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次子,皇后楊艷所生。老爹與老媽都是聰明人,不曉得為何司馬衷的腦袋不太靈光。他最為人所知的一件事,是日后當(dāng)了皇帝,得知天下饑荒、百姓沒飯吃餓死時,他居然冒出一句愣頭愣腦的話:“何不食肉糜?”沒飯吃,干嘛不吃肉???朕不愛吃飯,光吃肉也可以飽??!長大都這模樣,可以想象,他打小時候起,腦袋就不太靈光。
腦袋不靈光還能當(dāng)皇帝嗎?實(shí)際上,這在中國歷史上并非特例,比如南宋的宋光宗,就有點(diǎn)精神不正常,后來被幾個大臣給逼退位。當(dāng)然,司馬衷的傻與腦殼壞掉的白癡還是不同的,只是沒什么主見,反應(yīng)遲鈍,不聰明。那他為什么能被立為儲君呢?
何不食肉糜
原因是晉武帝的長子、司馬衷的哥哥年僅兩歲就夭折,依據(jù)“立長不立幼”的傳統(tǒng),他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晉室取代魏室之后,晉武帝便把司馬衷立為太子,當(dāng)時司馬衷只有九歲。晉武帝之所以早早確立司馬衷的儲君地位,是有自己想法的。三國時代以來,凡是“立幼不立長”的,都沒有好下場。比如劉表、袁紹、孫權(quán)三位豪杰,都沒有立長子為接班人,無一例外導(dǎo)致內(nèi)亂;曹操一代梟雄,差點(diǎn)也犯同樣的過錯。有這么多前車之鑒,晉武帝在選立接班人上就很慎重,雖說司馬衷不是很聰明,但他在諸子中年齡最長,別人也不會有什么閑話。
如果能給太子司馬衷配個賢內(nèi)助,那么雖說笨一點(diǎn),也不致于出什么亂子。偏偏晉武帝在選太子妃上,又犯大錯,這個太子妃也是地雷一枚。
太子妃賈南風(fēng),是尚書令賈充的女兒。說到太子妃,大家一想過去,肯定覺得非得年輕漂亮不可。可是這位賈南風(fēng)小姐,長得又黑又矮又丑,這就奇了怪了,這么個長相也太對不起觀眾吧,怎么可能擊敗群芳呢?這當(dāng)然不是走正常的選妃程序,而是靠賄賂。
賈南風(fēng)之父賈充
賄賂誰呢?皇后楊艷。
有人會問,楊艷不是司馬衷的媽媽么,她就高興兒子娶個又黑又丑的老婆嗎?您還別說,楊艷真是這樣的女人。楊艷討厭漂亮的女人,她就跟童話《白雪公主》里面的那個女巫皇后一樣,沒事要照照鏡子,問問自己是不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后來皇帝搞了個轟轟烈烈的全國選美運(yùn)動,作為“導(dǎo)師”與裁判的楊艷皇后把漂亮女生全部淘汰出局,搞得相親嘉賓皇帝本人氣急敗壞地跳出來親自把關(guān)。
如今楊艷一看賈南風(fēng),矮銼丑,甚好甚好,兒子嘛,老婆太漂亮豈不把老娘忘了,到了掉水里他要先救老婆還是老娘呢?當(dāng)然,選太子妃這個事,皇后一人說了也不算數(shù),賈充一幫狐朋狗友紛紛向皇帝說:賈小姐啊,還是美的,更重要的啊,人家德才兼?zhèn)淞?。矮黑銼也成一種美,就像某些現(xiàn)代藝術(shù)一樣,您別說難看,是您欣賞眼光不行。
就這樣,賈南風(fēng)成了太子妃升職記的勵志典型。
當(dāng)然,我們憑良心說,矮黑丑不是人家賈南風(fēng)的錯,怪就怪她老爸長得沒人樣,我們不能以貌取人,心靈美最重要。太子笨笨蠢蠢的,配個賈南風(fēng),也不算錯配。您還別說,太子挺寵她的,同時又很怕她,真是矛盾。賈南風(fēng)不好看,太子為什么會寵她呢?這時太子只有十三歲,男女之事基本不懂的,賈南風(fēng)十五歲,比他大兩歲,女孩子本來就成熟得早,挑逗挑逗一下,太子就被俘虜了。
賈南風(fēng)
別小看賈南風(fēng),此女年齡雖然也小,卻頗得老爹賈充之真?zhèn)?,對官場的事,大約從小耳聞目睹,倒也無師自通權(quán)變詭詐之能事??催^那么多宮廷劇后,大家都曉得皇宮也好,東宮也罷,女人一進(jìn)到這兒,必定很快蛻變,從一個少女變成政治女性,有些漩渦你不能不面對,想不被淹死就得不擇手段。
