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昭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他和嫡妻竇皇后的掌上明珠。后嫁武將柴紹為妻,兩人定居長安城。
隋大業(yè)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淵在決定起兵反隋前,曾秘密派遣使者將他們夫妻二人召回。
柴紹對妻子說:“你的父親如今要起兵掃平亂世,我打算前去迎接他的義旗,咱們一起離開不可行,我獨自走后又害怕你有危險,到底該怎么辦呢?”
平陽昭公主從容不迫地說:“你應該趕緊離開,我是一個婦人,遇到危險也容易躲藏起來,到時自會有辦法的?!?/p>
聽罷愛妻所言,柴紹立即抄小道直奔太原。在他走后,平陽公主隨即開始活動起來,在后方偷偷進行著各種工作安排。
她很快動身離開長安,回到鄠縣(今陜西戶縣)的李氏莊園,為了方便行事,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
平陽公主將自己在當?shù)氐漠a(chǎn)業(yè)全部變賣,用以賑濟災民,如此一來,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龐大隊伍。
不久,李淵起兵的消息傳來了,平陽公主聽聞此事,暗下決心,要為父親招募更多的將士,助他一臂之力。
平陽公主不辭辛苦,到處聯(lián)絡反隋的義軍。她憑借過人的膽識和謀略,僅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頗具規(guī)模的起義隊伍。
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所率領的幾萬人的大部隊。
起初,平陽公主并非把握十足,她派家丁馬三寶前去嘗試,游說何潘仁歸降自己。
結(jié)果,不知道馬三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勢力遠超平陽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爽快同意了,甘愿為平陽公主所用。
在此之后,平陽公主又陸續(xù)收編了李仲文、向善志和丘師利等幾支義軍,實力遠勝從前。朝廷聽說平陽公主大舉招兵買馬之事,甚為惱怒,不斷派兵攻打。
沒想到,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團結(jié)一致,毫不畏懼,不但打敗了敵軍的每一次進攻,而且勢如破竹,順利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和始平等地,徹底澆滅了朝廷的囂張氣焰。
雖然,這是一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但是,軍紀卻非常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敬佩不已。
即便是在那樣一個兵荒馬亂的戰(zhàn)爭年代,這支軍隊也絕不騷擾百姓,尋釁滋事,反而對百姓愛護有加,保一方平安,因此,他們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擁護。
老百姓親切地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威名遠揚的娘子軍,引得很多人慕名前來投奔,不惜風雨兼程千里路,聚集于一地。
在這樣的喜人形勢下,平陽公主的娘子軍發(fā)展迅猛,規(guī)模超過七萬人。
盡管身為一介女流,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敏銳直覺與遠見卓識,絲毫不比她的哥哥們差。
隋將屈突通就因為沒把她放在眼里,掉以輕心,導致在她手底下,連續(xù)吃了好幾場大敗仗。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部隊渡過黃河,進入關中,他看到自己寵愛的三女兒,已經(jīng)為他在這里打下了這么大一片地盤,欣喜異常。
李淵派女婿柴紹帶著幾百騎兵,去迎接平陽公主,一家人得以短暫團聚。
接著,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二哥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
柴紹作為李世民的部下,與平陽公主屬于平級關系,夫妻二人各領一軍,既獨自作戰(zhàn),又互相配合,同年11月,他們聯(lián)合擊敵,很快就攻克了長安。
關中平定之后,李淵將自己這位才能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因其軍功在身,所以,每次賞賜,她都與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雖然,李淵當時已經(jīng)拿下了長安,但他只是控制了半個關中而已,四周依舊強敵環(huán)伺。
穩(wěn)定長安后,李淵立刻掉頭對付占據(jù)隴西的薛舉和涼州(今甘肅武威)的李軌,并命李世民前去征討。
李世民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來掃蕩這些頑固勢力。改寫歷史,奠定李唐天下的一仗,便是滅王世充。
這一役,唐軍圍城打援,把前來援救王世充的竇建德,一起消滅,柴紹在這其中,一直表現(xiàn)積極。
受到表彰的平陽公主,并沒有得意忘形,她勵志再創(chuàng)軍功。這時,她的主要任務是防守李家的山西大本營,誓死駐守娘子關。
娘子關位于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地帶,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率數(shù)萬“娘子軍”駐守于此,更名為“娘子關”。
自古以來,山西就是中原和關中地區(qū)的屏障,無山西則中原和關中不穩(wěn),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就是為了防止敵人從這里進入山西境內(nèi)。
相傳,平陽公主率領娘子軍駐扎在娘子關之后,依靠天險,修筑工事,嚴密布防,不給敵人任何可乘之機。
一天,劉黑闥部激烈進攻,平陽公主看著敵人來勢洶洶,一邊馬上向太原告急,一邊鎮(zhèn)定指揮娘子軍和當?shù)鼐用駠婪浪朗亍?/b>
由于關內(nèi)兵力嚴重不足,娘子關的情況十分危急。面對敵強我弱的局面,平陽公主心生焦慮,她在城樓上來回踱步,思考解決之道。
不時地放眼遠眺,卻沒有發(fā)現(xiàn)援軍的身影,忽然,她無意中望見遠處田野上,那一片片豐收在即的谷子,頓時急中生智,計上心頭。
于是,她立刻下令,讓城內(nèi)軍民收割莊稼,架鍋燒水,用新米熬制米湯。
米湯熬好后,平陽公主又令手下士兵,趁著夜色,將米湯從關上全部倒入關前溝壑中。
次日清晨,娘子關前的溝壑中,米湯橫溢,遍布甚廣。敵人哨兵見此情景,疑為馬尿,急忙向主帥報告。
主帥出帳觀望,只見城樓上旌旗招展,喊聲震天,戰(zhàn)鼓擂動,士氣高漲,就誤以為對方援兵來了,害怕中了埋伏,最終不戰(zhàn)而退。
待查明情況,得知此乃平陽公主的疑兵之計時,太原的援兵早已趕到,他們悔不當初,為時晚矣。
此后,平陽公主的事跡,便不見于史籍。直到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這次不是她的豐功偉績,而是她的死訊。
如果不是因為她的葬禮與眾不同,或許,連這一筆都無跡可尋了。
由于平陽公主的顯赫戰(zhàn)功,李淵不顧大臣反對,堅持破例以軍禮下葬這個馳騁沙場的女兒。
“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由此可見葬禮規(guī)模的盛大,她也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李淵按照謚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謚平陽公主為“昭”,這就是后世稱她為“平陽昭公主”的緣故,她也由此成為了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謚號的公主。
—END—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在此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