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三國謀略,民間有“郭嘉不死,諸葛不出”的說法。意思是說只要郭嘉活著,是顯不著諸葛亮什么事的。事實上,諸葛一生惟謹慎,卻算不上什么神機妙算。宏觀上,算出了天下三分,卻未算出三國歸晉。微觀上,則紕漏更多,尤以街亭用馬謖最為明顯。
郭嘉
郭嘉盡管生命短暫,只活了三十八歲,在他有限的謀士生涯里可算得上是算無遺策?!度龂萘x》經典再現(xiàn)了郭奉孝有如神助般的謀略,有兩個半當時的大人物都被郭嘉提前給“算死”了。這第一個被郭嘉算死的大人物就是曾經的十八路諸侯伐董卓的總盟主袁紹。郭嘉起初曾經投靠過袁紹,認為其人難成大事,不久離開。后來,郭嘉投靠曹操。
袁紹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敗于張繡,并因此受到袁紹的奚落。郭嘉就此提出“十勝十敗”說,提振了曹操、曹軍的信心和士氣。同時,也從時勢、人格等方面論證了袁紹必敗于曹操的原因。袁紹作為世族軍閥,禮儀繁多雜亂,不能因時因事制宜。且袁紹常懷婦人之仁,優(yōu)柔寡斷。如此,在戰(zhàn)時必然會貽誤戰(zhàn)機。另外,袁紹外表寬厚而內心多猜忌,戰(zhàn)時必不能用人。所以,袁紹雖有百萬雄兵,并不足懼。官渡之戰(zhàn)的事實,無不應驗郭嘉的算計。戰(zhàn)前,曹操攻滅劉備,此時袁紹本有攻占許昌的機會,卻由于幼兒疾病喪失戰(zhàn)機。戰(zhàn)時,不能才能采納田豐、許攸等謀士的計策,一再錯失掃滅曹操的機會。用酒肉之徒淳于瓊守烏巢糧倉,致使曹操偷襲成功。一代豪強就此敗亡,其死郭嘉提前五年就給他算好了。
曹操與官渡之戰(zhàn)
第二個被郭嘉算死的是江東霸主孫策孫伯符。官渡對峙,傳言江東孫策有意偷襲許都,曹操震恐。郭嘉認為孫策剛剛平定江東,結怨甚多。孫策為人輕率,極有可能被仇家刺殺。果然,孫策尚未渡江,就被仇敵許貢門客刺殺。被郭嘉算死的另外“半個”是劉備。建安三年,劉備被呂布攻破,依附曹操。謀士程昱提議誅殺梟雄劉備。郭嘉認為劉備該殺,但是殺劉備會留下殘害賢士的惡名,不利于曹操招納天下賢人,建議軟禁劉備。建安四年,劉備向曹操借兵截擊袁術,郭嘉不在曹操身邊,劉備得以逃脫活命。
孫策
郭嘉神算,并非得道成仙之體。郭嘉之智得益于其對漢末社會形式,以及社會各階層人格特征的深刻體察。袁紹一族,四世三公。袁紹,雖然擁有百萬雄兵,自身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紈绔子弟。沒有艱辛世道的歷練,永遠就是個長不大的懵懂孩童。江東孫策,剛愎粗暴,亂世爭雄之間,暴死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過被郭嘉算計的如此準確,應該也有偶然的成分在里面。至于,劉備的半條命,應該說證實了郭嘉的睿智。不過,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天數。
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