皇后楊艷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后宮女人無數(shù),她依然得到晉武帝的寵愛,說明此人不一般。倘若楊艷活得久一點(diǎn),斷然輪不到賈南風(fēng)興風(fēng)作浪。只是賈南風(fēng)入宮后不久,絕色皇后便病死,時年只有三十七歲。臨死前,楊艷為保住兒子司馬衷的地位,向晉武帝提出最后一個請求:立堂妹楊芷為皇后。
楊艷以自己的絕頂聰明,死后仍然為傻兒子保駕護(hù)航。其實(shí),這不見得是萬全之策,因為楊芷若生下皇子,未必肯保呆呆的司馬衷。楊芷入宮后,被冊立為皇后,她生下一個兒子,名喚司馬恢。只是這個小生命無福享受帝王家奢侈闊綽的生活,才兩歲就夭折。后來楊芷未再生育,這才讓司馬衷的地位沒有遭到太大的挑戰(zhàn)。
楊芷皇后
這時候,又有一個人粉墨登場,此人是皇后楊芷的父親楊駿。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成了皇帝岳父的楊駿很快成為權(quán)力場上炙手可熱的政治明星,拜為車騎將軍,封臨晉侯。楊駿沒什么本事,野心卻很大。政治是人性的一面照妖鏡,在權(quán)力面前,人的渴求是無度的。
外戚用事,是東漢時代最嚴(yán)重的政治問題之一,特別是遇到暗弱的皇帝,權(quán)力基本上就被架空了。想到太子司馬衷那個智商,晉武帝能不擔(dān)心嗎?他的兒子那么多,難道就沒動過更立太子的想法嗎?
當(dāng)然不是。
晉武帝確實(shí)曾想過換太子,最終沒換,有一個重要原因:傻兒子給他生了一個聰明乖巧的孫子。太子妃賈南風(fēng)沒有生孩子,晉武帝大概覺得給兒子找了個又黑又丑的女人,當(dāng)?shù)膶?shí)在有點(diǎn)對不起,便把自己的女人、才人謝玖(才人是妃嬪等級中的第十四級)送給司馬衷,算是補(bǔ)償吧。后宮那么多女人,為什么偏偏是謝玖呢?我想大概此女漂亮且精通云雨之術(shù),是去調(diào)教太子的。后來,謝玖給司馬衷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司馬遹(yù)。
說來奇怪,司馬遹小時候便聰明過人。
話說他五歲的時候(虛歲,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四歲),皇宮發(fā)生火災(zāi),晉武帝登樓察看火情,司馬遹用小手扯著爺爺,拉到陰暗處說:“半夜突然出事,應(yīng)該要小心點(diǎn),皇帝不能站在火光照得到的地方,以防不測。”晉武帝聽了不禁感到吃驚,這么小的孩子,多懂事啊,應(yīng)變多機(jī)智啊,真是太了不得了。后來皇帝在文武大臣面前稱贊這個皇孫,夸他很像自己的祖父司馬懿。
在晉武帝看來,司馬衷雖然智商低,但沒關(guān)系,只要傳位給司馬遹,以后孫子一定是個很優(yōu)秀的皇帝。這樣,晉武帝最終沒有換太子,但他還要解決一個問題:既然皇帝腦袋不靈光,權(quán)力有可能被外戚把持,有沒有辦法來解決這個難題呢?晉武帝認(rèn)為最好的辦法,便是搞平衡術(shù)。皇宮之內(nèi),太后及其父親楊駿優(yōu)勢明顯;皇城之外,兵權(quán)牢牢控制在司馬氏親王手中,以達(dá)制約外戚的目的。
在諸親王中,兵權(quán)最重者如下:汝南王司馬亮(晉武帝的叔叔)擔(dān)任帝國大司馬兼大都督,都督豫州諸軍事;秦王司馬柬(太子司馬衷的親弟弟)都督關(guān)中諸軍事;楚王司馬瑋(晉武帝第五子)都督荊州諸軍事;淮南王司馬允(晉武帝第十子)都督揚(yáng)州諸軍事。
有如此雄厚的宗室力量拱衛(wèi)皇權(quán),即便司馬衷呆傻,又有誰能撼動根本呢?不過,晉武帝大概不會想到,他死后不久,這些王親貴族們將舉起屠刀,互相砍殺,直至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