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魯達打死鄭屠后,選擇了跑路,溜之大吉,不像楊志殺了潑皮牛二那樣去自首,說明對社會的認識,要比楊志清醒。
機緣巧合,魯達上了五臺山文珠院,眾僧見魯達形容丑惡,貌相兇頑,目露兇光,本寺那能容得下這等野貓,所以都來找長老計較,本寺絕不能收留這等貨色。
只有智真長老看得明白,魯達是個難得的人才,剃度后卻得清凈,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就賜魯達智深法號,魯智深名字由此而來。
至此,魯智深有了安身之處,不用風餐露宿,也不必擔心大宋刑警前來追捕,但清規(guī)戒律,無酒無肉,讓他難以忍受。
魯智深大鬧五臺殺電視劇劇照
因受眾僧排擠,心情壓抑,久靜思動,跨出山門,正想喝酒,就來了一個挑酒桶的人,豈肯放過,搶過來喝了一大桶酒,于是,借酒撒起瘋來,大鬧五臺山,棒打眾僧,拆了涼亭,毀了菩薩。
禍闖大了,不便住留,智真長老寫了封推薦信,讓他去投東京大相國寺智清禪師。
于是,魯智深到酸棗門外看守菜園,常來此處偷菜的潑皮無賴,合計著要把新來的和尚扔進糞坑,給他一個下馬威,但魯智深嗖嗖兩腳,就把帶頭的張三、李四踢進糞坑,眾潑皮徹底被征服了。
本人佩服東京大相國寺智清禪師有水平,把魯智深安排管菜園,好讓他有盼頭,待上幾年后,回寺做個監(jiān)寺;以魯智深的本領,正好是酸棗門外那幫潑皮無賴的克星,果然,再也沒人敢來偷菜;而魯智深也可以在那里自由活動,免得受寺里清規(guī)戒律的干擾。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彩色圖
潑皮們買了酒牽了豬,恭恭敬敬地來請魯智深,把魯智深哄得挺開心,聽得樹上老鴉哇哇亂叫,潑皮要拿梯子掏鴉窩,魯智深走到樹下,雙手抱樹,腰間發(fā)力,把那綠楊樹帶根拔起。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原書標題),眾潑皮見了,驚為天人,正是真羅漢身體,無千斤力氣,如何拔得起來,就一齊拜倒在地,叫道師傅非是凡人!
從此,魯智深的生活穩(wěn)定了下來,從一個軍官變成了看菜園子的和尚,這種大起大落的人生,在魯智深身上看起來,卻沒那么沉重,反而給讀者輕松愉快之感,天生的豁達,是魯智深的可愛之處。
倘若不是林沖的出現(xiàn),魯智深也許真的就安心于菜園子,當他的菜頭,每天大碗斟酒,大塊吃肉,眾潑皮伺候著,師傅長師傅短,聽著順耳,喝得性起時,舞幾套拳腳,既讓這幫鳥人開眼,也讓自己開心,何樂不為。
魯智深酸棗門外看守菜園時練功圖
實際上,這樣的生活,既不受相國寺內清規(guī)戒律的制約,降服潑皮無賴后,既保證了本寺的菜藍子工程不受到破壞,又有一批馬仔整天圍著自己轉,好酒好菜伺候著,逍遙自在,這正是魯智深所追求的生活。
當魯智深手持六十二斤重的渾鐵禪杖,為手下潑皮表演功夫時,聽到墻外傳來喝采聲,那豹頭環(huán)眼,燕頜虎須,八尺長短身材的好漢,正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綽號豹子頭林沖。
林沖出現(xiàn)前,魯智深和潑皮為友,原因是潑皮對他好,深層的原因是,魯智深沒有志趣相投的朋友,他很孤獨,寂寞如雪,所以遇見林沖后,視林沖為知己,和林教頭才是一個層次的朋友,就有了許多共同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