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不勒汗與金國叫板
合不勒汗在蒙古的歷史上,是一顆光彩奪目的巨星,干了好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史籍上大書特書了一筆。合不勒汗統(tǒng)領蒙古部落的時期,生長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已經(jīng)不斷壯大,滅遼破宋,成了從黑龍江到淮河以北廣大地區(qū)的霸主。這個時候,合不勒汗居然敢跟金國叫板。蒙古牧民經(jīng)常去騷擾金國的邊境,搶掠金國。
當時的金國皇帝,有的史籍上記載是金太宗完顏晟(cheng,sheng)也有的史籍上記載是金熙宗完顏亶(dan)。金太宗完顏晟的可能性大一點兒,原因后面再講。金太宗完顏晟想見一見合不勒汗。既然這個人這么不好打交道,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金太宗覺得蒙古人是土包子,沒見過世面。給合不勒汗點兒好東西,好酒好肉招待他,可能就不跟我們大金作對了。
于是,金朝皇帝就向合不勒汗發(fā)出了邀請。合不勒汗來到當時的金國都城上京會寧府,到這一看,金國的宮殿太壯美了。蒙古人當時還住帳篷,甚至連帳篷都沒有,幕天席地。所以合不勒汗來到金國的宮殿里,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看什么都新鮮。
金朝皇帝對合不勒汗也很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請他吃山珍海味。在酒宴上,金國的君臣驚訝地發(fā)現(xiàn),合不勒汗飯量大得驚人,肉是一盤一盤地吃,酒是一壇一壇地喝。十幾壇酒下去了,一點兒事兒都沒有。八大盤肉、兩只整羊都進去了,還是吃不飽。飯量這么驚人,得有多大力量啊。蒙古人要都是這樣,可真是我大金的心腹之患啊。
合不勒汗怎么這么大的飯量呢? 道理很簡單,他粗中有細。千萬別以為不識字沒文化的人就一定傻,不是這么回事兒。合不勒汗怕金國皇帝在酒肉里下毒,所以喝完一壇子酒之后,馬上去廁所,一按肚子吐了,回來接著喝,喝完接著吐。這種喝法,你想能有底嗎?
合不勒汗是吃了吐,但他的隨從沒有這么多心眼兒,可勁兒暴嘬這珍饈美味。合不勒汗一看隨從吃了沒事兒,自己也就放開膽子開始吃喝。這樣一來,終于喝高了,開始忘形了。他醉醺醺地走下席位,去揪金國皇帝的胡子。為什么我前面判斷這個時候的皇帝是金太宗完顏晟,而不是金熙宗完顏亶?因為金熙宗繼位的時候,只有16歲,還是一個少年,應該沒有那么長的胡子。
看到皇帝的胡子被人揪,金國滿朝的文武大臣全都急了。平遼滅宋之后,金國已經(jīng)開始漢化了,很講究君臣之間的禮儀,跟皇上一塊兒光著身子下河洗澡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xiàn)在看到有人竟敢揪皇帝的胡子,金國大臣一個個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有的大臣甚至拔出腰間的佩刀,要殺合不勒汗。
合不勒汗一看這陣勢,馬上酒醒了,嚇得出了一身冷汗,趕緊跪在地上請罪說我是個邊鄙粗人,不識朝廷禮法,犯下如此重罪,請皇帝陛下懲罰。金太宗哈哈一笑,心想請合不勒汗來的目的,就是想懷柔遠人,現(xiàn)在拔刀動槍的,豈不壞事兒?于是金太宗說,咱們女真人跟他們一樣,都是豪飲的民族,哪回酒宴上不喝大幾個?這很正常,沒什么大不了。
金太宗如此大度,合不勒汗趕緊叩頭謝恩。金太宗接著說,我賞你一些綾羅綢緞,你以后不要跟我們大金作對了,咱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合不勒汗拿到綢緞之后,心想此地不宜久留,萬一皇帝老兒翻了臉,要殺我怎么辦?他連驛館都沒回,直接翻身上馬,連夜跑了。這樣一來,金國大臣有口實了,馬上去見金太宗,說這個人不能留著,必須殺。他如果心里沒鬼,干嗎連夜跑啊?
