了??吹狡拮雍玩九抉R懿也愣了。而妻子張春華卻顯得若無其實,招呼著婢女把司馬懿扶回房間,把院里的書收了。然后到廚房,把那個婢女給殺了!是的,給殺了!這個時候這個張春華才15歲!可不可怕,每當讀到這一段歷史,我都很難過,為人性的難過。殺了婢女怎么辦?史書記載,張春華以后自己做飯了,沒有了僅此而已,那時候的命啊,真不值錢!司馬懿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是什么?史書記載“由是重之”。就是因為這件事司馬懿開始重視他老婆了,我覺得是怕還差不多。
那司馬懿為什么寧可裝病也不同意曹操的征召呢?我認為,第一,以司馬懿穩(wěn)重的性格,不會輕易的投靠到哪個陣營里,打上誰的標簽,他主要還是在觀望;第二,曹操雖然當時剛打敗袁紹,實力強大,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最后鹿死誰手猶未可知。第三,司馬家出身儒家,是當?shù)氐拿T望族,而曹操也是宦官之后,他從心里看不起曹操。所以,他不應曹操的征召也是情理之中的。
敬請期待《魏晉南北朝,三百年的熱血與烈火之歌》(二):司馬懿出山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