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扁豆煲雞腳。材料: 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薏苡仁15克, 鮮雞腳200克(約10只), 生姜絲少許。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 切掉腳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nèi), 加水2500ml, 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煮好后加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 雞腳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瓷娇梢砸鏆怵B(yǎng)陰、補脾肺腎; 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
白術(shù)陳皮豬肚湯。材料: 陳皮6克,白術(shù)30克, 鮮豬肚半個至1個, 砂仁6克,生姜5片。制法: 先將豬肚洗凈飛水, 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nèi), 加水約2500ml, 煲滾后改用文火約1個半小時, 然后取出豬肚切件, 放回鍋內(nèi), 再煲30分鐘, 調(diào)味即可。
功效: 白術(shù)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 陳皮具有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功效; 豬肚甘溫, 補虛損,健脾胃。故此湯能健脾開胃, 促進食欲。
赤小豆粉葛煲鯪魚。材料: 赤小豆100克, 粉葛750克,陳皮少許, 鯪魚500克,生姜3片。
做法: 赤小豆、陳皮洗凈; 粉葛削皮洗凈, 切塊; 鯪魚去鱗及內(nèi)臟, 洗凈, 慢火煎至微黃。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 加入清水2500毫升, 武火煲沸后, 改為文火煲2小時, 放適量食鹽調(diào)味便可。
功效: 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之功; 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鯪魚是四大家魚之首, 其味道鮮美, 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
1、勤運動
濕氣重的人可以通過運動來緩解壓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排出濕氣。跑步、游泳、瑜伽、太極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加速血液循環(huán)。
2、多吃清淡食物
涼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腸胃不適。酒、牛奶、肉類不易消化。所以,濕氣階段,多吃清淡的食物為好。
3、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有利于調(diào)整我們的肺功能,也會讓我們的濕氣消失。因為濕氣會隨著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暢。
4、避開環(huán)境的濕氣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nèi),造成四肢酸痛;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體,吹干頭發(fā);房間內(nèi)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diào),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5、按時睡覺
我們的身體在睡覺的時候會自己調(diào)整,晚上12點左右身體的機能會把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通過腎臟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體就不會濕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