金太宗一想也是,派出使臣要把合不勒汗追回來。使臣快馬加鞭,追上了合不勒汗,對合不勒汗說,我們皇帝思念可汗,說跟您還沒喝夠呢,您這么快就走了,皇帝有點兒不痛快,想請您回去接著喝。
合不勒汗心想,甭跟我來這套,我要回去就沒命了。合不勒汗跟使臣說,大丈夫一言九鼎,大金皇帝剛剛說讓我回家,這又要追我回去,你們說話算數(shù)不算數(shù),你們害羞不害羞?這一句話噎得金國使臣無言以對,金國使臣只好悻悻地回去復命。
合不勒汗總算虎口脫險,回到了草原上。沒多久,金國又派使臣來了,說皇上想念可汗。合不勒汗一聽,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一再叫我去,肯定是要害我,看來他們不會善罷甘休了。怎么辦?豁出去了,有賊無我,有我無賊,干脆把這些金國使臣殺掉得了。
合不勒汗手下的人有點兒害怕,有的隨從臉色都變了。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咱們蒙古只是一個小小的部落,人家大金有百萬大軍,咱要把大金的使臣給殺掉,萬一大金興師討伐,咱可不是對手啊! 這一下,合不勒汗火了,你們是不是蒙古男兒?你們怎么這么沒種?決策已定,必須給我殺。這幫人一看,既然可汗已經(jīng)豁出去了,只好一鼓作氣沖到金國使臣的營帳,把金國使臣全部殺掉了。
金國使臣被殺的消息傳到了上京,金太宗完顏晟一聽,好你個合不勒汗啊,膽大包天,我好心好意請你吃飯,賞賜你財物,你竟敢殺掉我的使臣,這回非得給你點兒厲害瞧瞧不可。于是,金太宗派了一員將領叫胡沙虎,率領一萬多名騎兵,前去討伐蒙古部落。
雖然合不勒汗率領的蒙古騎兵人強馬壯,但當時蒙古部落能不能找出一萬個青壯年男子,都很難說。而金國派出的騎兵部隊就有一萬多人,發(fā)誓要血洗草原,滅掉蒙古部落。
金軍雖然人數(shù)眾多,又訓練有素,可惜金太宗所挑選的將領很差,派出的胡沙虎是個沒用的將領。當時金國的主力,可能在跟南宋作戰(zhàn),對付岳飛、韓世忠。這真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所以派了個胡沙虎。弱小的蒙古部落與強大的金國,終于開仗了。
蒙古部落擊退大金鐵騎
胡沙虎一到草原上就暈了,連敵人在哪兒都不知道。草原上沒有路,地形、地貌又幾乎完全一樣,走出去幾十里,看起來跟沒動一樣。沒有向?qū)?,根本找不到蒙古人在哪兒?nbsp;
蒙古人是天生的騎手和神箭手,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神出鬼沒地在草原上跟金軍展開了游擊戰(zhàn)。今天摸你一個哨兵,明天搶你一匹馬,后天燒你幾頂帳篷,搞得金軍疲憊不堪,后勤給養(yǎng)也出了問題。
胡沙虎一看,這仗沒法兒打,干脆撤軍得了,回去跟皇上復命也好說,我們只是沒找著敵人而已,要找著敵人,他們一定不是我們的對手。
合不勒汗的軍事才能,在這一仗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你來找我的時候,我不能讓你找著;現(xiàn)在你要撤退,那就是我來找你了。金軍撤退的時候,合不勒汗埋下伏兵。設伏的地方特別好,三面環(huán)山,只有一個入口。
金軍一進這個口袋,蒙古人就居高臨下放箭,然后伏兵四起,大砍大殺。金軍到草原上這么長時間,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沒吃過一頓飽飯,已經(jīng)疲憊不堪,根本沒有什么戰(zhàn)斗力了,所以四散奔逃,兵敗如山倒。胡沙虎一看戰(zhàn)局不利,扔掉部隊打馬就跑。
金軍這次遠征蒙古,想給合不勒汗一個教訓,沒想到卻被合不勒汗狠狠地教訓了一番。從合不勒汗以弱勝強、打敗金軍的這場戰(zhàn)役中,可以看出黃金家族的驍勇善戰(zhàn),也依稀可以看到成吉思汗日后稱霸草原的影子。胡沙虎打了敗仗回去之后,史籍也沒有記載皇帝怎么處理他,因為金太宗完顏晟很快就駕崩了。
