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
看《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等美食節(jié)目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
我們可能人人都有吃貨的基因,連孔子也逃不過:網(wǎng)友統(tǒng)計,《論語》里提到“食”字和“政”字的次數(shù)一樣多,都有41次。
和西方國家相比,“能吃會做”的中國人消化道腫瘤高發(fā),且死亡率居高不下。哪些消化器官最容易被連累,哪些食物最不該吃?熊小知這就帶你去身體里查探一番。
10大高發(fā)癌癥,5個跟吃有關
《2018年全球癌癥年報》顯示:
2018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癌癥新發(fā)病例和960萬癌癥死亡病例,其中中國新增病例數(shù)占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shù)占229.6萬例。
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癥患者中,中國人就占了21個;全球每死亡100個癌癥患者中,中國人占將近24個。
這一組數(shù)據(jù)也就意味著:中國癌癥發(fā)病率、死亡率都是全球第一。
相對于全球而言,我國消化系統(tǒng)癌癥占比很大。
中國癌癥發(fā)病率Top10
排名
總發(fā)病率
男性
女性
1
肺癌
肺癌
乳腺癌
2
乳腺癌
胃癌
肺癌
3
胃癌
肝癌
結直腸癌
4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
甲狀腺癌
5
肝癌
食管癌
胃癌
6
食管癌
前列腺癌
宮頸癌
7
甲狀腺癌
膀胱癌
肝癌
8
宮頸癌
胰腺癌
食管癌
9
腦癌
腦癌
子宮癌
10
胰腺癌淋巴瘤
腦癌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腫瘤登記年報2017
《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發(fā)病率前10的腫瘤中,消化系統(tǒng)的癌癥占了一半,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榜上有名。
這些吃法最傷消化道
消化道癌癥高發(fā),和我們的很多飲食習慣脫不了干系。
胃癌
愛吃腌制食品、不分餐
胃癌是中國人高發(fā)的消化系統(tǒng)腫瘤,每年新發(fā)病例約40萬例。
愛吃腌、熏、烤、炸的食物:腌制、煙熏、油炸食物,含有大量致癌物,還會加重胃的負擔;暴飲暴食、進食過快等不良習慣也會讓胃不堪重負。
吃飯不分餐: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中國成人的感染率高達40%~60%。我們吃飯不分餐給了幽門螺桿菌更多的傳播機會。體檢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感染,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結直腸癌
吃肉太多、吃素太少
結直腸癌是我國第三高發(fā)的惡性腫瘤,且其發(fā)病率每年遞增約4%。結直腸癌是一種“富貴病”,多由結腸息肉惡變所致,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酒精、紅肉及加工肉類攝入量高,水果、蔬菜、膳食纖維攝入量低,以及缺少鍛煉都是結直腸癌的風險因素。
食道癌
吃得太燙、太硬
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溫度為40℃~50℃,超過65℃可能造成損傷,長期反復損傷可能誘發(fā)癌癥。
太燙: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曾發(fā)出警告稱,飲用65℃以上的熱飲可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平時喜歡喝熱湯、熱粥、熱茶的人,應避免“趁熱吃”,把食物放到適宜的溫度再吃。
太硬:如果愛吃燒餅、煎餅、馓子等比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吃得過快或咀嚼不充分,也容易對食管黏膜造成傷害。
肝癌
愛喝酒、發(fā)霉食物不舍得扔
肝癌最主要的高危因素主要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不良飲食習慣也會帶來肝癌風險。
飲酒:酒精可引起三大類肝臟疾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這些都可以進一步發(fā)展為肝癌。長期每天飲用50~70克酒精的人群,屬于肝癌的高危人群。
發(fā)霉食物:玉米、花生、稻米和小麥,受潮發(fā)霉就容易產(chǎn)生黃曲霉毒素,它是導致肝癌的“兇手”。食物發(fā)霉或有“哈喇”味兒一定要扔掉。
胰腺癌
吸煙喝酒,大魚大肉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約3/4的患者在確診后1年內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
吸煙:吸煙者的胰腺癌發(fā)生率為非吸煙者的2~2.5倍。煙草中的亞硝胺是致癌物質,吸入后經(jīng)血液運至肝臟被激活,排入膽汁后會逆流進入胰管。
大魚大肉:動物實驗證實,高蛋白飲食與胰腺癌的發(fā)生有關。高蛋白和高脂肪飲食可增加胰腺細胞的更新率,因而增加了胰腺對致癌物質的敏感性。
飲酒:酒精可使體內胰腺組織纖維化,導致慢性胰腺炎,從而誘發(fā)胰腺癌。
給消化道的防癌飲食法則
拒絕癌從口入,一定要會吃。下面這些飲食建議你一定用得上。
1 多吃果蔬少吃肉
一項涉及6萬名女性的研究表明,攝入更多水果、蔬菜,更少的肉類, 可使BMI小于25的正常女性患癌癥風險降低20%。
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紅肉控制在每人每天50~75克,雞肉、魚肉等白肉攝入為50~100克。
2
少吃加工肉類
歐洲一項前瞻性調查發(fā)現(xiàn),每天增加50克加工肉的攝入,患癌風險就會上升11%。
加工肉經(jīng)過煙熏、腌漬、添加化學物等處理,容易富集致癌因素。平時應該盡量少吃火腿、臘肉等加工肉類。
3
戒煙限酒
抽煙的人最好馬上戒煙,不抽的人見到煙霧躲得越遠越好。
飲酒與多種癌密切相關,即便少量飲酒或酒精飲料也會增加患癌風險,最好不要喝。如果不得不喝,男性每天最多喝啤酒700毫升,或葡萄酒300毫升,或50度白酒70毫升,女性攝入量為男性一半。
4
別亂吃補品
健康人群沒必要吃補品,更不要迷信保健品。
研究顯示,過量補充葉酸會增加患癌風險,β-胡蘿卜素補太多會使肺癌和胃癌風險上升,過量的維生素E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發(fā)病風險。
5
正確烹飪
長期大量食用過度加熱、變黃變黑的食物有可能增加致癌風險,下面這幾個原則有助你遠離烹飪帶來的致癌物。
盡量蒸、煮、燉,少用煎、炒、炸的方式烹調。
炒菜時油溫低一點。明顯冒油煙意味著油的溫度已經(jīng)超過200℃,這是一個令食物中蛋白質產(chǎn)生致癌物的溫度。
少放油。油多菜少幾乎相當于油炸或油煎,菜的水分會很快蒸發(fā),產(chǎn)生致癌物丙烯酰胺的速度就會加快。
饅頭片、面包片別烤太黃,炒菜時要盡量避免菜品顏色變焦黃。
好的飲食習慣,只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想要真正做到防癌,熊小知還建議你每年體檢,并且把鍛煉身體提上日程。