金太宗歸天之后,由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長孫繼位,這就是金熙宗完顏亶。完顏亶繼位之后,他的遠房叔祖完顏昌等人攬權,主張對宋議和,完顏亶依靠自己的叔父完顏宗弼(就是金兀術)等主戰(zhàn)派,把完顏昌等人給殺了。
完顏昌被殺之后,他的很多部下四散奔逃,有的就來到了草原上投奔合不勒汗。這些叛逃的人跟金國有仇,就一再挑唆合不勒汗出兵打金國。合不勒汗有了這些人的指點,很快占了金國二十幾個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完顏亶匆匆與宋達成和議。金宋之間能夠達成和議,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金國想騰出手來對付崛起的蒙古部落。
在金國的將領中,第一名將就是皇叔梁王完顏宗弼。完顏宗弼是對宋作戰(zhàn)的總指揮,如果要讓他去對付蒙古,就必須盡快結束金宋戰(zhàn)爭。金宋戰(zhàn)爭一結束,完顏宗弼就統(tǒng)率大軍出征蒙古。史籍上記載,光神臂弓手一個兵種就調(diào)了八萬人,可以想象這支大軍的人數(shù)有多少。這等于是金國傾全力而來,一定要把蒙古人消滅。
結果,完顏宗弼這樣的百戰(zhàn)名將來到蒙古草原,依然是一籌莫展。他雖然沒有像胡沙虎一樣被人打得滿地找牙,但是跟胡沙虎的遭遇完全一樣,還是找不著敵人,而且情況更糟糕。因為胡沙虎只有一萬多人,不需要太多給養(yǎng),完顏宗弼光神臂弓手就帶來了八萬,這么多人來參戰(zhàn),給養(yǎng)可就是大問題了。
完顏宗弼審時度勢,給侄兒金熙宗完顏亶上書:咱們長年對外作戰(zhàn),師老兵疲,勞而無功。勞而無功還罷了,萬一要跟胡沙虎一樣中了人家的埋伏,我這一世英名可就扔在草原上了。如果宋朝跟蒙古人聯(lián)合起來,那對咱大金的威脅更大。蒙古人眼界不高,沒見過多少好東西,咱們趕緊給他們點兒東西,把他們打發(fā)了得了,這仗咱們別打了。
于是,金熙宗派出使臣去見合不勒汗。行了,咱們兩家別打仗了,你不是占了我的一些地盤嗎?那些地盤都賞給你了。然后金國每年賞賜給蒙古人一些布匹和米之類的生活必需品,允許蒙古人每年來入貢,用自己的奶制品、皮毛、馬匹等特產(chǎn),跟金國人換鹽、鐵器,但是蒙古人不能進入長城。金國怕蒙古人進入長城之后,看到中原的繁華,起覬覦之心。雙方從此之后,罷兵息戰(zhàn),萬世和好,一切就OK了。
這實際上證明了,金國拿蒙古、拿合不勒汗沒轍。我們說合不勒汗很了不起,原因就在這兒。這時候的蒙古只是草原上的一個部落,還不夠強大,而部落領袖合不勒汗居然干了這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兒,敢揪皇帝的胡子,敢殺皇帝的使節(jié),還打敗了皇帝的將領,還跟大金第一名將--皇叔梁王完顏宗弼周旋了一陣子。
蒙古部落在合不勒汗的帶領下,走向了強盛。但人終有一死,合不勒汗帶領蒙古部落走向強盛之后,他的身軀卻一天天地衰老了下去。合不勒汗有七個兒子,但是他沒有傳位給兒子,而是傳給了他的堂弟。這是為什么呢?
俺巴孩汗繼位的時候,蒙古草原是什么樣子呢?當時的蒙古草原上傳唱著一首歌謠,大意是:星空旋轉(zhuǎn)著,眾部落都反了,不得安臥,你爭我奪為財貨;草地翻轉(zhuǎn)了,所有的部落都反了,無法下榻。你攻我打,沒有思念的時候,只有彼此沖撞;沒有躲藏的地方,盡是互相攻伐;沒有彼此愛慕,只有相互仇殺。
那個時候,各部落的生產(chǎn)水平都十分低下,人口在增長,而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每一個部落要想強大起來沒有別的選擇,只有信奉叢林法則,強者為王。如果一個部落實力不行,就會被別的部落消滅掉,或者是被別的部落吞并,做別的部落的奴隸。
在這個過程當中,草原上的各個部落都在拼命發(fā)展、壯大自己,然后去消滅、吞并別人。這樣一來,草原上的牧民個個都練出了一身本領,從小就能縱馬馳騁、彎弓射箭,人人都能征善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